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栽培方式和根系空间大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亚萍李仪曼黄代峰韩道杰...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硕丰688"为试材,设置基质槽栽和袋栽2种栽培方式,10.0、7.5、5.0、2.5 L 4种根系基质容积,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和根系空间大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方式下,随着根系空间减小,番茄植株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逐渐降低,但果实成熟时间提前,品质显著提高;相同根系容积下,与袋栽相比,槽栽番茄单果重及产量较高.综合产量与品质指标,槽式栽培、单株根系空间7.5 L可作为推荐栽培方式.

    番茄栽培方式根系空间产量品质

    设施樱桃幼苗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束靖刘素慧张爱花王金全...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樱桃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范围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春露"樱桃为试材,借助营养液沙培盆栽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设施樱桃幼苗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及抗氧化酶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0~0.7%时,设施樱桃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在NaCl浓度0.7%时上述指标最小,较对照分别降低35.92%、33.33%、35.12%、56.25%,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在NaCl浓度0.3%时最小,较对照减小12.31%,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NaCl浓度为0~0.3%时,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刺激SOD、POD活性的提高;NaCl浓度在0.5%~0.7%时,盐胁迫强度的增加抑制SOD、POD活性的提高.

    樱桃NaCl胁迫光合色素光合参数保护酶

    硝酸镧对脐橙叶片2种膜透性物质含量及PPO活性的影响

    张小丽陈璐高柱卢玉鹏...
    43-4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嫁接苗为材料,通过喷施50、150、300 mg/L的硝酸镧[La(NO3)3]溶液,清水作为对照(CK),测定喷施前(0 h)和喷施后(2、4、8、12、24 h)脐橙叶片中2种膜透性物质过氧化氢(H2O2)与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特性,阐明硝酸镧对脐橙叶片H2 O2和MDA含量及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镧处理后,脐橙叶片H2 O2含量和PPO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50和300 mg/L硝酸镧处理不仅明显降低了脐橙叶片H2 O2含量增加速度,延缓了H2 O2含量峰值出现时间,而且明显提高了脐橙叶片PPO活性,其中150 mg/L的效果较好.另外,50 mg/L硝酸镧处理后脐橙叶片MDA含量峰值与CK出现的时间相同,处理后24 h,脐橙叶片MDA含量比CK降低了30%,而150和300 mg/L处理则明显促进了脐橙叶片MDA含量的积累.因此,硝酸镧对脐橙叶片中H2 O2、MDA和PPO的影响符合"低促高抑"的效应,适宜的处理浓度为50~150 mg/L.

    硝酸镧纽荷尔脐橙过氧化氢丙二醛多酚氧化酶

    不同大白菜品种主要营养分布特点分析

    张素平王玲燕朱红彩原让花...
    46-4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大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莲座叶、叶球外叶、叶球内叶及其各部分叶片的软叶和叶柄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进行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营养含量不同,差异较明显;参试品种以亚细亚、胶研秋强、秦白2号综合营养含量较高,陕秋白较低.总体而言,参试品种软叶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相同部位叶柄含量;大部分参试品种叶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相同部位软叶含量.参试品种VC含量在软叶和叶柄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软叶和叶柄中分布由外到内大体上呈递增趋势;不同品种软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叶球内叶和外叶分布存在差异.

    大白菜营养成分分布特点

    福建省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规划思考

    潘树锋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福建省自然资源管理现状及成效,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十四五"时期福建省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管理形势,明确"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重点任务,为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好要素保障.

    福建省自然资源新时期建议

    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分析

    毛惠萍孙佳蓉何月峰刘瑜...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个维度,以及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维度,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7年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浙江省城镇化、生态环境指数以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度由0.0116提升至0.7856,两者间关系实现了从不协调到良好协调的转变.为进一步提升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城镇化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方式应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等建议.

    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浙江省

    温州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水平及其生态风险

    陈军陈德慧王小华金矛...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温州南部海域13个沉积物站位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所有监测点位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Zn、Cu、As、Pb、Cr、Hg,各监测点位综合污染指数在1.82~2.05,平均值为1.93,总体污染程度为低污染.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u、Zn、As、Pb、Hg、Cr.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Hg、Cu、As、Pb、Zn、Cr,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为21.938~28.157,平均24.912,总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

    高碑店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特征与水环境因子关系

    陈晓江李兴杜桂森刘波...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通惠河高碑店湖是再生水补水的景观湖.为研究补给再生水后景观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5—11月间,对高碑店湖浮游植物进行逐季度调查研究.在采集浮游植物水样的同时,进行了水温、总氮、总磷等水质因子的监测,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到浮游植物6门49属95种(含变种),主要优势种春季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空球藻(Eudorina elegans),夏季为杂球藻(Pleodorina californica)、弱细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秋季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Pediastrum simplex var.duodenarium)、微芒藻(Micractinium pusillum),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浮游植物密度高于夏季和秋季,其值为5.51×108 cells/L,物种多样性指数春季>夏季>秋季,最高值为3.88,物种丰富度指数秋季>春季>夏季,最高值为1.92;CCA分析结果说明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影响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WT(水温)、SD(透明度)、BOD5(生化需氧量)和TP(总磷).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化环境因子CCA分析

    超薄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特征及对有机稻生产和效益的影响

    刘淼邸树峰孙彬滕学海...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超薄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有机水稻生产,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及其对稻田杂草、用水量、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生物降解地膜(QTH)可以有效地保温保墒,并有效抑制杂草;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糙米率和精米率,使产量提高了14%,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38%.

    超薄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特征有机水稻产量效益

    不同渔业养殖方式下菜子湖湿地土壤及其鱼塘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研究

    陈芳张平究杨艳芳张经纬...
    70-7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菜子湖湿地16个釆样点2种渔业养殖方式(开放和封闭)下的土壤及鱼塘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Lvanoff的有机磷分级提取方法,对不同养殖方式下湿地土壤及鱼塘沉积物有机磷进行分级提取,分析渔业养殖下有机磷各形态分布的差异及其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渔业养殖下湿地土壤和沉积物的营养元素以及磷含量相对较高,且大部分元素呈沉积物高于土壤、封闭式高于开放式分布特征.2种养殖方式下湿地土壤各形态有机磷活性方面均表现为非活性>中活性>活性,Res-Po为有机磷主要组分;湿地鱼塘沉积物在开放式下各形态有机磷活性与湿地土壤的变化趋势一致,封闭下各形态有机磷活性方面表现为中活性>非活性>活性,HCl-Po为有机磷主要组分.湿地土壤营养元素与各形态有机磷呈显著相关,表明营养元素的输入能够有效促进有机磷的矿化分解.

    菜子湖湿地渔业养殖有机磷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