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改编研究

    余燕莉
    76-7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便有两种审美体验.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融入作者深刻的个人体验,力图探讨精神创伤的本质;对电影技法的借鉴,使文本具有强烈画面感.而电影则淡化了苦难批判,文化记忆被遮蔽而不是敞开,采取散文化的叙事策略建构起了关于80年代的"异托邦".

    1980年代的爱情野夫霍建起改编跨媒介

    浅论话剧《雷雨》的故事主线和人物塑造——周朴园形象塑造元素

    高翔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戏剧创作中的代表作,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周朴园是话剧《雷雨》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曹禺先生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文章从人物、结构以及剧情等主线分析了周朴园人物特点特征,并分析了周朴园人物塑造手法.

    话剧《雷雨》故事主线人物塑造曹禺

    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形象的艺术魅力

    陈倩倩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神话中最具有典型性的神就是阿波罗,他被称为光明、音乐、预言与医药之神.阿波罗复杂的精神内涵,让他的形象有着独特的魅力.该文从阿波罗的流变与职责,阿波罗与文学、哲学之关系,阿波罗与艺术之关系这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阿波罗形象的艺术魅力.

    阿波罗流变与职责文学、哲学艺术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白蛇形象演化和传播

    嵇晗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自唐代传说雏形形成以来,白蛇传说一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白蛇的形象也不断丰满,白蛇形象的流变不单单是女妖到典范女性的蜕变,这更是社会生活中女性投影,或展现了女性真实的社会生活状况,或寄寓了对女性的理想,而这样的流变中也反映出一种不断丰富的、独立自主的女性观.

    白蛇形象女性主义传播流变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心理——从引诱不成反诬母题谈女性的堕落与反抗

    杨华杰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方文学的一些作品中时常会出现女性对于男性引诱不成便加以诬陷的文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与存在是有着极其深厚的社会原因的.首先,在男权社会中,这类母题模式显然对其统治有利,成功地控制第二性在第一性心中的形象,从而为政治服务,为家教服务.其次,从女性心理层面看,女性的这种行径不能不说明男权社会的压抑使其心理受到扭曲,从而产生了这种反抗、报复手段.

    女性引诱诬陷反抗

    "幸好""好在"的对比分析

    喻国红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副词"幸好""好在"在现代汉语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词,但二者并不等义.本文基于语料库中二者的具体使用情况,拟从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对二者的使用异同做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旨在找出二者的细致差别,以防混用.

    语气副词"幸好""好在"

    中西翻译市场对比研究

    王文舒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国家间贸易、文化、政治往来的密切发展,使中西之间的翻译市场也发展了起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比起西方翻译市场,中国翻译市场在各方面还需进行规范和改善.

    翻译市场发展

    论旅游标识日语翻译之语言功能的实现和针对性的提高

    王贝杨钢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和日本更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交流频繁,首先就体现在旅游业方面.然而,受到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制约,旅游景区标识日语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日语翻译的实用性有待提高.本文拟从实现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出发,以所搜集的各景区指示牌的翻译为例,期望对旅游景区标识日语翻译的语言功能的实现和针对性的提高有所参考.

    人际互动功能旅游日语日语翻译针对性

    阎连科《受活》的文化"着色"与"褪色"——色彩词日译的跨文化阐释

    卢冬丽游衣明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阎连科《受活》的文学创作是作者利用色彩语言的文化着色过程,在日本的译介则是透过语言镜片折射异域文化的再阐释过程.《受活》中色彩词的形式偏离和语义偏离凸显了阎连科的个人诗学特征和中国的区域性、本土性文化.日译本中色彩词的保留、淡化、褪色等策略混合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和日本主流意识形态,是对本土文化的解读与重构,既体现了起点志向的源语文化色彩,又符合目标志向的受众审美情趣.色彩词的文化着色与褪色是阎连科个人诗学和区域性、本土性文化走向日本,在日本多元文化系统中受容的过程,体现了日本多元文化系统对中国文学的尊重和接受.

    色彩词着色褪色文化翻译阐释

    比较中德翻译协会对翻译职业化的推进作用

    刘贝贝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翻译行业对于职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以中德翻译协会的各项职能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协会对于翻译行业职业化进程中的各项作用,以及对推动我国翻译进程化的一些启示.

    翻译职业化中国译协BD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