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研究

    吴正梁红霞陈富荣李明辉...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南陵地区土壤大量养分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统计分析土壤氮、碱解氮、磷、有效磷、氧化钾、速效钾等的含量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加以研究,最终开展研究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氮和碱解氮在研究区内以丰富为主,且两者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高达0.85,可能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磷及有效磷在区内主要表现为较缺乏-缺乏,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及人为活动有关;氧化钾在区内分布主要表现为较丰富-中等-较缺乏3种,呈正态分布,孤峰河两侧分布差异明显,速效钾在区内零星分布,特征不明显;区内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以三级(中等)土壤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45%.

    土壤大量养分元素含量特征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安徽南陵地区

    多梯度下鸡西市景观格局现状及分异特征

    叶欣董伦吕利娜李方舟...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及缓冲区梯度带分析2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鸡西市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建设用地和耕地景观为主,从主城区向外,其景观面积比例和最大斑块指数沿着缓冲区梯度带呈下降趋势;缓冲区内的城市地表覆被变化较为强烈,呈现斑块形状多样、复杂、破碎的分布格局.

    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分异特征缓冲区鸡西市

    新型复合稳定化材料对污染土壤中砷形态变化的影响

    李武楠马栋姚丽华孟飞...
    100-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配比材料对土壤中砷的稳定化效果,获取优化配方和参数.[方法]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条件比较硫酸-硝酸法浸出砷的浓度.[结果]最佳复合材料配方为硫酸亚铁:腐殖酸:凹凸棒土:石灰的比例为3:1:1:1或3:1:2:1,对As浸出率的贡献影响因素排名分别是硫酸亚铁>腐殖酸>凹凸棒土=石灰.[结论]结果可为类似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依据.

    复合材料稳定化土壤浸出

    基于GIS技术的麦盖提县农用地质量等级评价

    汪丽娟高敏华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以质量为基础的农用地改革和为农用地基准价格评估提供依据,在理解农用地质量内涵及其实际意义基础上,选择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农用地为研究对象,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二次上交的数据)麦盖提县MDB作为工作底图,借助ArcGIS软件,采用特尔斐法选定定级工作因素、因子并确定其权重,划分评价单元,然后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计算因子各等级指数并选择适当的衰减模型对因子进行量化,采用总分频率直方图和抽样实地验证相结合得出麦盖提县农用地质量评定等级,划分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级别,各农用地质量级别和面积比例分别为Ⅰ级地面积14852.15 hm2,占22.06%,Ⅱ级地面积为29764.94 hm2,占44.21%;Ⅲ级地面积为12757.53 hm2,占18.95%;Ⅳ级地面积为9954.10 hm2,占14.78%.

    农用地特尔斐法土地定级质量评价麦盖提县

    混合像元分解在表层土壤有机质遥感估算中的应用

    陈东来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从混合像元光谱中消除植被端影响,重建土壤光谱,构建土壤有机质遥感估算模型,并与直接基于影像光谱构建的土壤有机质估算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构建的估算模型建模集的决定系数(R2)为0.48,均方根误差(RMSE)为5.42,验证集的R2=0.46、RMSE=5.85;直接基于影像光谱构建的土壤有机质估算模型建模集的R2=0.36、RMSE=6.93,验证集的R2=0.37、RMSE=7.12.运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构建的有机质估算模型可有效抑制地表植被干扰,提高土壤有机质遥感估算精度.

    Landsat8土壤有机质遥感估算混合像元分解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本动态研究

    龚春丽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足迹广度、足迹深度、存量与流量资本利用率及变化率与剪刀差等指标分析了2007—2016年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本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阿克苏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赤字以及生态承载力逐渐上升;阿克苏地区足迹深度大于1并且逐渐加大,足迹广度呈现周期性上升;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存量资本利用率持续上升;阿克苏地区的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的剪刀差都出现了周期性的下降趋势.表示阿克苏地区已向生态赤字时代迈进,区域的发展面临一种新的常态.为此得出以下结论:在增加自然资本收益率的同时,需增强其流动性,尽可能放缓自然资本、存量资本的消耗速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维生态足迹阿克苏地区自然资本

    盐度胁迫对细鳞鲑幼鱼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杜佳玉吴晗阅孟照勇李雪东...
    114-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挑选平均体重(4.0±1.4)g、平均体长(8.0±1.2)cm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研究了不同盐度(0、6、12、18、24、30)对细鳞鲑幼鱼鳃丝和肝脏中Na+-K+-ATP、抗氧化酶(S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细鳞鲑幼鱼鳃丝中Na+-K+-ATP活性及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细鳞鲑鳃丝和肝脏中的Na+-K+-ATP活性升高,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则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虽然细鳞鲑能够通过自身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系统应对外界盐度变化带来的压力,但是长期的盐度胁迫也会给细鳞鲑幼鱼机体带来损害.研究结果为今后细鳞鲑的耐盐度选育、养殖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盐度胁迫细鳞鲑幼鱼Na+-K+-ATPSODCAT

    北方碳酸盐碱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刘超奇孙博张立民常玉梅...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8—10月,对大庆连环湖3个中碱度池塘进行浮游动物鉴定以及水环境因子检测,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池塘中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号、2号、3号池分别鉴定出28、34和28个浮游动物种属,轮虫种类最多,其中原生动物分别为9、11、10个种属,轮虫分别为12、16、15个种属,枝角类分别为5、5、1个种属,桡足类均为2个种属;原生动物优势种10种,轮虫优势种6种;3个池塘水体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0264.89、9416.89和3939.33 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03、20.69和8.14 mg/L;3个池塘平均总氮含量为2.69 mg/L,平均总磷含量为0.91 mg/L,试验池塘均为富营养型水体.此研究结果为中碱度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碳酸盐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环境因子

    田东县中小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黄宝学韦显凯班雪花梁素联...
    122-12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田东县中小猪场不同猪群的猪瘟免疫状况,为田东县防控猪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择田东县10个乡镇10个猪场,采集免疫21 d后的经产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血清样本,应用阻断ELISA方法对采集血清样品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比较相同疫苗不同胎次母猪群、相同疫苗不同免疫次数仔猪群、使用4种不同病毒含量(A组750RID、B组7500RID、C组20000RID、D组30000RID)猪瘟细胞苗的生长育肥猪群抗体水平.[结果]经产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为83.61%,总离散度为45.97%,7胎及7胎以上母猪群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最低,为58.33%.仔猪的一免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2.17%,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二免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1.82%,显著高于国家规定标准,比一免抗体阳性率提高了29.65百分点.4种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细胞苗免疫生长育肥猪在末次免疫21 d后,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疫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经产母猪群抗体离散度较大,仔猪一次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于保护值,不同病毒含量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猪瘟免疫水平提供了依据.

    猪瘟抗体免疫效果

    基于COI基因的光倒刺鲃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研究

    李文俊李强韩崇李陇旭...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光倒刺鲃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9条水系共209尾光倒刺鲃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并探讨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在209条COI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80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2.单倍型系统树显示,所有群体聚成2支,东江群体的全部样本及北江、赣江和九龙江水系的部分样本组成Ⅰ支,其余样本组成Ⅱ支.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东江群体单倍型与北江、赣江和九龙江部分个体关系较近,但与其他个体关系相对较远;珠江水系大部分群体与长江、钱塘江、九龙江大部分群体分布于不同的分支.AMOVA分析表明,光倒刺鲃COI基因序列变异主要来自地理区内群体间,占82.33%.错配分析及中性检验显示,大多数群体相对稳定,未发生过群体扩张.[结论]光倒刺鲃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偏低,应加强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东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其他群体既存在一定隔离,又存在着基因交流;珠江水系群体与长江水系群体间分化明显.

    光倒刺鲃COI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