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对硼肥的需求分析

    郭岷江武军艳雷建明孙万仓...
    157-16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我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对硼肥的需求量,在大田情况下,对白菜型冬油菜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硼肥及不同生育时期喷施硼肥,观察其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蕾薹期是白菜型冬油菜对硼素最敏感时期;施用硼肥有助于改善白菜型冬油菜的经济性状,提高冬油菜产量;不同浓度的硼肥对冬油菜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以硼浓度0.20 mol/L增产效果最好.

    冬油菜硼肥生理指标产量

    基于系统药理学探讨辣椒素潜在作用靶点的研究

    张莉华肖尚月陈少军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性探讨辣椒素的潜在靶点及其作用.[方法]以系统药理学方法为手段,首先用不同的计算机靶点预测方法预测辣椒素的潜在靶点,接着用GeneMANIA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然后借助DAVID数据库对预测靶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疾病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4软件构建辣椒素潜在的作用网络.[结果]辣椒素可作用于25个潜在靶蛋白;它们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预测、蛋白共表达、物理相关性、共享蛋白域和共定位等表现出来;GO分析有11个条目;疾病富集发现辣椒素与肿瘤、药物超敏、代谢病和炎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构建了构建"辣椒素-靶点-疾病"网络.[结论]辣椒素是通过多靶点作用于多种疾病的,该研究为其食用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辣椒素系统药理学靶蛋白

    短柄五加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新礼朱爱华崔蕾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开发短柄五加的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在短柄五加主要分布区域内通过调查走访、现地调查,同时结合对2个居群的定点观测,研究其植物的形态特征、营养生长特性、生殖生物学特性等.[结果]短柄五加仅分布于陕甘宁交界处的狭小区域内;营养生长缓慢,生物量有限;结实率低,种子质量差,后熟时间长,有性繁殖困难,为促使其种子顺利萌发必须培育优质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其资源量极为有限,是我国面临濒危的特产植物.[结论]该研究可为保护这一珍贵药用植物资源、野生抚育和规范化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

    短柄五加植物学特征营养生长特性生殖生物学特性

    不同品种山银花花期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石前庾韦花蒙平张向军...
    170-17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4个广西本地山银花药材的质量及从河南引种的1个金银花品种(对照)进行品质评价,研究不同品种山银花不同采收期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为广西山银花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收4个品种山银花白蕾期、银花期、金花期的花器官进行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木犀草苷、绿原酸、氨基酸总量等有效成分含量.[结果]对比4个品种山银花不同花期的有效成分含量,其中木犀草苷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最高的是红-RD,分别达0.023%和13.000%,但低于对照品种;木犀草苷含量最低的是HX-RD,仅为0.001%;氨基酸总量最低的是MH-RD,为8.240%;绿原酸含量最高的是HN-RD,达6.587%;最低的是MH-RD,仅为2.400%;不同品种之间的有效成分含量呈现显著差异.从不同采收期来看,白蕾期的氨基酸含量均最高,木犀草苷含量不同采收期差异不显著,绿原酸不同采收期含量差异水平不一.[结论]作为广西乡土品种,红-RD和HN-RD的有效成分含量高,有很好的培育价值;对照品种H-RD(河南引进)是优良的金银花品种,适合在广西栽培;山银花最佳采收期为白蕾期,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品质最好.

    山银花花期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杜鹃兰无根苗生根与组培苗移栽研究

    王跃华陈芳陈燕马涛...
    172-17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杜鹃兰无根苗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3个因素对杜鹃兰无根苗生根的影响,最终获得杜鹃兰不定根诱导的最适条件,并通过将组培苗移栽至不同的基质中对杜鹃兰组培苗驯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鹃兰无根苗不定根诱导的最优培养基为1/2MS+ IBA 0.3 mg/L+活性炭0.5 g/L;将获得的杜鹃兰组培苗移栽,草炭泥∶蛭石(1 ∶3)基质最适合用于杜鹃兰组培苗驯化,成活率最高达95.50%;用草炭泥∶锯末(1∶3)作为驯化基质,因价廉易得,可用于规模化组培苗驯化.

    杜鹃兰无根苗生根组培苗移栽

    组合框栏对打叶机组时空出料量的调控与优化应用

    刘跃荣彭漫江荣凡番李红梅...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常规框栏、常规钝化框栏、喷涂硬质合金框栏进行试验效果分析,并围绕调控各级打叶器的撕叶效率及出叶比例,进而优化叶片结构的思路,设计了一个组合框栏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组合框栏应用中,二打、三打的撕叶率分别比设计值高2.74和3.23百分点,二打出叶比例比常规框栏提高了2.58百分点,三打、四打的出叶比例分别降低了1.79和1.86百分点.这说明组合框栏主要提升了二打、三打的撕叶率,使二打的出叶比例显著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三打、四打的出叶比例.在叶片结构方面,组合框栏能保持较好的大中片率、碎片率、烟末率、叶含梗率及梗含叶率,长梗率比常规框栏提高了2.71百分点,说明组合框栏能得到较好的叶片结构,特别在长梗率方面具有优化作用.由此可见,组合框栏应用能合理调控各级打叶器的撕叶率和出叶比例,得到良好的叶片结构.

    打叶复烤组合框栏叶片结构出料调控

    片烟养护过程中3种杀虫方式的综合效能评价

    王健强王宏岩张二强姬丽红...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一种更加有效、清洁、安全的片烟仓储杀虫养护方式,以云南曲靖、云南楚雄、湖南郴州3个产地C3F片烟为试验对象,分别对磷化氢熏蒸、气调贮存法和硫酰氟熏蒸3种仓储杀虫方式的综合效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从感官评吸得分来看,磷化氢熏蒸处理后烟叶评吸质量稍优于硫酰氟熏蒸和气调贮存法;从化学成分来看,不同杀虫方式对片烟化学成分的影响不显著;从氟化物残留来看,气调贮存法、磷化氢熏蒸没有引入氟化物,处理前后氟化物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硫酰氟熏蒸后氟化物在烟叶中有残留,开垛一年后氟化物挥发完全;从使用材料和操作安全性来看,磷化氢属于剧毒、易燃气体,硫酰氟气体有一定的毒性,而气调贮存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片烟杀虫养护方式:从防霉效果来看,气调贮存法优于其他2种杀虫方式.

    片烟养护杀虫方式综合效能

    QuEChERS-EMR结合GC-MS检测干制水产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

    陆正陈红波林刚健方如意...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检测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高效且准确性高的方法.[方法]通过预处理制备条件优化即样品采用乙腈进行提取,利用4g无水MgSO4和1 g NaCl作为脱水剂,经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净化,并通过提取后添加的方法进行基质效应评估.[结果]N-二甲基亚硝胺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通过基质匹配绘制标准曲线后能较好地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定量分析检测的准确度;通过N-二甲基亚硝胺在水产品基质加标3水平(5、10、2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79.8%~102.1%,相对偏差均小于10% [结论]该试验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用量少、耗时短、准确性较高等特点,能满足水产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检测的要求.

    QuEChERS-EMRGC-MC干制水产品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测定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

    许妍妍董宇
    185-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浅析影响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根据国标GB 5009.22-2016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衍生法并优化试验条件.[结果]能力验证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3.66 μg/kg,相关系数为0.999 9,采用甲醇水(70+30)溶液提取和3 mL/min的净化速率,加标回收率为98.7%,RSD为0.73%.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的能力验证《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测定》(NILPT-1637),Z比分数为0.[结论]能力验证结果满意,完善了国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细节操作,为广大分析测试人员提供参考.

    黄曲霉毒素B1能力验证食用油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衍生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二甲戊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李新国李慧冬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二甲戊灵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土壤和棉籽样品经过乙腈浸泡,超声波提取,再经过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测定.[结果]在0.01~0.50μg/mL,二甲戊灵的峰面积(y)与质量浓度(x)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2).此方法中二甲戊灵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 ng,添加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在0.01 ~0.5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二甲戊灵在棉株中回收率在88.1%~102.0%,RSD为1.64%~2.87%;在土壤中回收率在91.2%~ 107.0%,RSD为1.62%~4.81%;在棉籽中回收率在97.4%~102.0%,RSD为1.52%~3.64%.消解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棉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43~5.88和5.48~11.50 d.[结论]该研究为二甲戊灵在棉花上合理使用及其MRL值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气相色谱-质谱法二甲戊灵棉株土壤棉籽残留消解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