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ogit模型的农户参与甘蔗合作社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来宾蔗区为例

    朱景焕王士龙王小明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农户加入甘蔗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甘蔗合作社,促进当地甘蔗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提高蔗农的幸福生活指数.基于计划行为学理论和来宾蔗区23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认知特征以及外界的影响因素4个层面对农户加入甘蔗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对加入甘蔗合作社增收的期望值、对合作社的了解程度和经营方式的认可程度以及周围群众对甘蔗合作社的态度均对农户的参与意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加强政府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加入甘蔗合作社的意愿,进而为因地制宜发展甘蔗合作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户二元Logistic影响因素甘蔗合作社

    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分析——以特克斯县为例

    买地那·吐明巴依孟梅
    227-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进行评估,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样本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在就业能力提升中存在的文化程度较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差、自信心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技能培训模式有待创新、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从个人层面、政府层面、妇联组织层面和企业单位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特克斯县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就业能力农村妇女Logit模型特克斯县

    基于深度学习的蓝莓成熟度预测

    李竹牟昌红嵇康轩王波...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蓝莓果实成熟度的人工分级技术效率低、准确性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提高蓝莓成熟度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蓝莓成熟度预测方法,从而预测出不同成熟阶段的蓝莓果实.针对7个不同成熟阶段的蓝莓果实,利用VGG 16神经网络,提取果皮颜色特征建立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成熟阶段蓝莓果实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65%、93.94%、97.02%、100%、80.56%、83.62%、95.21%.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对蓝莓成熟度的预测较为精细,覆盖了从盛花期50 d开始至完全成熟全过程,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网络的分类能力,提高了对蓝莓果实成熟度的预测,为实现蓝莓果实无损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蓝莓成熟度检测深度学习VGG16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沙糖橘果皮光滑指标检测

    王士龙朱景焕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计算机视觉系统提取沙糖橘果皮正面图像,构建有效的图像采集方法、预处理方法、分割方法.从目标区域图像中提取6个与品质密切相关的果皮纹理特征信息用来分类识别果皮光滑,使用单一方差参数配合参数区间分类的方式正确率较低,为76.3%;进而以果皮6个灰度纹理特征开展MLP模型设计和训练,使用训练后的模型进行分类检测.在实测一定数量的果皮得出分类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3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6-8-2BP网络结构,分类识别正确率达到97.5%.该设计方法可对果蔬果皮特征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果皮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智能分级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新乡贤文化培育的逻辑理路

    胥美娟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文化不仅关乎当今乡村社会的文化建设,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精神保障.新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涵育的瑰宝,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进行培育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乡村社会出现重要转型,新乡贤文化面临新的挑战,也是其培育的现实逻辑;新乡贤文化发展出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为其培育提供了理论逻辑;同时新乡贤文化的培育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实践中不断凝练而来,有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培育的实践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新乡贤文化培育逻辑

    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性开展的困境分析——以T县为例

    邓瑞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贫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智志双扶",即扶贫先扶志,认为扶贫应当先激发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信心参与脱贫,这些固然重要,然而在实际扶贫过程中,贫困户积极参与扶贫项目,但扶贫项目却因为各种原因成为"短命"项目,长此以往便逐渐消磨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因此,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开展也是增加贫困户脱贫信心的关键.以T县为例,通过调查研究T县的部分产业扶贫项目来探讨扶贫资金在项目运作中发挥的效用以及扶贫项目选择的可持续性,进而找出扶贫项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扶贫项目稳定脱贫可持续性

    生猪价格波动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卢瑶何蒲明
    248-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造成了"猪贱伤民、猪贵伤农"的现象,对生猪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基于2002—2022年生猪价格的数据,分析了猪周期的特征、影响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生猪产能周期是其价格周期的先导,利润驱动下的生猪供需不平衡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生猪产能调整的滞后性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此外,中国生猪养殖的分散性、疫情不确定性也会加剧生猪价格波动.基于此,提出通过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发展,监控能繁母猪产能,构建疫情防控体系,从而缓减猪周期负面影响的系列政策措施,以期促进生猪产业链良性发展.

    生猪价格猪周期原因分析对策

    农产品直播热潮下农民主播带货问题及策略研究

    李怡曾新洲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直播带货凭借其鲜明的特点比以往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农产品搭载直播这个平台,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让农村各类产品卖得更远、更好,农民主播应运而生、顺势而上,但是目前农民主播数量不多,素质良莠不齐,今后更长时间,还需要培养大量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主播,为自己代言.介绍了农民主播的含义、特点,详述了农民主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缺乏专业的电商知识、营销知识和基本的直播职业道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农产品直播热潮下农民主播带货策略:强调发挥政府、农民自身、直播电商平台和高职院校等多方的主体作用,通过协同机制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和提高农民主播素质,进一步实现直播带货助农富裕的目的.

    农产品直播农民主播问题策略

    "三美"融合视角下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以建德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张霞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久久为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中国带来了经验启示.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同时,"三美"(生态美、经济美、生活美)融合的美丽乡村构建,大大地提高了乡村面貌.然而在"三美"乡村的打造中,还存在盲目效仿城市景观或照搬优秀美丽乡村案例的现象,导致乡村特色的缺失、资源的浪费,与当地环境不符等现象.以杭州市建德市"三美"乡村建设为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出分别对应自然生态层面、经济方面和社会人文方面的"三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为建德市"三美"乡村的设计与建造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三美"融合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对策

    闻艺王昌梅张无敌柳静...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对发展当地蔬菜产业、特色农业,对云南省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发展,经济稳定和乡村振兴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与国际、国内相似农业产业集群对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为给云南高原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从产品附加值、出口市场、品牌意识与产品竞争力、绿色化与标准化蔬菜产品等方面综述了云南高原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分析发现,云南高原特色蔬菜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产业链与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出口市场存在差距、品牌意识与产品竞争力欠缺三方面的问题.针对云南省传统种植技术与农业理念并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山地地区农业水利配套不全、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基地布局和品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吸聚和衍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提升品牌意识与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高原蔬菜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