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阅海湖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吴江李俊杰白雪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银川市阅海湖生态环境需水量,满足其生态系统稳定不退化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方法]于2019年对阅海湖进行水样采集,测定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4个主要水质污染物指标,通过建立水质-水量耦合模型,采用功能法计算分析阅海湖水体最小、适宜和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阅海湖水质保持现状所需引水量由污染物指标TP、CODCr和CODMn决定,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Ⅲ类水时所需引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Cr决定;阅海湖生态环境需水量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水体基本需水量、水体生态环境改善需水量、岸边带植被及景观娱乐需水量,水体基本需水量和生态环境改善需水量占阅海湖总需水量的绝大部分,通过计算可知,水体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为14.64×106 m3,适宜需水量为24.76×106106 m3.[结论]阅海湖水体水质已受到污染,含磷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正在成为阅海湖水质的基本制约因素,应严格限制流入湖区地表水体污染物含量,并实现多渠道补水以免湖泊生态情况进一步恶化.

    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功能法阅海湖

    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遥感监测研究——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

    徐尚昭陈斌周阳阳王晨光...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2005—2019年Landsat TM/ETM/OLI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算法和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2005—201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大宝山矿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时空差异显著,其中2005年总体植被覆盖度最高,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为24.84 km2,占比为78.13%;2019年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达到最小值,仅为20.77 km2,占比65.34%.整体来看,中等以下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呈现增加态势,中等及以上植被覆盖度面积逐渐减小,一定程度上表明矿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所下降.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多时相遥感监测大宝山矿区

    UV-B辐射下叶绿素和微囊藻毒素的协同降解效应研究

    沈强李嗣新冷博涵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水体微囊藻毒素无二次污染的高效降解方法.[方法]通过开展国内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的藻毒素异构体MC-RR、MC-LR在叶绿素的添加与否条件下,研究UV-B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叶绿素和微囊藻毒素的协同降解效应.[结果]2 mW/cm2的UV-B照射1 h,MC-RR、MC-LR降解率分别为29.8%和16.9%,而添加叶绿素后MC-RR、MC-LR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9.8%和100.0%;2 mW/cm2的UV-B照射2 h,MC-RR、MC-LR均产生大量的光降解异构体产物,异构体产物与残余MC的色谱面积比分别为28.9%和21.7%,而添加叶绿素后MC-RR、MC-LR均被完全降解,MC和异构体产物均未检出.添加叶绿素后MC呈现出高效完全光降解,避免了常规光降解产生大量潜在毒性的异构体产物的缺点;2 mW/cm2的UV-B照射1 h,对Chla、Chla与MC-RR混合溶液、Chla与MC-LR混合溶液中的叶绿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86.7%、18.9%和70.3%.[结论]叶绿素能高效催化UV-B对微囊藻毒素的光降解;水体添加叶绿素后MC呈现高效完全光降解,避免了常规光降解产生大量潜在毒性的异构体产物的缺点;微囊藻毒素的添加延缓了UV-B对叶绿素的光降解,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微囊藻毒素叶绿素UV-B协同降解

    引江济太通道望虞河的水质变化特征及磷通量计算

    陈年浩陆昊汪汇刘彤...
    56-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7—2021年望虞河流域的每月巡测水质数据和2个水利枢纽调水数据,以及2021年沿望虞河布设的13个采样点数据,分析望虞河—贡湖在引江济太工程下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计算望虞河出入湖磷通量.结果表明,长江来水除TN外可达到Ⅲ类水标准,西岸支流恶化望虞河水质,使得沿程水质变化特征复杂并抬升入湖污染负荷.2007—2021年引江济太调水期间,望虞河入湖的CODMn、TP相较长江来水分别上升40.2%和13.3%,长江来水本身也有导致贡湖水质恶化的风险.同期望虞河引江入湖磷通量累计1306.3 t,净通量237.5t,对贡湖造成高磷素负荷冲击.

    水质变化特征磷通量引江济太望虞河

    东山湾海带养殖区海洋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

    张飞刘双王昕怡李和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福建省东山湾一处海带养殖区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进行考察,以了解在海带生长不同阶段海洋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未挂养海带前,海水中的优势浮游细菌为亚硫酸杆菌属细菌,在海带生长的凹凸期、薄嫩期、厚成期、成熟期,海水中优势浮游细菌分别为假单胞菌属、普里斯特氏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该研究深化了对海洋细菌与海带相互作用的认识,为海带生长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海带养殖区海洋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东山湾

    0~6月龄人工饲养恒河猴幼猴生长发育指标变化研究

    陈丽雄靳玮华李艳艳杨凤梅...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恒河猴幼猴从出生到6月龄各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统计该单位2020年幼猴的出生情况,选取同年出生的140余只幼猴,跟踪称量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的变化情况,测量头围、坐高、体长、胸围、前肢长、后肢长、尾长的生长情况,观察牙齿的生长情况.将父母是引进猴或是野外猴的与父母是自繁猴的幼猴进行比较.[结果]幼猴出生后各生长发育指标都呈线性增长关系,0~4月龄雄猴平均体长、坐高、前肢长、后肢长、头围、胸围、尾长高于雌猴.5月龄雄猴平均体长、坐高、前肢长、后肢长、胸围、尾长高于雌猴.6月龄雌猴头围、坐高、尾长高于雄猴.父母是野外猴或引进猴的幼猴与自繁猴的幼猴各生长发育指标间无显著差异.6月龄时20颗乳牙基本长齐.[结论]该研究为人工繁育恒河猴的科学饲养管理和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0~6月龄恒河猴幼猴生长发育

    重庆养殖中华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赵华一刁晓明李华杨焕超...
    67-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重庆4个养殖地区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潼南、永川、江津、长寿)4个地区养殖中华鳖样本,运用RAPD方法对4个地区的中华鳖遗传多样性与其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用20个随机扩增引物得到142个扩增片段,多态片段数量为95个,4个地区的多态位点比例范围为50.78%~64.54%,总多态位点比例为66.90%,总基因多样性为0.227,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135,遗传分化系数为0.307,基因流为1.127.4个养殖中华鳖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49~0.151.[结论]重庆4个地区养殖中华鳖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个体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变异度较小.

    中华鳖遗传多样性RAPD重庆地区

    基于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Cyt b序列的横带髭鲷野生与养殖群体比较

    刘灏宇宋日雨郑昀亚冯啉晓...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横带髭鲷形态特征以及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共测定94尾横带髭鲷的19项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同时,扩增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22尾横带髭鲷个体共检测到5种单倍型,其中养殖群体仅有1种单倍型,野生群体具有5种单倍型,且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及核苷酸多样度均低于野生群体.基于横带髭鲷线粒体Cyt b片段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未发现该物种存在明显的谱系结构.综上所述,相较于野生群体,横带髭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人工繁育技术与方法,提高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以保护横带髭鲷的种质资源.

    横带髭鲷形态学Cytb基因野生群体养殖群体

    5种金边瑞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罗素梅郭崇炎刘小平黄冬华...
    74-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金边瑞香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金边瑞香叶片为试材,以SDS法、改良CTAB法、SDS-CTAB法、高盐低pH法和尿素法5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从DNA纯度、浓度、酶切电泳结果和ISSR-PCR扩增产物电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盐低pH法和尿素法提取的金边瑞香基因组DNA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等杂质,DNA纯度低;SD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含有一些酚类物质和盐等杂质,DNA纯度较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但浓度和产率低.SDS-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浓度和产率最高,酶切和ISSR-PCR产物电泳检测效果最好.[结论]SDS-CTAB法提取的金边瑞香基因组DNA质量与产量最佳,可以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求.

    金边瑞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DNA条形码技术在黑龙江地区姬小蜂科物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分析

    邵天玉刘思竹谢维欣刘兴龙...
    78-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姬小蜂科寄生蜂在农业害虫防治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体型小种类多,鉴定较难,导致开发利用的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小蜂总科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利用黑龙江省的6个吸虫塔收集到了238个姬小蜂科样本.在DNA提取之前通过形态学鉴定为14属52种.对其中60个COI和68个28S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将基因登录号提交GenBank;COI基因的登录号为MG836426~MG836501,28S基因的登录号为MH169011~MH169101.经进一步计算COI和28S基因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发现,COI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差异显著,最小种间遗传距离(6.00%)远大于最大种内遗传距离(3.02%).但是,28S基因的差异较大,许多属的种内遗传距离超过种间遗传距离,重叠现象严重.用MEGA-7.0软件进一步分析了COI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COI基因序列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而28S基因序列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见COI基因在姬小蜂科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上比28S基因有很大优势,更适合姬小蜂科DNA条形码分析.

    DNA条形码COI28S分子鉴定姬小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