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记忆与国族认同——以白先勇《台北人》为考察中心

    汪睿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北人》具有丰富的内涵, 其中不仅展示了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社会记忆, 同时用不同类型的人物象征不同形式的国族认同。白先勇特殊的出身和漂泊的经历, 加上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 这些因素同时影响着作家创作。本文试从小说题材与主题、人物形象和作家自身三方面入手, 分析《台北人》中社会记忆与国族认同的表现、原因和意义。

    白先勇台北人社会记忆国族认同

    MTI专业发展研究综述——对2007-2017期刊文献的分析

    秦宇辰
    56-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近十一年来MTI专业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经分析发现, 研究主题可分为三类, 分别是MTI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学位论文写作。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性课程以及特色课程,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位论文写作主要包括实践报告、实验报告以及研究论文。通过研究上述问题, 本文旨在为MTI专业发展做一点贡献。

    MTI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位论文写作

    福从何来?——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福乐智慧》

    吴方敏杨晓丽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批评"这一批评理论产生的渊源是20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 关注人类如何能幸福诗意的栖居是该理论的终极使命。作为维吾尔文学经典的《福乐智慧》, 全面而丰富地展示了11世纪喀喇汗王朝的自然、政治、经济、宗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生态文学为视角的解读, 对于了解维吾尔族灿烂的文化, 对于以古观今, 建立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福乐智慧》生态生态批评幸福

    风流千古繁华梦——记《陶庵梦忆》中所载优伶形象的魅力

    钱垠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庵梦忆》是明末文学家张岱记载少年时繁华优游生活的一部小品文集。其中, 有很多关于张岱少年时与众人看戏、演戏以及与优伶交接的叙述, 让读者了解到明末江南戏曲之繁盛状况。特别是其中对形形色色的优伶形象的描写, 更是令人过目难忘。本文将从优伶的艺术魅力、优伶的人格魅力及士大夫与优伶等三个方面出发, 试图梳理展现明末江南优伶的独特魅力与四百年前最后的华夏风华。

    陶庵梦忆张岱优伶戏曲

    精神分析视野下李尔王的疯癫心态

    李雨薇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尔王的悲剧意蕴与其体现的疯癫主题密不可分, 作为主人公的李尔从清醒到疯癫的过程在剧本情节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李尔的这一心路历程体现了其内在精神的变化, 具有深层的心理因素。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泛性欲理论对李尔的内在精神进行分析, 这其中涉及李尔潜意识中力比多的存在状态。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下, 李尔疯癫的原因应当归源为其内在的俄狄浦斯情结与自恋情结得不到合理解决从而引起潜意识中力比多的倒流与固着最终导致的精神失常。

    李尔王疯癫原因俄狄浦斯情自恋

    现代人的危机——从生态批评视域看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

    江明瑶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蒙德·卡佛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对美国短篇小说的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短篇小说简洁的语言下有着丰富的内涵, 而卡佛也多次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生态话题。通过对卡佛的短篇小说集运用生态批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 探究小说中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与精神生态危机, 从这三个层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卡佛不仅揭示了现代社会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 更是通过文字倡导人们回归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雷蒙德·卡佛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启民智必由教育——漫谈《动物庄园》

    吴雨婷
    68-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的作品总能启发读者不同的解读。《动物庄园》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中动物庄园从建立到腐朽, 教育因素始终起到重要作用。教育为动物们推翻农场主奠定了思想基础, 洗脑教育和愚民教育却是动物们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动物庄园》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 在教育方面给予的启示是: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 及时改革, 决不能故步自封。

    动物庄园政治寓言教育视角教育改革

    印第安口述传统与后现代叙事——论厄德里克《爱药》中的叙事策略

    刘相廷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多产且卓有成就的作家, 她在1984年发表的处女作《爱药》中, 讲述了北达科他州印第安保留地三大家族数代人的生活处境。在《爱药》中, 厄德里克使用的叙事策略一方面体现了她对印第安口述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她对后现代叙事因素的运用。厄德里克运用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反映出当代美国印第安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困境, 还是对抗美国主流文化同化的一种策略。

    《爱药》印第安口述传统后现代叙事叙事策略

    迷宫的建筑师——博尔赫斯与其代表作《曲径分岔的花园》

    邹青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迷宫小说是后现代文学创作的一种模式。读者面对的是作家设置的一座座迷宫, 无始无终, 循环往复, 令人无从把握。本文分析了迷宫小说的代表作———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曲径分岔的花园》, 从而探讨迷宫意识在后现代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后现代小说迷宫小说博尔赫特曲径分岔的花园

    童年的宣言,人性的光芒——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赏析

    董芳源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王子》一书以跌宕起伏、别具一格的第一人称叙事模式, 通过"我"和小王子的一次次对话, 运用新颖独特的象征手法,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小王子的胆大、心细、聪颖和睿智, 让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小说极富哲理的语言魅力,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读者。本文从童年和人性的角度, 全面赏析《小王子》的主题意义, 品味《小王子》的表现艺术, 有着独到的审美取向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童年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