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凉一次暴雨前对流层顶异常特征分析

    赵慧马鹏程薛啟
    195-19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2016年7月18日出现在平凉的区域性暴雨为例,分析暴雨发生前对流层顶高度、温度以及各高度的垂直速度、位涡、风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4d至前2d对流层顶高度有明显的下降,并于暴雨发生前2 d降至最低,最低为14.6 km,相反地,对流层顶温度在暴雨发生前5 d至前2 d开始上升,并于暴雨发生前2 d升至最高,可达-65.6℃.对流层顶高度在暴雨发生前2 d的空间形变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高度的经向梯度变化比纬向梯度变化明显;从纬向看,暴雨发生前2 d,2 PVU等位涡线可以向下发展至380 hPa附近,凹陷最明显,即暴雨发生前2 d平凉地区对流层顶会出现折卷现象,暴雨发生当天,上升运动最强盛,最大垂直速度可达-0.3 Pa/s;对流层顶高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高层向下侵入的高位涡冷空气及对流层顶折卷过程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对流层顶附近异常信号对暴雨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对流层顶暴雨前位涡风场垂直速度对流层顶高度对流层顶温度

    新疆红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周远航郭建富马小龙樊晓琴...
    199-20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新疆红花生产历史及分布,摸清新疆红花生产现状,探讨发展对策,以期为新疆红花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统计收集整理分析的方式调查新疆红花种植历史,总结新疆红花生产现状及特点,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新疆地区拥有悠久的红花种植历史,经过多年发展变迁,伊犁、塔城、昌吉红花主产区地位已经形成.但由于不同产区存在自然条件、栽培措施的差异,其种植面积、分布范围、品种资源等生产特点也各不相同.[结论]新疆红花生产存在品种混杂退化、栽培技术落后、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机械化水平低、产业链过短过窄这样的限制因素.通过建立新疆红花良种繁育基地、制定红花栽培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不断研发机械化采收工艺、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打造优势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可有效解决目前新疆红花产业发展现存问题,带动新疆红花产区产业发展.

    新疆红花生产现状现存问题发展对策

    广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路径选择

    王娟娟王苏苏
    202-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使农产品直接与互联网市场对接,具有创收、节流和提能的效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华南地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难度较大,产业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针对广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路径选择,以期推动广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农产品冷链物流广西民族地区

    重庆市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谢文雄赵伟
    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导向,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从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视角来拟合C-D生产函数,测度重庆市(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比较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地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地区差异,并基于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现状,探索其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的适宜路径,为重庆市制定差别化的农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由于资源禀赋、经营主体特征、经营模式、农地流转等因素的差异影响,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的劳均适宜经营规模分别为1.82、1.06和1.15 hm2,与劳均现状经营规模(0.154、0.159和0.147 hm2)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的户均适宜经营规模分别为5.46、3.17、3.45 hm2,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区域差异较大.根据重庆农地规模经营现状特点,提出应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及经营规模的确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律,促进农地流转与农地规模化经营;加快探索与总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4个方面的路径探索.

    适度经营规模路径C-D生产函数重庆市

    基于LMDI模型对生猪水足迹的计算与研究

    姬亚航李林葳刘振宇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人口的增加,对生猪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何实现低成本养殖、绿色养殖是现在生猪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选用生猪生产耗水作为研对象,计算生猪生产耗水,并运用LMDI分解法比较和分析不同因素对生猪生产耗水的贡献.研究的目标包括不同体型和品种的生猪,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用水情况,从而建立一个使用简单并且开放的生猪全生命周期的水足迹计算管理系统.

    LMDI模型水足迹生猪

    基于时序特征的玉麦轮作制耕地提取方法研究

    李百红彭勃董超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该研究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下耕地的面积与分布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目视判别收集样本点和GEE平台,分析地物的NDVI、EVI等指数时序特征,开发特征识别算法提取2018年玉麦轮作区面积分布,同时与CART算法监督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与基于多光谱的监督分类相比,基于时序特征的识别算法准确率、精准率、F1 Score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0.121、0.110、0.136和0.246.[结论]基于时序特征的特征识别算法可有效识别玉麦轮作区,该算法可为轮作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GEE时序归一化指数提取算法

    基于专利视角的江苏农业技术创新动态分析

    王琴王卉刘冬辉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专利视角从宏观(江苏省总体)、中观(地级市)、微观(IPC分类、创新主体)3个层面运用专利生命周期指标、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江苏农业科技创新动态.结果表明,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进入新一轮成长期;专利授权主要集中于动物养护管理工艺、植物的栽培管理工艺和人工化学及生物制剂等领域;专利申请人以企业和大学为主;三大区域农业专利授权创新差异呈下降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比区域之间的差异大.

    发明授权专利生命周期泰尔指数

    玉溪市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钟建明马娅尹君
    224-22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玉溪市农林牧渔服务业10%的年增长率的实现,需要认真调查和研究限制玉溪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提高的限制因子,掌握玉溪市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以及影响因子.参阅前人研究,自编问卷,对玉溪市3个县、5个镇的200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对影响玉溪市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到显著性影响因子、系数.结果表明,玉溪市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显著性影响因子是:①产前环节,基地人均年收入、基地常年用工人数为正效应因子;文化程度为负效应因子.②产中环节,基地人均年收入、基地现有种植土地面积、基地大春主要种植的作物为正效应因子;文化程度、基地小春主要种植作物为负效应因子.③产后环节,基地人均年收入、基地现有种植土地面积为正效应因子;文化程度、基地小春主要种植作物为负效应因子.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降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价格;保证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技物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的运输、销售、采收服务;提供农业保险服务;大力培养农资营销与服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大力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玉溪市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因子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唐山市王辇庄乡为例

    李宸坤刘铠宁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北省唐山市王辇庄乡农民人口为切入点,通过该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政府、经济、自然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因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出农村人力资源价值提升路径:发展本乡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本乡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机制;提高本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各村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机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建立全面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充分挖掘本乡农民的内在潜力,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

    农村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因子分析

    县域农业产业集群协同性发展模式研究——以富民县为例

    储博程易飞庄飞
    233-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产业协同性将成为影响产业整个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富民县两大农业产业集群特征,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提出富民县战略、知识、组织作为协同子系统,并且在利益者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战略协同互补模式、知识协同小循环模式、组织协同大循环模式.

    农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