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紫色红曲霉Mrr2基因的过表达对桔霉素积累的影响

    唐光甫满海乔赵杰宏韩洁...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红曲霉Mrr2基因对桔霉素代谢的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获得Mrr2过表达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Mrr2 过表达导致菌丝中桔霉素含量显著增加,洛伐他汀和色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RT-qPCR结果显示,Mrr2过表达对其他桔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推测Mrr2对桔霉素的合成和积累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桔霉素合成调控途径,为桔霉素的消减提供理论依据.

    紫色红曲霉过表达桔霉素红曲色素Mrr2基因

    一株白木香不同组织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与多样性分析

    邓力唐冰沣黄文政陈卫国...
    6-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了解百年树龄白木香的可培养内生菌组成.[方法]利用多种培养基对白木香不同组织的真菌和细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16S rRNA序列和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共筛选得到细菌 111 株,主要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分离频率分别为36.03%、22.52%和9.91%;真菌49 株,主要菌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可可毛色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分离频率分别为24.49%、22.45%和20.41%;白木香不同部位内生菌的多样性和结构差异较大,茎干中分离得到的内生菌最多,其中细菌占不同部位细菌总数的 86.48%,真菌占不同部位真菌总数的70.59%.[结论]试验结果为人工接菌诱导结香提供了参考并丰富了菌种资源.

    白木香内生菌分离鉴定多样性

    大豆根际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分离及其促生功能研究

    王丹丹孙丽于宏崔世宇...
    11-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利用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筛选获得6 株具有对羟基苯甲酸降解及利用能力的根际促生菌,其降解能力强且降解底物多样.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确定根际促生菌菌株的分类地位,其中PA17 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促生试验表明,PA17具有吲哚乙酸合成能力、固氮能力,同时具有解有机磷及无机磷的能力.发芽试验证明,PA17 可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并可显著促进大豆胚根的发育;盆栽试验表明PA17也可明显促进大豆幼苗的生长.该研究为生物方法缓解连作障碍提供高效降解菌株及理论依据.

    对羟基苯甲酸降解菌连作障碍根际促生菌

    微塑料/纳米塑料对维管植物的影响

    杨满香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纳米塑料(micplastics/nanoplastics,MPs/NPs)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被认为是一类对环境构成巨大威胁的新兴污染物.通过综述MPs/NPs对维管植物生长和生理的作用,可以揭示微塑料对根系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形态和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对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微塑料在多污染环境中的综合影响.

    微塑料维管植物污染

    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欧阳杰沈建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脏是鱼体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副产物,在加工或烹饪前,都必须进行去脏处理,是最复杂、最耗时的一道工序.目前鱼类的去脏绝大多数依赖人工,存在处理效率低,环境脏乱、污染大等问题,急需研发新的去脏技术与装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外鱼类去脏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对不同类型去脏技术和装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去脏技术的发展及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鱼类去脏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刘明利张玮王俊丁舰舟...
    22-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气传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近年,由于极端气候频发以及缺少抗锈种质资源,玉米南方锈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南方锈病暴发机制和有效防控至关重要.系统论述了玉米南方锈病在国内外的发生与危害、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发病原因等情况,探讨了预防和治理南方锈病的措施,以实现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玉米南方锈病发病原因种质资源防治对策

    柴胡皂苷A·D与柴胡复方药理活性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震寰赵幻希赵孟雅田璐...
    25-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胡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抗癌、抗炎、保肝、免疫调节等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为柴胡皂苷A(SSa)和柴胡皂苷D(SSd).近年来,针对柴胡皂苷及柴胡复方的药理研究越发深入.二者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柴胡皂苷如何在复方中发挥药理作用尚不明确.概述了近几年SSa和SSd及以柴胡为君药的复方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了柴胡皂苷单体和柴胡复方在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之间的共性与联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单一化学成分与中药复方之间的药理作用关系提供基础.

    柴胡柴胡皂苷中药复方药理作用

    皖南丘陵山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建议

    王磊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安徽省是全国油菜主产地之一,有沿江和江淮两大集中优势产区,2023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46.97万hm2.种植模式和生产特点导致油菜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尤其是种植和收获2个环节机械化率较低.皖南丘陵山区由于地理条件、种植模式、机械装备、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等制约因素,影响了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从而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益.

    皖南丘陵山区油菜机械化

    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扬香玉200的选育与应用

    蔡跃季红娟肖宁潘存红...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香玉200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焦点富硒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稻瘟病抗性与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好、高产广适等优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栽培技术.

    粳稻扬香玉200优质抗稻瘟病栽培技术

    播种量和行距对穴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包玉青刘文静迪衣娜·加尔肯...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伊犁稻区(穴)旱直播播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稻46 号为供试材料,采用 2 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播种量水平处理和2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密度组合对水稻生殖生长及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播量与行距2 因素中,单个因素比多个因素互作对水稻生长影响更大,各因素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播种量、行距、播种量×行距;在同一播量下,行距处理各指标呈25 cm处理大于20 cm处理的趋势;同一行距下,不同播量处理各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180 kg/hm2 处理、210 kg/hm2 处理、240 kg/hm2 处理、270 kg/hm2 处理.180 kg/hm2+12 cm×25 cm处理组合的产量、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成熟期的结实率均较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产量高达到 14 906.70 kg/hm2.[结论]种植密度越高导致水稻贪青徒长,影响灌浆结实以及籽粒形状.低播量宽行处理能够改善植物群体的微环境,提高水稻各指标长势,改善籽粒形状.

    伊犁河谷水稻(穴)旱播播种量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