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张峰史玉宝曾燕尚兴朴...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材种子的质量优劣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中药材种子存在休眠和后熟的现象,不能适时播种,或播种后田间出苗率差,严重制约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中药材种子处理作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种子品质、提高适播性和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中药材种子处理的作用,综述了我国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包衣与丸粒化,并对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中药材种子处理方法作用研究现状

    雪莲果及其产品研究进展

    田文静赵东瑞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雪莲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品,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因此,雪莲果及其加工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近年来有关雪莲果的营养成分、保健和药理作用、食品加工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雪莲果进一步的加工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雪莲果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加工利用

    基因组印记的研究进展

    苏鲁方李振庭郑瑜包纯...
    8-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又称遗传印记(genetic imprinting),是基因表达的一种调控机制,属于表观遗传学,包括DNA甲基化修饰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阐述了印记基因的基本特征(可逆性、成簇分布、时空性、组织特异性和保守性),其可能的形成机制,为研究动、植物遗传育种奠定了分子基础.

    基因组印记印记基因甲基化H3K27me3

    根际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及在辣椒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邓丹丹周磊高柯丁晨鑫...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种类及作用机制的多样性预示着其在更多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从根际促生菌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在辣椒栽培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PGPR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根际促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根际促生菌促生机制辣椒栽培应用现状

    我国新型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在水稻上的应用进展

    许祥富林明义
    17-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国施用化肥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化学肥料在保证粮食高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化肥的长期施用所导致的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性状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令人担忧,因此,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型肥料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调节作物生长机制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特点,其在现实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前景巨大.主要从我国化肥利用现状和问题、新型肥料的种类和发展现状以及在水稻上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以期为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在水稻生产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新型肥料研究现状水稻应用进展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酒用糯高粱净光合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亚兵彭亚姝李魁印田山君...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酒用糯高粱品种茅粱糯2号在贵州地区栽培时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肥密互作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及品质,为糯高粱田间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酒用糯高粱优质品种茅粱糯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探究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互作对糯高粱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茅粱糯2号的净光合速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交互作用表明,32.4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3B2)处理的产量最高(6371.84 kg/hm2);24.7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2B2)处理下的品质最高,茅粱糯2号的单宁含量最高(2.32%);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7.32%、58.67%、75.9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穗重、千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宁含量呈负相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显著影响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针对贵州地区糯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茅粱糯2号品种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互作以A3B2和A2B2为宜.

    密度施肥茅粱糯2号产量品质

    NaCl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曾泳怡冯梓晴曾晓靖翁丽云...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以常规稻海稻86、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博Ⅱ优15、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广8优2168、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香油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200 mmol/L)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了根长,减少了根数;在较低盐浓度(50或100 mmol/L)下,部分品种的幼苗鲜干重高于对照,高盐浓度(200 mmol/L)显著降低幼苗的鲜干重;此外,以相对盐害率作为水稻发芽耐盐性的评价指标,海稻86的耐盐性达到"极强",博II优15和深两优58香油占的耐盐性达到"强",而广8优2168的耐盐性在4个品种中最弱,属于中等.

    盐胁迫水稻发芽耐盐评价相对盐害率

    富硒抗病黑花生桂花黑1号的选育及优质栽培

    高忠奎蒋菁钟瑞春熊发前...
    30-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培育出高产抗病黑衣花生新品种,填补广西乃至南方花生产区黑花生优良品种空白并形成相应的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广西及华南区域花生产业的发展,以高产抗病果形好的桂花836为母本,以组合桂花30×93-8116杂交后代中单株结果多、产量较高的黑花生品系3H-1①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出抗病富硒高产黑花生新品种桂花黑1号.桂花黑1号属珍珠豆型黑花生品种,在2014—2015年广西特色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4308.75 kg/hm2,比对照增产10.51%;籽仁平均产量2961.3 kg/hm2,比对照增产11.99%;饱果率93.7%,双仁果率82.3%,百果重165.8 g,百仁重63.7 g,出仁率68.8%;粗脂肪含量为52.62%,蛋白质含量为25.31%,硒含量0.14 mg/kg;抗青枯病、锈病和叶斑病;2016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9年4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桂花黑1号是广西首个通过杂交育成的特色鲜食型富硒抗病黑花生品种,适宜在广西及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也可以在我国北方进行推广,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均能种植.

    黑花生桂花黑1号富硒抗病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正科育1号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程宏史海萍魏荣业冯瑞云...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新品种正科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65A为母本、自选自交系4D4C55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90038).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稳产性和较高生产潜力,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东华北同一生态区推广.

    玉米杂交种正科育1号栽培技术选育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粒重关系研究

    左振朋刘西美夏萌刘宁...
    37-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粒重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粒重占生物产量的比重增大,不同年代品种间胚乳细胞数、粒重及生物产量差异显著,从高到低依次均为2000年以来玉米品种、20世纪80—90年代玉米品种、20世纪50—60年代玉米品种.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和灌浆速率在最大生长速率、达到最大生长速率时间、活跃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等因素出现的时间及其长短上存在差异,变化趋势一致.相关分析显示,胚乳细胞增殖与灌浆速率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籽粒胚乳细胞数增殖动态早于籽粒灌浆.现代品种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灌浆速率极显著正相关,影响籽粒灌浆,活跃生长及积累期延长,有利于粒重的提高.

    玉米不同年代粒重胚乳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