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泰州市周山河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

    曹洋曹元军
    129-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山河滨水景观作为泰州市4张名片的重要建设内容,已建成十里生态景观长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周山河滨水景观的生态系统性、开放共享和历史文化特色3个层次15个指标进行评价,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周山河滨水景观评价值.结果表明:在取得的滨水植物景观优异成绩中,应加强对泰州历史文化元素的体现,还要强化滨水景观智能化设施的应用.

    滨水景观模糊综合评价规划建设

    哈萨克族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对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以阿尔善村为例

    赵伟贾强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对提高生计资本和丰富生计策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阿尔善村为案例地,分析发现,在哈萨克族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参与水平低、经营理念落后、旅游收入较少等问题,基于此,分别从牧民、合作社和政府3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构建牧民可持续生计发展机制.

    牧民乡村旅游可持续生计

    大蒜秸秆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赵娅红吴治兴王志江黄飞燕...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为材料,研究大蒜秸秆无菌化还田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500 kg/hm2),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较好.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生育期,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500 kg/hm2)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土壤酚酸物质含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步增加,表现出富集效应,对照处理最为显著.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500 kg/hm2)能有效降低烤烟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减少土壤化感自毒作用.在各生育期,T3(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500 kg/hm2)根际土壤中真菌数量均较高,细菌数量较低,真菌/细菌较高,这说明烟株移栽前,一次性施入大蒜秸秆4500 kg/hm2能提高土壤中真菌数量,降低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活性.综合考虑,大蒜秸秆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T3处理(烟株移栽前,大蒜秸秆一次性施入大田4500 kg/hm2)的大蒜秸秆添加量较为适宜;一次性施入大蒜秸秆4500 kg/hm2能提高土壤中真菌数量,降低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活性.

    大蒜秸秆烟草根结线虫病根际土壤

    34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肖明纲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2020年连续3年对3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抗瘤黑粉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瘤黑粉病材料8份,占鉴定总材料的23.5%;抗材料4份,占鉴定材料的11.8%;中抗材料7份,占鉴定材料的20.6%;感病材料15份,占鉴定材料的44.1%.利用F2群体对8份高抗材料进行瘤黑粉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Z17HEB-19、Z17HEB-29、Z17HEB-35和Z17HEB-38对玉蜀黍黑粉菌的抗性可能受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我国玉米瘤黑粉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玉米自交系瘤黑粉病抗性评价遗传分析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荔枝上的应用

    冯紫荟但晨歆薛鑫海丘智晃...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荔枝的水肥需求,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荔枝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荔枝生产建设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荔枝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荔枝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推广应用

    接种褐环乳牛肝菌对樟子松及油松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包润泽张星姚庆智
    148-15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种松树的根际土壤在接种S.luteus与未接种处理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同时结合土壤有机碳(C)、含水量(WC)、速效磷(P)和速效氮(N)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接种S.luteus后2种松树根际土壤中的有机碳、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综合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及OTU-Venn发现,接种S.luteus后的樟子松和油松根际土壤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接种S.luteus显著影响了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且有机质和物种数量、Shannon指数、ACE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土壤含水量也与土壤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接种S.luteus后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均显著提高,优势属由原来的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转变为酸杆菌属(bacterium RB41).接种S.luteus后土壤细菌丰度上升的属与其所对应的pH均呈负相关,表明樟子松和油松的生长喜好更偏向酸性环境.[结论]接种S.luteus不仅影响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且有效改善土壤中养分的供应能力,为后续研究樟子松和油松退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褐环乳牛肝菌土壤细菌樟子松油松

    哈茨木霉对商洛烟区植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穆耀辉任志超李淑娥张永峰...
    152-15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哈茨木霉对植烟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优化轮作烟草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土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CK(常规施肥)和T1(常规施肥+哈茨木霉菌剂7.5 kg/hm2)2个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施用哈茨木霉对各处理土壤细菌多样性、菌落结构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剂的施用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α多样性指数,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加了放线菌门(11.06%)的丰度,减少了变形菌门(4.03%)、绿弯菌门(2.28%)及酸杆菌门(1.71%)的丰度,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4.2%和37.1%.表明在植烟土壤中施加哈茨木霉菌肥可进一步优化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木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高通量测序

    几种药食两用类物质对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及其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王雨阳杨焱吴迪李文...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体外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和抗炎试验,考察了猴头菌、茯苓、甘草、黄芪、葛根、蒲公英、陈皮几种药食两用类物质的提取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缓解炎症的效果,结果表明:黄芪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葛根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缓解炎症的效果.通过构建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模型,明确了猴头菌和茯苓的提取物对酒精损伤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猴头菌、茯苓、黄芪和甘草4种药食两用物质的提取物,将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3种组方,考察其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3种组方对胃黏膜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组方2(猴头菌43.0%、茯苓35.5%、黄芪15.9%、甘草5.6%)在0.375 g/kg时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药食两用胃黏膜损伤幽门螺旋杆菌抑菌抗炎

    苦荞蛋白水解物对腐乳理化品质及生物胺形成的影响

    黄雁冰孟凡冰李云成周闯...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腐乳的品质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向腐乳发酵后熟过程中添加3%苦荞蛋白水解物,探究其对腐乳理化品质和生物胺的影响.[结果]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对腐乳水分含量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当发酵进行到第60天,其总酸含量即可达到24.7 g/kg,接近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0.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腐乳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当发酵到90 d时,其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13.7 g/kg,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规定,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与对照组相比,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腐乳生物胺的生成,其总生物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2.92%.[结论]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腐乳的理化品质和安全性.

    腐乳苦荞蛋白水解物理化品质生物胺

    不同郁闭度八角林下人工白及生长特性分析

    许娟石云平覃永嫒苏祖祥...
    166-16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白及在不同郁闭度林下栽培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在玉林市六万林场不同郁闭度(0~0.2、>0.2~0.4、>0.4~0.6、>0.6)的八角林林下开展桂及1号白及品种种植试验,分析其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郁闭度大于0.2时,随着郁闭度增加,白及叶片叶长增长,叶间距加大,但叶片宽度和地径(茎粗)变小;郁闭度大于0.4时,随着郁闭度增加,叶片SPAD值、氮素含量有所降低,而叶片含水量增加;白及生长4年后收获的假鳞茎鲜产量、干物率、干重产量不同郁闭度之间有一定差异,白及品质指标水分及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在郁闭度大于0.6时,不利于白及产量增加.[结论]品种桂及1号在今后的推广种植中,可在郁闭度小于0.6的林下种植.

    林下栽培郁闭度白及生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