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瓜蔓枯病研究进展

    黄大跃程瑞徐兵划顾妍...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瓜蔓枯病是西瓜栽培中常见病害,是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西瓜蔓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分类、发病规律、分子诊断、抗性种质资源筛选和综合防治等方面对西瓜蔓枯病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西瓜蔓枯病提供理论依据.

    西瓜蔓枯病形态特征发病规律抗性种质资源筛选综合防治

    农艺措施调控烤烟营养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左伟标洪天龙高远郭芳阳...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除肥料种类外的生产农艺措施调控烤烟营养吸收利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施肥方式、精准平衡施肥、高肥效品种、生理调控、轮作方式及其他农艺措施等对调控烤烟营养吸收利用的效果,指出了需关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烤烟农艺措施营养吸收利用

    茯苓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邢康康刘艳贺宗毅陈仕江...
    7-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茯苓是中国传统中药,具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历经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形成了多种栽培技术.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茯苓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对茯苓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了各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茯苓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以期为今后茯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茯苓栽培技术绿色发展

    CYP450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及解毒代谢中的作用

    贾燕华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CYP450在动植物、真菌和细菌等生物中扮演丰富的功能角色,主要表现为参与各种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及环境中有毒化合物的降解,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细胞色素CYP450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及解毒代谢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家族及各成员之间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植物CYP450非生物胁迫解毒代谢生物学功能

    植物气孔与角质层蜡质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白万鹏李虎军刘林波王锁民...
    14-1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旱、土壤盐渍化和极端高温等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对植物生长、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控制植物水分散失是减轻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提高其抗逆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植物的气孔和角质层蜡质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第一临界面,在控制水分散失和保持体内外水分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植物气孔和角质层蜡质在干旱、盐、高温以及其他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概述了气孔与角质层蜡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非生物胁迫角质层蜡质气孔生理响应水分散失

    植物长非编码RNA进化相关研究进展

    桑世叶任强吴霜寒刘长宁...
    19-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日益凸显.由于lncRNA的同源性、保守性和特异性可以间接反映其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理解lncRNA的进化过程.现主要就lncRNA基本性质、lncRNA鉴定方法、植物基因、组进化以及植物lncRNA功能与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植物lncRNA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长非编码RNA植物基本性质鉴定方法功能进化

    巨大革耳研究现状及展望

    吴碧君
    25-2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大革耳具有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集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为一体的食用菌.主要从巨大革耳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蛋白质营养价值、生物学活性及功能性研究、遗传育种5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巨大革耳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巨大革耳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营养价值生物学活性遗传育种

    不同硅肥用量与栽插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珂清王茂辉聂金泉李霜霜...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优质水稻品种粤禾丝苗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个硅肥用量(0、90、180、270 kg/hm2)处理和4个栽插苗数(每穴2、4、6、8苗)处理,通过分析株高、茎秆强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因素,研究不同硅肥施量和插秧苗数配置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处理水稻各指标测定结果比未施硅肥处理高,而且不同硅肥施用量和栽插苗数对水稻生长影响不同.水稻栽插苗数对水稻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株高和茎、叶干物质量以插秧6苗处理最高,穗干物质量以插秧4苗处理最高;水稻茎秆强度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均在插秧2苗处理时最高.从水稻产量指标的研究结果发现,270 kg/hm2的高肥处理产量最高,表明硅肥能够促进植株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化,进而提高水稻产量.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与产量表现相似,且不同施肥量与栽插苗数对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硅肥苗数茎秆强度干物质产量

    川渝地区大豆育种近40年的主要成就与发展策略

    何泽民吴海英冯军曾召琼...
    32-3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川渝地区已形成完善的大豆遗传育种研发体系,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耐阴超高蛋白优异种质的发掘与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针对川渝地区大豆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及未来大豆生产与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新时期大豆育种发展对策,为川渝地区大豆育种指明了方向.

    川渝地区大豆育种主要成就发展对策

    播种量对绿旱粳1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邵芳荣杨安中王士梅刘俭...
    35-3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旱粳1号属于节水型早熟中粳新品系,具有分蘖强、茎秆粗壮、产量高、品质优等优良综合特性.为了更好的在生产上应用,开展了旱直播不同播种量对绿旱粳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在52.5~75.0kg/hm2时成穗率最高;产量以播种量75.0 kg/hm2的处理最高.

    直播播种量绿旱粳1号生长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