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新疆鼠李枝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叶斯木·塔拉甫别克叶力夏提·达那别克郭君婷赵婷婷...
    183-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疆鼠李枝中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的HPLC法,同时优化新疆鼠李枝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A)-0.4%磷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 min,65%~55%B;15~35 min,55%~55%B;35~60 min,55%~40%B;60~70 min,40%~20%B;70~80 min,20%~65%B);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分别在6.89~110.20、6.81~108.90、5.40~108.1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新疆鼠李枝中上述3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0.00%、99.01%和 100.43%,RSD分别为 1.26%、1.76%、0.9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新疆鼠李树枝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疆鼠李高效液相色谱法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含量测定

    噻虫胺和虫螨腈及其代谢物在大葱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毛佳尹可锁商瑞白亭亭...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通过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结合大葱中噻虫胺和虫螨腈的残留量,评估噻虫胺和虫螨腈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6~7.4 和5.8~6.9 d,均降解较快.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中噻虫胺和虫螨腈的风险商(RQ)分别为5%和84%,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的风险是可接受的.[结论]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残留不会对我国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噻虫胺虫螨腈代谢物大葱残留消解风险评估

    基于Ecopath模型的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韩丽娟李淑婷张鹏程前...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促进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1 年棋盘山水库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采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Ecopath 模型,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传递效率、营养交互关系和系统总体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棋盘山水库食物网中22个功能组的有效营养级数值为1.000~3.419,营养级较高的功能组为肉食性鱼类.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其中来自初级生产者的平均传递效率为3.13%,来自碎屑的平均传递效率为3.39%.系统总生产量为36 268.078 t/(km2·a),总流量为86 057.620 t/(km2·a),联结指数和系统杂食系数分别为0.205、0.142;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总生物量/总周转量分别为2.106和0.003.[结论]该研究解析了该水库营养结构和系统发育状况,可为棋盘山水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棋盘山水库Ecopath模型生态系统

    响应面法优化干清猪粪半干法连续厌氧发酵试验参数

    陈文成袁存亮张重李靖...
    196-20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干清猪粪连续高效厌氧发酵,以干清猪粪为原料进行连续厌氧发酵试验,利用实验室自制连续厌氧发酵反应器探究水力滞留时间(HRT)、搅拌间隔与搅拌转速对干清猪粪连续厌氧发酵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HRT 19 d、搅拌间隔2h、搅拌转速30 r/min.经过干清猪粪连续厌氧发酵试验验证,其平均日产气量达23.48 L,VS降解率56.47%,平均容积产气率2.35 L/(L·d),能够实现干清猪粪连续厌氧发酵的高效稳定运行.因此,干清猪粪的无害化处理可采用半干法连续厌氧发酵运行,从而实现干清猪粪的资源化利用.

    干清猪粪半干法连续厌氧发酵参数优化

    设施葡萄茎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汤英徐利岗唐瑞
    20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干旱区设施鲜食葡萄为研究对象,利用插针式茎干液流量计和设施环境监测仪获取葡萄全生育期茎干液流和试验区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及土壤温湿度等实时数据,开展不同地径和不同时间尺度葡萄茎干液流的变化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茎干液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径设施葡萄各物候期的茎干液流日变化过程相似,液流速率随着地径的增加而增大;晴天葡萄茎干液流06:00左右启动,液流速率16:00达到最大(0.660 kg/h);阴天次之(0.409 kg/h),雨天峰值最小(0.272 kg/h).夏季茎干液流速率高于秋季,11:00达到峰值(0.493 kg/h),秋季最高值出现在 16:00(0.354 kg/h);冬季最大值 0.061 kg/h,分别为夏季和秋季最大值的 12.37%和17.23%.7月份茎干液流量最大(260.34 kg/h),平均茎干液流速率0.360 kg/h;6月次之,累计液流量 227.93 kg,11 月最小(43.12 kg);全生育期累计液流量1 347.83 kg,日均液流量1.94~8.38 kg/d,平均日液流量5.94 kg/d.成熟期日液流量最大(8.38 kg/d),其次为变色期(7.65 kg/d),萌芽期最小(1.94 kg/d).茎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模拟的茎干液流速率系列综合误差为3.57%,日茎干液流量系列综合误差为4.24%.

    设施葡萄茎干液流蒸腾耗水气象因子宁夏干旱区

    不同生育时期膜下滴灌谷子叶面积折算系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规律

    卓宝著尹娟徐利岗王文...
    20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吴忠市红寺堡区产业单一效益不高、水资源严重匮乏且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以膜下滴灌谷子为研究对象,利用 2022年试验数据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膜下滴灌谷子叶面积折算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4 个生育时期谷子的叶面积折算系数分别为1.42、1.50、1.53和1.50;经过验证,R2 分别为0.997、0.991、0.986和0.990;纳什效率系数Ef 分别为0.992、0.989、0.979 和0.984,叶面积折算系数模拟结果良好.不同时期全试验区叶面积指数逐渐增长且增长率逐渐减小;灌浆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为6.96.不同试验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J90、Q110、B110、J110、B130、J130与B150处理生育后期均出现负增长;B110、B130、B150处理灌浆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是合理的.高产灌溉制度下平均谷子产量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该研究结果为谷子叶面积测量与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谷子膜下滴灌叶面积折算系数叶面积指数灌溉制度产量

    基于物联网的番茄早疫病自动监测预警平台的应用与研究

    曾敏应巨林许驰曾铮...
    213-219,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疫病是对番茄生产影响较大的一种病害,但现有检测手段落后.为此,利用无线传感器、物联网、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开展番茄早疫病自动检测预警研究.采用传感网络对番茄病害环境因子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建立番茄早疫病发生等级与环境因子相关的预警模型,构建番茄早疫病自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产地番茄病害实时动态监测和预警,可为番茄早疫病测报防治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的技术和手段.该研究既能为番茄早疫病测报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撑,又可为其他相关治理发展提供参考.

    番茄早疫病病虫害检测预警模型物联网数据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自然更新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沙欢庞丹波彭妞陈林...
    220-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未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0至2021年全球已发表的有关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自然更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领域的历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美国、巴西、加拿大的发文量排在全球前列,在国际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国内发文量远低于国外,增长趋势缓慢且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国际影响力较弱,与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距.国外以ZHU J J、KAREN D H、DANIEL C D等为核心作者形成的研究团队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国内多以科研院所形成的团队内部合作为主.生态类期刊是该研究领域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期刊收录的相关文献最多,国内核心期刊发文量处在第一位的是《生态学杂志》.目前国内外对森林植被自然更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分布在光照或林窗动态、种子库或种子雨、火烧、水分、人为干扰等方面.探究林隙/林窗、土壤、火、种子特性的影响机制是该领域近几十年的研究热点.[结论]气候变暖引起的夏季极端干旱以及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植被更新障碍问题成为全球在该领域的新兴研究前沿.

    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更新文献计量CiteSpace软件研究热点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园林废弃物堆肥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徐东何建清黄秋月葛彦宏...
    230-239,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多,园林废弃物也同步增多,园林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掌握并深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探析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 TM(WOS)核心文献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借助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历年有关园林废弃物堆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和关键词及高被引论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国内外年度发文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为探索阶段—稳步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②美国的发文量、中心性、被引频次和h指数综合排名第一.③北京林业大学在国内外发文量位居第一.④期刊排名看,国内《中国园林》以发文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国外Bioresource Technology以发文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排名第一.⑤国内外发文量前10 的学者都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其中孙向阳的国内外发文量排名第一.⑥国内研究热点为园林废弃物结合厨余垃圾、淤泥污水堆肥和栽培基质,国外研究热点为园林废弃物堆肥结合污水淤泥和猪粪作为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⑦国内学者主要对园林废弃物堆肥发展前景进行综述,部分学者对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理化性质变化研究和施用园林废弃物堆肥对土壤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国外学者大多数是针对园林废弃物堆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和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总体而言,北京林业大学的文章总数最多,对园林废弃物堆肥领域贡献最大;我国学者在外文文献中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是根据热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于园林废弃物堆肥方向研究较多.

    园林废弃物堆肥知识图谱CiteSpaceCNKIWoS

    基于CiteSpace的2011-2020年我国风景园林研究进展

    司东霞苗庆选怀婷婷路兴慧...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我国风景园林研究发展历程,展望风景园林潜在的发展方向,运用文献计量学并结合 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间7 164篇国内风景园林研究文献为对象,分析该时段风景园林研究现状及趋势.结果表明,年发文量随时间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9年达最大值,之后降低;学科领域主要集中于工学、园艺学和经济学,发文层次主要分布在工程技术及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与人文和社会科学接轨较少,且国家和地方对相关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较低.规划设计、教学改革、施工是2011-2020 年风景园林发展的研究热点,但不同时段研究热点存在差异,研究领域展现多元化特征.关键词时区视图将风景园林发展划分为 2 个阶段,即2011-2015年主要围绕生态理念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等基础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阶段以及2016-2020 年主要围绕生态理念和低碳理念对养护技术、节能型技术、自然保护地以及景观再生研究阶段.

    风景园林文献计量CiteSpace生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