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香复合微生物对造纸法再造烟叶香味成分的影响

    左满兴薛磊崔洪亮张世东...
    194-197,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使用一种增香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再造烟叶原料,通过GC-MS分析了其主要香味成分,并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再造烟叶纤维特性及产品各类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增香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使烟草原料纤维分丝帚化效果更好,显著提升制浆及感官品质;致香成分中,6大类45种化合物的总量较对照样最高增幅达到20.93%.微生物发酵处理样中,香味物质如茄酮、巨豆三烯酮、糠醇、3-氧代-α-紫罗兰醇、香茅醛、新植二烯和麦芽酚等含量明显增加;微生物发酵处理造纸法再造烟叶样品较对照样在烟气细腻度、香气、甜润感、灼热和干燥感、余味舒适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该研究可为利用生物技术改善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再造烟叶微生物烟草纤维香味成分感官质量

    盐酸大观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丽霞孟庆娟李生龙陈砀桐...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且稳定经济的盐酸大观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选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35:35:30),检测波长415 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20μL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研究该条件下检测样品含量的可行性,并与国家兽药典中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管碟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盐酸大观霉素浓度在100~90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6%,批内变异系数为0.55%,稳定性良好.同一样品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对偏差为0.42%,符合有关规定.[结论]该试验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较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操作简便且准确度和稳定性更高.

    盐酸大观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管碟法

    福建产龙眼花精油成分GC-MS分析

    李程勋胡文舜李爱萍徐晓俞...
    203-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福建地区龙眼花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对龙眼花精油成分进行提取,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采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计算机谱库对样品成分进行分离分析,结合人工谱图解析对龙眼花精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出95种化学成分,通过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化学成分的百分比含量,进一步归类得出:烷烃、烯烃类相对含量为42.35%,芳香烃40.30%,醇类13.05%,酯类0.61%,醛类0.36%,酮类0.2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合理应用福建产龙眼花药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龙眼花精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福建

    热反应过程对蒜香味山胡椒调味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吕晓丽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加热过程对蒜香味山胡椒调味油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影响的内在联系,选取同一比例配方下调味油样品分别于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蒜香味山胡椒调味油经过热反应过程后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同时初步构建了加热时间和温度与各挥发性成分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蒜香味山胡椒调味油共检测出1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醇类、酮类、烃类、醛类等,其中醛类物质为调味油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且柠檬醛是醛类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基于PCA判别模型得出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与桧烯、甲基庚烯酮、芳樟醇、香茅醛、α-松油醇5种挥发性物质位于同一象限内,相较于其他物质具有显著相关性.

    蒜香味山胡椒调味油气质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挥发性成分热反应

    贮藏大米中霉菌菌落总数的高光谱检测研究

    丛孙丽刘晨鹿存莉高伟...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快速、精确检测贮藏大米中的霉菌菌落总数,拟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实现无损检测.[方法]采用SG-SNV detrending的方式对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去除基线散射,平滑光谱曲线;然后分别利用SPA算法和CARS算法选取反映大米霉菌菌落总数特性的特征波长组合,最后采用SVR方法分别在全光谱数据和2种特征光谱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各SVR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基于CARS特征选择的模型(CARS-SVR)预测效果优于基于全光谱数据的SVR模型和基于SPA特征选择的模型(SPA-SVR),其预测集决定系数(R2p)为0.8759、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835.由于CARS-SVR模型的预测效果尚未达到农产品检测的精度要求,故引入GWO算法对SVR模型中的参数(c和g)寻优,优化后模型(CARS-GWO-SVR)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决定系数(R2c和R2p)分别达0.9621和0.9511.[结论]利用高光谱技术对贮藏大米中的霉菌菌落总数实施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可为其他农产品的霉菌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高光谱贮藏大米霉菌菌落数灰狼优化支持向量回归

    木薯酒精废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沼气潜力研究

    黄正恒吴凯赵兴玲王昌梅...
    215-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木薯酒精废渣作为发酵原料,研究木薯酒精废渣在室温和中温条件下的产沼气潜力.结果表明,在室温(20℃)条件下发酵40 d,TS(总固体)、VS(挥发性固体)产沼气潜力分别为508.58和521.18 mL/g;在中温37℃条件下发酵33 d,TS、VS产沼气潜力分别为593.26和607.96 mL/g.这表明在中温条件下的沼气发酵效果较好,没有出现酸化现象,累计产气量比室温组多6760 mL,产气速率增长较快,是一种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应用厌氧消化处理木薯酒精废渣,不仅能减少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为木薯酒精废渣提供一种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木薯酒精废渣不同温度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

    垄作对土壤水热条件及旱地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姜春霞张伟贺亭峰张海红...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适合山西旱作条件下马铃薯高产高效的起垄种植方式,设置平作、起垄12.5 cm、起垄25.0 cm 3种不同起垄高度,分析不同起垄高度对土壤水热条件、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25.0 cm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0~10 cm、10~20 cm土层起垄25.0 cm的土壤容重较平作分别降低了0.20和0.21 g/cm3;起垄主要降低了0~20 cm土壤水分,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小,起垄25.0 cm的0~100 cm平均土壤贮水量较平作降低8.0%;马铃薯块茎增长期起垄25.0 cm的日平均地温均值较平作降低了0.55℃.随着起垄高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上升趋势.起垄25.0 cm的马铃薯产量为38691 kg/hm2,较平作、起垄12.5 cm分别增加15.2%和12.1%,且提高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底宽80 cm、顶宽30 cm、垄高25 cm的梯形垄的种植方式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温度,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膨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山西北部旱地马铃薯种植的高效栽培模式.

    垄作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产量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线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杨晓娟宋振振李飞韩立新...
    22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日照—京博(日京)管道工程为例,从遥感数据采集、监测内容提取2个方面,开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线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在航摄基础上,利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处理航摄影像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然后基于DOM和DEM成果提取各类监测数据,并构建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获取研究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位置、面积、体积等定性和定量数据,监测精度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于线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中优势明显,可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无人机遥感技术水土保持监测线型工程应用

    大理市居住区集雨型绿地模型的构建研究

    高境杨茗琪
    227-230,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大理市下关地区的7个山地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构建雨洪控制模型及模拟雨水径流,对各类子汇水区径流量、下渗量、径流系数,山地居住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山地居住区建设中,提高绿地率可大幅减少地表径流,将地形坡度控制在10.51%以下,设置阶梯式的接地形式,实现层级式雨水径流处理,能有效缓解径流流速和集中径流量;在集雨型设施构建中,下沉式绿地和生物滞留设施的控制指标相对稳定,绿色屋顶因居住区建筑类型的不同差异较大.

    海绵城市集雨型绿地山地居住区SWMM模型大理市

    天水市高寒阴湿地区元帅苹果花期霜冻指标试验研究

    郭旺文许赟恺张浩良李霖...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元帅苹果为研究对象,低温强度为主导指标、≤0℃温度持续时间为辅助指标,建立苹果花期霜冻害指标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结合霜冻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得到苹果花期花器发生轻霜冻(受冻率≤30%)、中霜冻(受冻率31%~60%)、重霜冻(受冻率61%~80%)和特重霜冻(受冻率≥81%)不同强度霜冻灾害的温度指标分别为最低气温≥-1.8、-3.9~<-1.8、-5.3~<-3.9、<-5.3℃,对应≤0℃低温持续时间≤2.4、>2.4~5.9、>5.9~8.2、>8.2 h.防霜措施以苹果园树冠盖膜、地表覆膜+熏烟、喷药+熏烟3种措施防霜效果最好.

    苹果花期霜冻指标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