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鸡细小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丹谢芝勋李孟罗思思...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诊断鸡细小病毒(chincken parvovirus,ChPV)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ChPV NS基因、H9亚型AIV H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多对引物,并通过一系列不同组合对温度和反应体系的调整试验,最终筛选出2对最佳特异性引物组合,建立了ChPV和AIV二重PCR检测方法用于ChPV和H9亚型AIV的检测.[结果]特异性和敏感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PCR方法特异性良好,可以在一管PCR反应同时检测ChPV和H9亚型AIV.针对ChPV NS基因和H9亚型AIV HA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558和367 bp,其他常见的禽病病原体均未见阳性反应;该法对ChPV和H9亚型AIV的检测下限均为5×104拷贝/μL质粒;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对14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AIV分离测序及ChPV PCR阳性产物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建立的ChPV和H9亚型AIV二重PCR检测方法不仅特异性良好,而且检测的灵敏度高,对ChPV和H9亚型AIV的监测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鸡细小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PCR

    4种高原裂腹鱼类对水流和底质的趋性研究

    姜昊陆波蔡跃平
    117-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异齿裂腹鱼、拉萨裸裂尻、拉萨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对水流和底质的趋性试验,测定4种裂腹鱼感应流速,获得其对不同粒径大小底质的偏好,以期为高原鱼道进口诱鱼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11.3~15.2℃条件下,4种裂腹鱼相对感应流速范围和均值分别为0.26~0.49(0.37)、0.39~0.61(0.45)、0.26~0.46(0.37)、0.19~0.50(0.33)BL/s.异齿裂腹鱼和拉萨裸裂尻趋性在流速为0.07和0.42 m/s时偏好底质粒径为5~7 cm的卵石;拉萨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在流速为0.42 cm/s时偏好底质粒径为9~13 cm的卵石.因此,以这4种裂腹鱼类为主要过鱼对象的鱼道进口设计流速至少应大于0.45 BL/s,使鱼类能感应到进口流速而上溯;将5~13 cm粒径的卵石作为鱼道入口和槽身底部的铺装材料,以达到诱鱼的目的.

    裂腹鱼类感应流速底质趋性诱鱼

    日粮中添加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对肉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何文峰唐钧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600只1日龄的健康肉鸡为研究对象,经过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受试药物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受试药物剂量分别为40、25和5 mg/kg饲料,阳性对照组添加杆菌肽锌预混剂,空白对照组不给药.连续饲喂49 d后,测定相关参数指标并进行评价.其中,基本评价指标包括饲养期间肉鸡的死亡率、体重变化、饲料转化率等.结果发现,供试药物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不大(P>0.05),但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饲喂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组肉鸡的死亡率、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且对肉鸡具有增重作用.综合考虑,1 kg饲料中加入25 mg的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效果最好,为推荐使用药量.

    水杨酸杆菌肽生长性状屠宰性状

    3个线粒体基因在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中的比较分析

    江驰航胡子文王智诚李鑫...
    125-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形态学无法更精准地鉴别部分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因此需要通过分子手段鉴别此类无法直观辨认的东方鲀.该研究以15尾红鳍东方鲀和30尾暗纹东方鲀为材料,使用NCBI上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中3个基因COⅠ、COⅡ、COⅢ保守区域通过Primer 5.0进行引物设计.将45个样品在摸索得到的最适条件下进行扩增并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种间差异并进行碱基组成性分析,得出COⅠ上有9个SNPs,COⅡ上有4个SNPs,COⅢ有10个SNPs,使用MEGA-X进行进化树分析得出,该研究所设计的引物可以有效地鉴别2种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种质鉴定分子标记

    马尾松与黄花倒水莲复合经营技术研究

    夏伟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在现有马尾松林中采取间伐方式释放空间,在林内套种黄花倒水莲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的同时,兼营黄花倒水莲的主要技术是保留上层马尾松450~750株/hm2,选择较高立地等级的林地,采取块状整地,适当使用基肥,加强抚育管理,可以提高黄花倒水莲生长量,而且马尾松单株增长量明显提高,生长环境适宜培育大径材.

    马尾松黄花倒水莲复合经营技术生长状况

    甘肃陇南地区核桃优良单株调查及初步筛选

    辛国汪海郑小平杨亚刚...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陇南地区核桃资源优势以及培育与研发优良单株,通过连续4年对定位的核桃优树跟踪观测,筛选出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核桃优树12株,这些均属于薄壳核桃,3号、4号优树综合品质最优;6号优树为紫仁核桃,核仁风味浓香;8号优树果小壳极薄,仅0.81 mm;9号优树具有穗状核桃的特点;1号优树产量相对最低,但抗晚霜能力最强.此次调查筛选结果可为陇南地区核桃优良品种开发以及核桃育种提供参考.

    陇南核桃优良单株资源调查筛选

    海南省紫薇种质资源调查分类与应用分析

    李栋梁吕德任翁春雨黄赛...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2018年,采用线路普查、重点调查和样株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紫薇天然种质资源和主要栽培品种开展全面调查分类,以期为海南省紫薇资源引种、培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海南已有紫薇属5个种,主要栽培品种11个,其中银薇品种群1个、红薇品种群7个、堇薇品种群1个和洒金品种群2个.紫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海南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紫薇调查分类应用海南省

    新时代中国特色风景园林建设的思考

    管致玮许克福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景园林在现代城乡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实用价值,而新时代强调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这就对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的建设提出了需求.通过对当前风景园林建设现状思考,反思中国园林当前存在的不足,并从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总结新时代历史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归纳出七条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的路径:时代性的开拓追随;中国性的深挖坚守;艺术性的挖掘转译;国际性的开放传播;生态性的科学追求;科学性的合理探索;行业性的效益兼顾.

    新时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风景园林

    不同光照处理对紫鸭跖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钟娟余玮吴仕兰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5%、35%、65%、100%4种光照处理,研究紫鸭跖草的外观形态结构变化和色素含量变化,寻找最适宜紫鸭跖草生长的光照条件.结果表明,分别在光照处理30、60 d时,65%光照下紫鸭跖草形态指标较其他3个光照处理的形态指标好,茎围最粗,单朵花花苞期最短,开花朵数最多,花青素含量最多,叶片为深紫色,其观赏价值较高;而全光照和5%光照下植株生长不好,表明5%和100%光照抑制紫鸭跖草的生长.由此可知,65%光照更适宜紫鸭跖草的生长.

    光照生长特性紫鸭跖草

    福建武平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丁力陈巧贤陈艳丽苏少雄...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福建省武平县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对该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区系特征,可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采用生态学调查技术手段,依照野生植物调查技术规程中的线路法,以蕨类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科属分布区类型为指标,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开展福建武平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武平县共有蕨类植物38科、71属、160种,其中新纪录种有71种,有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鳞毛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凤丫蕨属、毛蕨属为优势属.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个,其中热带分布科比例55.26%;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个,超过50%属均为热带分布,说明该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特征.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发现在中亚热带地区随着纬度的升高,蕨类植物的热带成分减少,温带成分增加.

    蕨类植物植物区系分析分布区类型武平县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