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播种量对郑稻19和信旱优2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石守设王付华郭利伟黄涛...
    40-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规稻郑稻19和杂交稻信旱优2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直播播种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总结了豫南稻区直播稻生产适宜密度品种差异性一般规律.结果显示,在豫南稻区主推麦茬直播品种中,常规粳稻郑稻19最佳播种量为59.6 kg/hm2,杂交粳稻信旱优26最佳播种量为46.2 kg/hm2,经济播种量区间为37.8~46.2 kg/hm2.杂交稻适宜种植密度较低,常规稻适宜种植密度较高,同属性品种栽培要素不同时产量有明显差异.

    郑稻19信旱优26播种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宜昌烟叶产量损失主要风险因素研究

    刘刚李浩王艳乔德平...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田间管理、烘烤、储藏、收购等不同环节烟叶损失的调查研究,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对烟叶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常烟叶烘烤损失为宜昌烟区的主要产量损失,特别是自然灾害烟叶的烘烤损失.针对不同种烟水平烟农的烟叶产量损失有差异的情况,提出具体的生产指导措施,以期进一步降低烟叶产量损失率,提高烟农种烟效益.

    烟叶产量损失风险

    重庆地区甜樱桃外在和内在品质评价

    孙协平寇琳羚叶霜冉卫军...
    46-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庆地区种植的美早、红灯、早大果和萨米脱4个品种以及来源于山东种植的美早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果实的横纵径、果重、核重、果肉重、横纵比、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等参数.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红灯与美早果实品质较好;重庆地区种植的美早外观品质优于山东地区,而在内在品质上尤其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低于山东地区.因此,重庆地区甜樱桃品种引进和选育应侧重果实的内在品质.

    甜樱桃重庆外在品质内在品质

    利用EM菌发酵海鲜菇菌糠制备番茄育苗基质

    冯庆玲林继辉陈小芳
    49-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添加EM菌液对海鲜菇菌糠进行发酵,再用发酵菌糠及河砂、草炭按照不同配比制成复合基质,进行番茄育苗试验.对各组复合基质进行理化性质及番茄幼苗形态指标、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最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复合基质是菌糠、河沙、草炭占比为55%、30%、15%,该复合基质处理组番茄幼苗长势好,且光合作用强度、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均与标准育苗基质间差异不显著,有较好的抗逆性,受寒冷天气的影响较轻.

    EM菌海鲜菇菌糠番茄育苗基质

    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圣毅李丽银永安贾世疆...
    53-5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同一种植模式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是71250、79500和47250株/hm2.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丸粒化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79500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增加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通过评分法得出不同处理加工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47250株/hm2处理加工番茄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

    种植密度加工番茄产量品质

    云南昭通鲁甸县浮游藻类多样性研究

    田虹杨德春张燕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昭通市鲁甸县人工湖、砚池山水库、桃源水库等不同水体中的藻类植物进行采集、观察及分类学鉴定,确定了8门43科105属440种.昭通市鲁甸县藻类植物丰富度比较高,其中绿藻门(16科53属204种)和硅藻门(12科24属148种)占优势.调查区无论是从属的数量还是从种的数量来分析,优势科(13科)多种属(21属)现象都比较明显,构成了昭通市鲁甸县藻类植物的主体.对昭通市鲁甸县的藻类植物进行研究,可补充昭通市藻类植物资源,为地方藻类研究提供可靠数据和资料.

    浮游藻类多样性鲁甸县

    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影响因子分析与预测

    长林周铁桩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原地下水是畜牧业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草原生态平衡的关键问题.以我国最佳植被条件的陈巴尔虎天然草原为例,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草原地下水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草原地下水位的短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因子的贡献率来看,反映人为因素的综合指标是影响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率高达66.92%,远高于气候因素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利用ARMA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比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误差均小于10%.因此,该模型可以短时期有效预测陈巴尔虎草原地下水位.

    地下水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

    基于SPEI的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干旱特征分析

    王蔚丹孙丽董沫李凤霞...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68—2017年东北地区89个站点的月值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潜在蒸散,进而计算出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多尺度SPEI与作物因旱受灾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8月份的4个月尺度SPEI与受旱面积的关系最为密切,故以此代表东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干旱.对东北地区生长季SPEI进行突变和趋势分析,发现以1983年为突变点由干转湿,且总体上呈现出湿润化的趋势.月时间尺度的SPEI表明,除9月份出现干旱化趋势且不显著外,其他月份均呈现变湿趋势,其中4和10月份湿润化显著.空间上,大部分区域表现为SPEI增加的趋势,其中SPEI显著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中西部地区,SPEI减小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南部区域,但均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生长季不同月份干旱的高发区各不相同.

    SPEI生长季干旱特征东北地区

    黑麦草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根际效应分析

    牛天洋史泽涵陈井影廉欢...
    69-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黑麦草作为供试植物,通过模拟根箱栽培试验,探究在不同外源铀下黑麦草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根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黑麦草植株地上部和根部铀含量直接受外源铀浓度影响,黑麦草地上部分和根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但转运系数均小于1,黑麦草主要将铀富集在根部,同时,土壤铀含量达到一定水平会抑制黑麦草的生长导致其生物量降低.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铀主要以惰性铀的形式存在.随着土壤铀浓度的增加,根际处惰性铀的含量明显低于非根际处,这表明根际土壤对惰性铀具有活化作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惰性铀的转化,将惰性铀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活性铀或潜在活性铀.

    植物修复黑麦草铀污染土壤根际效应

    人工毛竹林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陈明向翟禄新阳扬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以广西猫儿山典型小流域的人工毛竹林地为研究区,以定位观测的气象数据和4个测点的土壤水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要素方面,水汽压差(VPD)对4个点不同厚度的土壤水分(SMC)的影响最显著,即VPD的波动最易导致土壤水分的变化.在影响时间方面,4个点中大体为土壤水分观测日前连续4 d的气象因子(CMF)对SMC影响最显著,表明土壤水分的变化更多地受前4 d的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各气象要素中降水量(P)与CMF呈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不大,表明土壤水分除受气象条件影响外,植被则是另一主要影响因子.

    土壤水分气象因子人工毛竹林生态水文学响应典型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