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麦30的产量表现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杨学明...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宁麦30的丰产性及其产量构成三因素与产量之间关系,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2015—2017年度品种比较试验、2017—2019年度区域试验和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宁麦30在3组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5.16%、5.22%和4.99%.在88个试验点次中,宁麦30的平均穗数452.8万/hm2、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5.9 g、籽粒产量6493.1 kg/hm2.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5、0.7440和0.3795.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数值较大且接近,说明该品种的产量三因素已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宁麦30的高产栽培技术应保证足够的成穗数,主攻穗粒数,并兼顾千粒重.[结论]宁麦30丰产性好,产量三因素较协调,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宁麦30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低温胁迫对油菜叶片光能吸收转换利用的影响

    范思静王亚男
    53-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来源,其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连续零下低温的胁迫.通过模拟连续低温胁迫处理,探讨低温胁迫对油菜光能吸收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0~8 h,对油菜叶片的光能吸收转换利用效率影响不大,低温处理8 h后,叶片的光能吸收转换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初始荧光参数Fo、Fm、Fv/Fm均明显下降,光化学猝灭系数Y(Ⅱ)、qP、qL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Y(NPQ)、NPQ和qN也均明显降低,而实时荧光参数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Y(NO)明显上升.经连续低温处理8 h以后,光合系统Ⅱ已经受到破坏,不能进行正常的光能吸收转换利用.

    冬油菜低温胁迫光能吸收转换叶绿素荧光

    低温对水稻突变体cisc(ta)苗期抗氧化系统和氨基酸积累的影响

    龚晓平况晓明罗挺李加胜...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低温胁迫下苗期水稻(Oryza sativa L.)进行耐冷性生理学和形态学鉴定,为耐冷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耐冷籼稻材料P1211和冷敏型籼稻突变体cisc(ta)为试验材料,于苗期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胁迫处理(12℃),以适温处理(25℃)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研究低温胁迫对水稻冷敏感突变体cisc(ta)苗期抗氧化系统和氨基酸积累的影响.[结果]与适温处理相比,P1211和cisc(ta)在低温下幼苗株高、冠鲜重、冠干重、最长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显著下降;同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光合色素含量不同程度降低,冷敏型籼稻突变体cisc(ta)幼苗的降幅大于耐冷籼稻材料P1211;此外,在长期低温胁迫下,突变体cisc(ta)叶片丙二醛含量极显著增加,而P1211无显著差异.低温胁迫后P1211和突变体cisc(ta)的脯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含量极显著增加,而亮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其中突变体cisc(ta)精氨酸的含量增幅最大.恢复正常处理后,突变体cisc(ta)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恢复到正常(CK)水平,但株高显著变矮,成熟期结实率和产量降低.[结论]低温胁迫处理影响突变体cisc(ta)幼苗生长特性,降低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该研究加深了对水稻苗期耐冷性生理基础的全面认识,并为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水稻耐冷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水稻低温胁迫耐冷性抗氧化系统游离氨基酸

    干旱复水条件下外源褪黑素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石光达康鹏潘雅清郭雨辰...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浓度褪黑素喷施对干旱复水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培养试验,以"沈玉21"玉米幼苗为材料,将其进行7 d干旱胁迫(30%FWC)后复水处理,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以探求外源褪黑素对玉米幼苗干旱后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严重抑制玉米幼苗的生长,复水条件下喷施褪黑素,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同时,外源褪黑素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抑制了MDA的产生,提高了SOD、POD和CAT的活性;此外,褪黑素还能提高干旱复水条件下玉米叶片的AsA/DHA、GSH/GSSG,抑制ROS大量产生,减少胁迫对植株细胞膜系统的伤害;其中,外源褪黑素浓度为50~100μmol/L时,调控效果最佳.总之,外施褪黑素可通过调节逆境下植物细胞的信号传导,以此在分子水平调控植株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的能力,有效减缓胁迫对植株造成的负面影响.

    干旱复水褪黑素玉米生理特性

    外源水杨酸和萘乙酸对红芸豆幼苗抗旱生理的影响

    马仲炼赵玉仙刘健君田虹...
    67-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芸豆(地豆王)为材料,采用15%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100 mg/L)和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0.015 mmol/L)对红芸豆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喷施外源NAA、SA处理均能有效减少叶片水分流失,维持叶片相对含水量在较高水平,在干旱胁迫24 h后,叶片相对含水量仍高达81.30%、77.00%.SA、NAA处理可有效减缓MDA含量的积累,与CK处理相比分别低48.20%、49.12%;24 h内NAA较CK处理总叶绿素含量增加40.63%,在干旱胁迫36 h内SA可使红芸豆叶绿素a含量增加,但SA、NAA会造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但总体而言,NAA、SA处理能提高红芸豆幼苗的抗旱能力.

    红芸豆水杨酸萘乙酸抗旱性

    盐胁迫对紫丹参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崔卓越徐皓田爱梅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用0、0.3%、0.5%、0.7%、0.9%NaCl溶液处理紫丹参种子及幼苗,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紫丹参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逐渐增加,紫丹参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均呈减小趋势,幼苗期主根及侧根生长减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在高盐胁迫下幼苗出现盐害症状,植株叶片变黄脱落,总丹参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总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也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盐胁迫下,紫丹参的生长状况呈下降趋势,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使植物生理代谢紊乱,出现盐害现象.

    紫丹参盐胁迫抗盐性NaCl溶液叶绿素含量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葡萄耐盐性评价

    丁守鹏张国新陈猛姚玉涛...
    75-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耐盐性较强的葡萄品种,为盐碱地葡萄栽培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1年生扦插葡萄苗为试材,进行持续盐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分析10个葡萄品种间的耐盐性.[结果]盐胁迫后,不同品种的葡萄对盐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10个葡萄品种生长减缓,生物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不同程度增加.[结论]春光、金光和香妃耐盐性较好,巨玫瑰和摩尔多瓦耐盐性较差.

    葡萄盐胁迫耐盐性隶属函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曾红春王启名宁世耀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资源水平、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4个方面选取28个指标,运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法对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6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来看,2008—2016年南宁市、防城港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研究期内均远高于平均水平,且明显高于其他各市;北海土地资源承载力基本上一直处于平均水平;玉林、崇左、钦州土地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低水平.从空间差异来看,各市之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差异较大,南宁市承载力处于高承载力状态;防城港市处于中等承载力状态;其他市均处于较低或低的承载力状态,发展潜力较大.

    土地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时空变化北部湾经济区

    食用向日葵的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为例

    马玉汪溪远王志强刘玉莹...
    83-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大规模种植的食用向日葵和其种植地土壤进行采样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生物富集系数、靶标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向日葵种植土壤中重金属Cr、Cu、Zn、As、Cd的含量均超过阿勒泰地区的本底值;向日葵的毛根和籽粒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强,在籽粒中Cd与Cr的含量较高,易造成健康风险;向日葵对Cr、Cu、Zn、Cd 4种元素的转移能力较强,其中地上部对Cr和Cd的富集系数较高;籽粒中As和Cr元素的风险指数较高,对成人的健康威胁更大;危害指数的估算表明,重金属的累积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建议当地将种植方式改变为轮作,且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收割植物时连根拔起,以减少土壤重金属的累积.

    向日葵重金属污染单因子指数法富集系数健康风险

    合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刘锦洋鲁成树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揭示合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对合肥市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驱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合肥市2010、2015、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ArcGIS、Fragstats 3.3、SPSS等软件,采取景观格局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合肥市土地景观格局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合肥市土地利用信息熵上升,土地利用的有序程度降低,主要是由耕地景观转向建设用地景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呈现碎片化程度上升,并呈现出集聚—扩散—集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复杂—简单—复杂的变化特征;合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主要是经济驱动与人口驱动协同作用的结果.[结论]该研究为经济快速发展中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提供指导依据.

    景观格局土地利用驱动机制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