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金融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实践研究

    张鑫淼韩雯孔松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金融路径,进一步剖析经济薄弱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造血开发"型有效转变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围绕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现状分析,以贵州省防止返贫的实践举措为例,进一步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金融有效防治返贫的困境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可行路径具体包括:加大商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家庭的灾前保险意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农村重点产业;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提高精准帮扶脱贫农民就业率,实现产教融合协同防返贫.

    农村金融防止返贫乡村振兴经济薄弱地区贵州省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分析

    柴玉书郎旭
    228-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我国迎来了由"脱贫"向"振兴"的历史性转变,农村减贫工作已统筹纳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经济的新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新的历史起点,通过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特征,进一步研究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创新路径,以期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奠定理论基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创新路径

    基于熵权法的宅基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鲹鱼河镇为例

    王世忠张利红邵贵平王晓庆...
    23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宅基地的优化布局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宅基地优化布局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宅基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是个动态评价过程,并构建了农村宅基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及优化策略的理论体系.以鲹鱼河镇为例,从耕作半径、生态保护、交通区位、经济区位、空间热点、空间密度、气候(高程)、坡度、地质灾害和污染10个角度,通过构建基于熵权法的宅基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鲹鱼河镇农村宅基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以下策略优化:至少乡镇一级内部应该突破现有的宅基地法律制度限制,构建乡镇一级的宅基地基准地价体系,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农民逐步把宅基地从不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向高适宜区集聚,从而降低政府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成本,提高农村宅基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熵权法宅基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优化策略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小农户的内在联结机制分析

    宁夏黄艳芳罗丽容建波...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之一.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内在联结机制,探讨小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后内在联结机制的变化,分析得出其具有加快生产要素置换、节约生产交易费用、推动科技支撑水平和促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特点,由此得出广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启示.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小农户内在联结机制启示

    基层治理现代化与牧区生态振兴互嵌发展探索——基于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的调查

    包娜娜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利用草场、破解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的矛盾是牧区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芒来嘎查通过改变分散经营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在探索牧区现代化与基层治理创新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形成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独特模式.通过对芒来嘎查牧区现代化与基层生态治理实践探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从主体互嵌、制度互嵌、过程互嵌和权责互嵌4个方面提出牧区基层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振兴互嵌发展的可为路径.

    基层治理生态振兴互嵌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困境与进路——以黔南G乡为例

    符凯凯吴良锋郭绍星李梅...
    244-24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实地调研黔南G乡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既面临时代战略、政策红利两大机遇,也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基础设施不完善两大挑战.在政府支持下,G乡公共文化设施初步建成,文化活动有增加.但仍面临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弱协同、公共文化服务弱供给、公共文化服务弱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专才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和来源少等问题.黔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提供共享型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打造需求型"康体文旅综合体",增强精准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培育复合型人才新力量,开拓多元型资金来源渠道.

    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黔南

    西南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思考

    李科晴张新美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为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多地陆续发布政策性文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根据西南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发现西南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通过优化创业政策、开展创业培训、搭建信息平台和形成规模创业园区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构建西南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并采取健全创业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扶持渠道和培养企业文化内涵的方式丰富西南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

    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乡村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南为例

    姜雨潇肖淑兰
    250-252,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农业科研队伍优势突出,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高素质农民不断增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但湖南乡村人才振兴仍然存在以下短板: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治理人才缺乏,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年龄偏大,基层农技人员配置减少,乡村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应加大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支持和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服务"三农",搭建乡村人才干事平台,完善乡村人才发展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对策建议湖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程小虎
    253-25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优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其一项重要举措.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关系,剖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面临的机遇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优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困境优化路径

    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的文献回顾·制约因素及建议

    张巍巍谷小勇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的整体完成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当前我国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程度甚低.既有学者探索出的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途径并不能使小农升级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析我国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设计没有关注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小农老龄化与低文化化形成的小农新型农业低需求、小农自身储蓄和融资特性滋生的资金缺乏及有效的无偿小农新型农业技术教育供给渠道堵塞.因此,相关部门应专题制定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扶持政策,激发小农的新型农业发展需求,掀起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社会帮扶运动,建立政府竞标购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科研者开展的小农新型农业技术教育供给体制,以促进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化高效高质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

    小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