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皖北地区夏玉米种植密度和收获期试验研究

    潘广元孔令娟吴子峰杨森...
    42-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收获时间,旨在为指导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皖北地区夏玉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不断增加,密度在75000株/hm2时达到最高,当增加到82500株/hm2后,产量开始下降.因此最佳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皖北地区夏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随着收获时间推迟,逐渐增加,至9月30日后收获,趋于稳定,不再增加,且比9月20日前收获的增加幅度达到显著差异,适当晚收可明显增加产量.

    皖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收获期产量

    广东烟区晒黄烟品种评价与筛选

    宗钊辉李宙文邵兰军罗福命...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广东种植的晒黄烟品种.[方法]对大叶青梗、81-26、小叶青梗3个晒黄烟新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调查研究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各指标的差异.[结果]3个参试的晒黄烟品种中,81-26农艺性状较好,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优于其他品种;大叶青梗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产量、产值分别为1612.56 kg/hm2、78483.30元/hm2,显著优于81-26与小叶青梗,并且外观质量表现最好.小叶青梗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最高,81-26总植物碱与全钾含量较高,不同晒黄烟品种化学成分均较为协调.工业评价方面,81-26的含梗率低,工业利用性好;大叶青梗评吸质量最佳,具体表现为浓度适中、香气饱满、杂气少.[结论]3个晒黄烟品种中,大叶青梗最适宜在广东南雄种植.

    晒黄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筛选广东

    热带亚热带玉米新品种桂单655的选育

    谢小东周海宇程伟东江禹奉...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单65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综合抗性较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300 kg/hm2,比对照品种桂单162(平均产量8366.3 kg/hm2)平均增产11.16%,两年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7.07%和15.42%,在28个有效试验点中,增产点比例为71.43%.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优质性状突出,说明该品种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热带亚热带玉米新品种桂单655选育

    优质石蒜切花资源选育研究

    赵秀娟林秀灵刘姚徐小明...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选育适合广东栽培的优质石蒜切花品种,在引进石蒜种质资源基础上,对石蒜花、叶、鳞茎、切花开展质量评价、品比试验以及3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红花石蒜(粗叶型)4种石蒜在品质、产量、切花保鲜等方面表现突出,其鳞茎年增重率30.4%~40.1%,叶面积44.0~160.9 cm2,叶生育期90~180 d,花型大(7~13 cm),花葶粗(0.70~1.16 cm),花葶高(51~65 cm),花苞多(6~8朵),花生育期长(高达65 d),切花保鲜期长(12~16 d).因此,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红花石蒜4种石蒜对广东气候的适应性强,切花品质佳、产量高和保鲜期长,是适合于广东栽种的优良鲜切花品种.

    石蒜切花品种选育

    不同氮源对马鞍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孙瑶李云霞柴美清李青...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种马鞍菌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菌丝颜色、密度、均匀度、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氮源对2种野生马鞍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马鞍菌对有机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氮源均能利用,说明其有较广的氮源谱,但利用程度有所差异,表现为有机氮源的培养基优于无机氮源和氨基酸氮源的培养基.2种马鞍菌在以牛肉膏为氮源时,菌丝洁白、浓密、均匀,菌丝长势为5分,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指数最高,分别达到45.5和45.0.综合分析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

    马鞍菌菌丝生长速率菌丝生长指数氮源

    昭通苹果园生草与清耕管理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永翠陈明仙王崇星马仲炼...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永丰、洒渔和苏家院3个苹果主产乡镇的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现状、杂草种类、苹果产量及其品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昭阳区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区域性特点突出,生草果园主要分布于标准种植果园和种植大户果园,生草种类主要以三叶草、黑麦草、畜牧草为主;90%以上的个体农户以清耕果园为主;成熟期苹果产量及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生草果园的苹果产量略高于清耕模式果园的苹果产量;生草苹果园的苹果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优于清耕果园.

    苹果园生草果园清耕果园产量品质

    CPPU与GA3对"妮娜皇后"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侯旭东谭佳欣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妮娜皇后"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PPU在不同时期使用对"妮娜皇后"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妮娜皇后"葡萄的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于盛花期分别使用12.5 mg/L GA3、25.0 mg/L GA3、25.0 mg/L GA3+5.0 mg/L CPPU进行处理,于花后14 d分别使用25.0 mg/L GA3、25.0 mg/L GA3+2.5 mg/L CPPU、25.0 mg/L GA3+5.0 mg/L CPPU处理.结果表明,盛花期使用25.0 mg/L GA3,花后14 d使用25.0 mg/L GA3+5.0 mg/L CPPU对"妮娜皇后"葡萄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果实单果重是对照的123.2%;盛花期使用25.0 mg/L GA3+5.0 mg/L CPPU,花后14 d使用25.0 mg/L GA3对"妮娜皇后"葡萄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相较于对照处理A),果实单果重是对照的70.19%.综上所述,在葡萄生产过程中,适当浓度的GA3与CPPU可以有效促进"妮娜皇后"葡萄果实的生长,此外,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浓度GA3与CPPU处理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也发生改变.

    GA3CPPU"妮娜皇后"葡萄果实品质

    低丘缓坡建设开发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石雅馨张洪郭润展
    70-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InVEST模型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云南10个典型低丘缓坡建设项目区开发前后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定量测算,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项目区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开发后项目区平均产水量和平均产水深度均低于开发前,城市建设区的产水总量高于工业区,下降程度也高于工业区;大部分项目区水源涵养总量均低于开发前,仅光华项目区水源涵养总量高于开发前,城市建设区的水源涵养总量高于工业区,工业区水源涵养量下降程度高于城市建设区;导致项目区开发前后水源涵养量变化的原因有土地利用结构、植被、地形、径流、降水、土壤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其中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低丘缓坡开发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受到干扰和破坏,但不同的开发模式和功能定位对其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在低丘缓坡开发过程中,应采取工程、监管、法律和经济等综合措施,实现低丘缓坡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

    低丘缓坡建设开发水源涵养InVEST模型

    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特征——以靖边县为例

    李河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乌素沙地的开垦一方面增加了耕地资源保证了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资源分布不合理等现象,对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耕地空间分布优化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遥感影像获取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新开垦耕地数据,并结合自然划分的地理空间地类数据等,分析新开垦耕地地理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空间优化分布.研究表明,从地理空间来看,靖边县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及模式区域差异显著,北部地区新增耕地密度大,空间分布均匀;南部地区新增耕地密度小,空间分布较为集中;新开垦耕地分布受到政策、自然和社会三重因素影响.空间规划上要以北部毛乌素沙地重点开发,南部山区限制开发,引导农民合理有序进行土地开垦;要加强土地整治工程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已开垦耕地运用工程建设措施,提高耕地集约节约化发展,达到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毛乌素沙地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靖边县

    乌拉特地区不同群落草本生物量分析——以短花针茅为例

    贾珂慧蓝登明崔爱露
    82-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乌拉特荒漠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野外调查、植物标本鉴定,依照植物生态学知识,运用统计学知识对乌拉特荒漠植被进行分析,了解乌拉特地区的植被组成,研究乌拉特不同群落对短花针茅草本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乌拉特地区有野生灌木植物51种,隶属于11科,29属;野生草本植物131种,隶属于28科,79属.②当群落中没有灌木出现时,草本植物的根系就不需要太深入土壤汲取水分和养分.③同一地区的不同群落草本层片生物量随群落中的灌木生物量增加而减少,随灌木高度增加而减少,随灌木盖度增加而减少.研究表明,乌拉特地区植物种类较少,以旱生、超旱生植物为主,植被生存环境差,灌木对草本植物生物量影响显著.

    荒漠植被生物量群落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