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岛伊甸园热带雨林温室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卢小松王俊程晓亮
    193-200,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东方伊甸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型主题公园,其中风暴森林热带雨林展览温室是伊甸园标志形象,以"水生万象"为营建主题,展示水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展览温室的营建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基于自然生态的艺术化设计,通过艺术的手法,融合热带雨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技术,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水与热带雨林的关系,体现"恢复"与"重塑"的生态价值观念,为将来更多展览温室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提供案例实践思路.

    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热带雨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柳州2022年6月极端"龙舟水"持续暴雨过程分析

    张凌云赵龙捷张辛
    20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FNL再分析资料、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区域气象站雨量资料,对柳州市2022年6月16-22日的极端"龙舟水"持续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持续暴雨过程的特点,用天气学诊断分析等方法研究持续暴雨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暴雨过程极端性强,其中3、6、12 h最大降水量均突破柳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1 和 24h最大降水量居历史第 2 位,且夜雨明显,具有暖区暴雨的特征.500 hPa短波槽是此次持续暴雨高层重要的动力强迫系统,短波槽周期为24h左右,基本规律是夜间影响、白天移出,造成柳州降水夜强昼弱的特征.850 hPa强盛的西南气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长时间维持的深厚湿层为持续暴雨、极端暴雨提供了较好的湿度条件,同时850 hPa西南急流在白天减弱、夜间增强这种时间上的脉动,又为气流的辐合上升创造了较好的低层动力条件,是暖区暴雨的一种重要触发机制.该研究揭示的500 hPa短波槽24h周期变化、850 hPa西南急流夜强昼弱的时间脉动,是造成柳州暴雨持续和夜雨特征的重要触发和维持机制,为今后预报持续暴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

    持续性暖区暴雨极端降水短波槽急流脉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农牧业龙头企业发挥作用分析

    李赛男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种养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延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兴旺的生力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三农"发展目标、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蒙古农牧业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龙头企业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提出了重点扶持规模化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优化营商政策环境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内蒙古农牧业龙头企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振兴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董大朋许晓
    211-214,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 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阶段发展为良好协调阶段,虽存在市(地区行署)间的发展差异,但整体协同发展态势良好.

    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黑龙江省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土地出租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

    冉光和黄正国
    215-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怎样影响农户土地出租行为值得深入探索.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多时点DID模型对农户出租土地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同时构建Probit模型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土地出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户土地出租和提高工资性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之伴随的是经营性收入的抑制.同时,研究还发现出租土地的农户相对于不出租土地的家庭,工资性收入较高,但出租土地会抑制其经营性收入.上述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且劳动力禀赋较高的家庭会获得更高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由此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和土地出租对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促进农业土地的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因此,政策制定应当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提高农户的整体福祉.

    数字普惠金融土地流转农村经济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评价——基于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地区数据

    马凤才王旭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提供给农户的重要风险管控工具之一,能够在农业灾害发生时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损失并快速恢复生产.基于政策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首批试点地区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TOPSIS法测算样本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农险发展水平、农险运行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且其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后,由于农户接受程度低、农险承保机构风险担忧等原因,部分省份出现发展水平下降走势.为不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各省份应多方面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升农户参保意识、调动农险经营主体承保积极性.

    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熵值-TOPSIS法

    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

    刘成坤李鸾萍陈玉洁杨安琪...
    2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平台为农民参与乡村文化传播和农产品线上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载体支撑,在提升农民主体地位、改善农民信息环境、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仅能为三农自媒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我国各省的相关数据,通过熵权法、耦合协调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地区乡村振兴和三农自媒体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不同区域两体系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状态存在差异,大致呈现为中部地区耦合协调程度较高,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三农自媒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程度较低.为了充分发挥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一是要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参与三农自媒体的意识;二是要加强对三农自媒体的支持,鼓励其发扬乡村文化;三是要丰富三农自媒体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四是要做好三农自媒体内容的监管工作,引导自媒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农自媒体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柴明堂赵田甜锁晓琴罗洋...
    238-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机理分析在整个作物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灌溉决策、盐渍化治理以及作物产量提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将1973-2023年以水盐运移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运用CiteSpace软件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了目前水盐运移相关方面的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近50 年土壤水盐运移相关领域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和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时间线图谱等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水盐运移的话题热度将持续增高;国内发文作者间相互联系较为紧密集中,水盐运移研究领域核心研究队伍逐渐扩大;国内发文机构在水盐运移研究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其中中国科学院研究有着重大的贡献,但研究具有地域局限性;关于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土壤中水盐含量变化规律和植物滴灌技术及其模拟预测.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对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水盐运移在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情况也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

    水盐运移CiteSpace盐渍化盐碱地治理灌溉决策

    最大熵模型在植物生态评估领域的应用

    张惠惠张国帅张智黄林芳...
    248-257,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大熵(MaxEnt)模型能够高效评估植物种群响应环境变化导致的适宜生境变迁问题.为深入了解MaxEnt模型在植物生态评估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沿趋势,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1-2023年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利用VOSviewer、HistCiteTM和R-Studio等软件,系统总结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以及结构概念等.结果显示,中国(410篇,22.82%)、美国(231 篇,12.85%)和印度(81篇,4.51%)是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中国科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是高产量的研究机构.Smith M.J.、Wan J.和Kumar S.分别是引文量排名第1,发文量最多和发文持续时间最长的学者.社会结构分析揭示,该领域整体呈现小世界,分散未网络化的合作特征,来自同一个国家的机构之间合作更为密切,国际间合作较为匮乏.关键词分析揭示11 个热门关键词的频率≥150次,如气候变化(252次)、植物(247次).MaxEnt模型在该领域主要被用于解决植物应对气候和环境胁迫、种群多样性和适宜生境分布范围的扩张或收缩变化的问题.3个热点方向值得被重点关注,即优化物种分布模型存在的缺陷、单一模型评估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多种模型联合评估植物响应环境变化的生境变迁规律.该研究为MaxEnt模型在植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评估数据和潜在的研究方向.

    MaxEnt模型植物文献计量学气候变化物种分布模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可视化分析

    李可青蒋玉婷邹冬生
    258-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法对2018-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1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现状和热点主题并展望未来发展.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以农村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为基本对象,以构建多元化长效治理体系为主线,形成了农村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研究、优化创新研究、基础专题研究三大热点主题.未来需在细化巩固基础研究的同时,提高对公众参与重要性的认识,以"美丽中国"可持续绿色发展及新时期"和美乡村"建设为目标,持续探索农村环境长效治理优化路径,加强现代化科技应用研究.

    农村环境治理研究进展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