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污染防治模式评价

    陈润璐冯晶赵立欣于佳动...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采用的前分离垫料模式与能源化后分离模式进行技术经济性及种养平衡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能源化后分离模式下投资成本为1749万元,较前分离垫料模式增加了559.5万元,获得副产品种类更多,年利润比前分离垫料模式提高了104.4万元.前分离垫料模式最终生成的垫料产品中的养分含量为8.74 g/kg,肥水中的养分含量为3.89 g/kg;能源化后分离模式生成的沼渣肥中养分含量为11.36 g/kg,肥水中的养分含量为7.08 g/kg.2种模式相比,能源化后分离模式下养分损失较少.针对4种典型作物,在氮素平衡条件下能源化后分离模式下粪污消纳所需农田面积比前分离垫料模式提高102.7%.通过对2种模式的比较,进一步提出了模式适用性评价指标,旨在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污染防治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奶牛养殖场粪污利用模式固液分离经济效益农田消纳

    疏勒河流域生活需水量预测

    王金辉马雁贾生海白有帅...
    239-24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预测地处干旱内陆区的疏勒河流域生活需水量,通过对该区域2010—2018年人口变化趋势分析,构建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对流域生活需水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生活需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9—2040年增幅为21.2%,其中农村生活需水量减少,城镇生活需水量增加,预测2019年城镇需水是农村需水的1.6倍,而到2040年该值达到2.9倍.该研究可为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疏勒河流域生活需水量预测

    不同灌溉定额对滴灌小麦产量的影响

    热合木·亚合亚马合木江·艾合买提叶尔宝拉提·阿帕克魏永刚...
    241-243,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滴灌条件下新疆巴里坤县滴灌小麦适宜的灌水定额,在新疆巴里坤县大河镇旧户东村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灌水定额,分别为T1(40 m3/hm2)、T2(50 m3/hm2)、T3(60 m3/hm2),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滴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T1(40 m3/hm2)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更高、灌水量更少,最有利于节水增产.该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新疆巴里坤县滴灌小麦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滴灌小麦灌水定额产量

    1973—2019年黄石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宋鸽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黄石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3—201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和异常分析等方法对黄石市气温变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石市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波动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气温呈较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快,秋季、冬季次之,夏季最为缓慢;气温一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之间发生突变,之后气温呈现显著变暖趋势.黄石市近47年来没有出现异常偏冷年和异常偏暖年.

    气温趋势变化M-K突变检验异常分析黄石市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东亚区域多模式温度集成预报试验

    王莹张晓鹏刘文军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德国气象局(German Bureau of Meteorology,GBM)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639数值预报产品3个子模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I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方法、超级集成(multi-model superensemble,SUP)方法和消除偏差集成平均(bias-removed ensemble mean,BREM)方法对比试验,建立2012—2013年冬季东亚区域(15°~70°N、90°~145°E)的地面气温多模式集成预报模型,并进行2014年冬季24~72 h预报时效的地面温度的多模式集成预报研究.为进一步验证集成方法的性能是否具备稳定性,以2014年2月1—9日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为个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预报模型能够综合子模式优点,预报效果明显好于3个子模式,且PLS方法优于SUP、BREM集成方法.

    多模式集成预报温度预报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超级集成方法消除偏差集成平均方法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宝鸡市陈仓区为例

    李河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熵权法从经济可持续性、环境资源保护性和社会承载能力3个维度对2009—2018年陈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陈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好转,3个维度出现"两高一低"的不均衡状况,具体表现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基本处于弱可持续和可持续利用阶段,其中经济可持续性经历了不可持续到强可持续利用的转变;环境资源保护性波动增长,由不可持续向强可持续利用阶段转变;社会承载能力从强可持续转变为不可持续利用阶段.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引导农户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和避免城市边界无序扩张等政策建议.

    土地可持续发展评价陈仓

    基于高分一号宽幅时序影像的冬小麦分布识别研究

    万丛梁治华张锦水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范围和面积数据,对于制定农业政策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河南省中牟县为研究区,利用国产高分一号时序影像开展冬小麦提取研究,利用冬小麦物候特征,结合先验知识和高分影像,提取了2018年夏收冬小麦的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结合冬小麦物候信息和时序影像建立冬小麦提取模型,可以快速准确获取冬小麦的种植范围,总体精度达到90.1%,为县域冬小麦的快速提取提供方法参考.

    物候特征高分一号时序影像冬小麦识别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养蚕管理系统设计

    孙孝龙吴德余徐森施建军...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养蚕生产面临劳动力紧张、设备陈旧、技术滞后、标准不一等问题,特别是管理养蚕环境和操作技术的方式仍然存在不足,因此不能满足产业化、智能化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依托农业物联网实时记录、监控养蚕环境因子和家蚕生长发育状态,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不断学习、训练得到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结合养蚕生产实景,能准确理解养蚕环境、家蚕生长发育状态和生产场景,实时调节环境因子、输出技术方案,能达到优质、高效、精准养蚕生产.

    机器学习智能养蚕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刘歆王将旭张莹张云影...
    263-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省作为全国玉米秸秆产出量较大的省份,其综合利用率却相对较低,集中燃烧和大量丢弃的现象依然存在,笔者对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进行归纳总结,从发展现状和未来布局规划分析入手,阐述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并指出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提供参考.

    吉林省玉米秸秆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论新时代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新农科建设

    郑红梅
    26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动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农科建设顺应新科技革命和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肩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根本,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全球农业,以学生为本,回归本科教育,注重利用新科技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新农科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