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蔬菜叶绿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王凤婷张鑫生潘洪玉刘金亮...
    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白菜、菠菜和生菜为实验材料,研究改良研磨法与浸提法在叶绿素提取定量测定中的应用,分析不同提取时间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研磨法操作简单、用时短、重复性好,且适用于不同植物材料,适合于大学生实验教学.浸提法操作非常简单、安全,只是实验时间较长,同时提取速度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叶绿素实验教学提取方法蔬菜

    国内猪粪污染物处理研究进展

    王艳韦杰谭维娜孙法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探讨猪粪性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内猪粪处理利用的主要途径,指出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栽培基料和饵料化是当前处理猪粪的主要技术模式,最后提出资源化、无害化、增值化是未来处理猪粪的主要发展方向.

    猪粪性质污染物进展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进展

    王栋梁余景陈丕茂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牧场是养护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资源与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国内外海洋牧场生物资源评估技术、生物增殖技术、物种驯化控制技术、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技术、人工鱼礁结构及工程材料开发技术、海洋牧场监测技术6项技术的定义、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从研究基础、科技水平和支撑发展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牧场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我国海洋牧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海洋牧场技术进展

    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

    林剑波张俊丽刘和平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鹃红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中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四季开花的优良性状,仅在广东省阳春市境内零星分布.从杜鹃红山茶分类、分布与濒危机制、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花粉活力、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学与分子遗传特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杜鹃红山茶在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杜鹃红山茶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杂交育种生理生化

    叶绿体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应用进展

    刘佳音李儒剑齐双慧孙艳君...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体遗传转化系统是独立于细胞核遗传转化系统之外的转化系统,为植物导入外源基因提供了新的途径.叶绿体转化具有细胞核转化所没有的优点,随着叶绿体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其优越性也逐渐得到认同.从叶绿体转化系统的原理、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叶绿体转化的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叶绿体遗传转化基因枪母系遗传定点整合

    白藜芦醇对体外胚胎生产的作用机制

    胡慧茹王健瞿静雯孙晓梅...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藜芦醇是存在于70多种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物质,常见于葡萄、桑椹等植物,具有抗炎、抗老、抗癌的效能.近年来,白藜芦醇对卵母细胞、冷冻精液、胚胎质量的影响备受关注.综述了白藜芦醇在体外胚胎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为白藜芦醇更广泛地应用于胚胎工程试验提供参考.

    白藜芦醇卵母细胞冷冻精液胚胎

    益生菌对禽消化道疾病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葛影影何国戈郑经成胡克科...
    23-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禽消化道疾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以及常见益生菌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索益生菌制剂在禽消化道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通过不断丰富益生菌菌株的使用种类,并有效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地促进家禽业的健康生产和稳定发展.

    益生菌禽大肠杆菌病禽球虫病禽沙门氏菌病防治

    云南不同来源四路糯玉米waxy和tb1基因分析

    武晓阳隆文杰陈丹周国雁...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四路糯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特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份云南不同来源的四路糯资源材料进行糯性基因waxy、分蘖基因tb1的测序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讨不同来源四路糯的形成规律.[结果]试验所用糯玉米具有共同的突变类型wx-D10,即waxy基因第10外显子15-bp的缺失;检测控制分蘖的tb1基因发现,在四路糯中保留了2类不同的等位基因,并发现具有杂合基因型的植株存在;进一步利用40对SSR标记检测不同来源的四路糯,获得了27个多态性基因位点.[结论]试验所用四路糯有统一的起源,在形成后基因组内依然保留了大量多等位基因位点,由于四路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不同等位基因的丢失,形成不同类型的四路糯.

    四路糯waxy基因tb1基因遗传分化

    春季不同时期灌水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孙明清安庆学刘鑫翠刘强...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以石家庄为代表的冀中南地区最佳春灌1水时期,在石家庄赵县选取当地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开展不同时期春灌1水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起身前期灌水对冬小麦群体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拔节期以后灌水则调控作用不明显;拔节前期灌水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较大,起身至拔节期间灌水对穗粒数影响一致,千粒重随着春灌1水时间的后移呈下降趋势;明确了春季灌水时间应根据田间群体并结合降水量来确定,当冬小麦起身期茎数小于1200万/hm2时,春季第1次肥水应在起身中后期(春四叶前),茎数在1200万~1650万/hm2时春季第1次肥水应在拔节前期(春五叶前);茎数超过1650万/hm2时应延迟灌水,春季第1次肥水最晚不易超过拔节后期(旗叶露尖前).

    冬小麦灌水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花期高温对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

    吴伟华柳家友袁刘正闫海霞...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玉米杂交种的花期耐高温能力,利用智能温室模拟高温气象在玉米花期前后进处理,评价花期高温环境对阳光98等10个夏玉米杂交种的花期、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使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高,抽雄期、吐丝期延后,雌雄间隔期变长,穗长、穗粗、穗粒数、穗粒重、成穗率、理论产量下降.综合不同玉米品种各性状的耐高温系数、高温处理的理论亩产和隶属函数值分析,漯玉336、阳光98、豫丰3358的花期耐高温能力强,郑单958、阳光99的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强,漯玉152、先玉335、漯玉151花期耐高温能力适中,漯玉164、漯玉167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弱.

    花期高温玉米品种耐高温系数隶属函数值理论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