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敦煌艺术创新应用问题研究——以莫高窟壁画为例

    赵欣梅
    55-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莫高窟壁画艺术作为敦煌艺术的典型代表,其蕴含的审美取向及时代特征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敦煌壁画的创新应用问题探究,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敦煌艺术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为敦煌艺术的再生探寻新的生机。经过历史的发展,莫高窟壁画被赋予了诸多精神内涵,对这些精神内涵的发掘,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敦煌艺术莫高窟壁画创新应用研究

    《战神阿瑞斯》的生态意蕴

    韩飞虎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神阿瑞斯》(Arès)是让·帕特里克·贝内斯(Jean Patrick Benes)执导,欧拉·拉帕斯(Ola Rapace)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影片讲述一位叫瑞达(Reda)的拳击手,为了救家人被迫参与测试一种危险的新型兴奋剂,最终发现并揭露兴奋剂公司的阴谋。借助生态批评理论,特别是精神生态理论来分析该影片,展示影片中城市生态、科技以及人物的精神生态的相互冲突和影响,这正是影片中生态意蕴的体现。

    阿瑞斯城市生态精神生态生态意蕴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审美使命

    何好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朗西埃关于审美和政治共同体关系的理论视角,以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创作实践为例,说明艺术品是其表象从其功用中分离出来的产物,本质是自足的,而艺术品正是通过制造这种与社会政治共同体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来承担其审美使命的。而新的异质一旦介入这个距离,艺术品便会完成其审美的历史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结束其艺术生命。

    第五代电影导演审美政治共同体异质性

    媒体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及语用功能分析

    蒋框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糊限制语在语言交际中,不直截了当地表述事物,往往导致受众对话语含义进行多种不确定的阐释,这类话语结构称为"模糊限制语"(hedges)。模糊限制语运用于新闻语篇中,其作用能有效缓和话语的真实程度及问题范围、保证新闻态度的客观性、实现对新闻话语内容进行间接性评价,从而最大化地增强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让新闻语言表述更加客观、得体。本文重点从语用的角度来对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举例说明模糊限制语在新闻语篇中的积极功能及运用,并对模糊限制语在新闻语篇中的消极影响及规避提出思考。

    新闻语篇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客观性

    浅析湖南辰溪方言的通用量词"条"

    周红叶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词"条"在辰溪方言中使用得比较广泛。本文通过分析通用量词"条"在辰溪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句法形式及功能,揭示通用量词"条"的特点,有助于辰溪方言量词的深入研究。

    辰溪方言通用量词

    语言模因视角下"狗"的词缀化

    陈云
    66-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媒与网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流行语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单身狗"这一新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单身群体提供了自嘲解压的方式,随之也慢慢兴起诸如"考研狗"、"大四狗"、"加班狗"等以"狗"为中心语素的词语。本文拟这一语言现象,从语言模因变异以及模因的语用语法化的角度分析阐释"××狗"语言构式形成的机制与动因,以此更加深入的探析语言的发展。

    "单身狗"语法化语言模因词缀化

    张培基英译汉语AABB式叠词策略总结——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张莉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汉语语言的一种特殊用法,汉语AABB式叠词一直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通过引用和分析大量AABB式叠词的实例,本文基于张培基所翻译的四册中国现代散文,探讨和总结AABB式叠词英译方法和策略,从而认识叠词翻译的基本规则,以期对翻译研究和汉语研究有所帮助。

    英译汉语AABB式叠词张培基

    德语报刊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及语用功能——基于语料库DWDS研究与分析

    常任川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的功能纵观,词语结构、话轮修正的选择与构建具有特定的语用功能。多重语境制约因素下模糊限制语具有语用功能。教学用语、写作体裁、语言水平、母语水平、语用迁移等因素影响德语学习者使用模糊限制语。本文利用德语语料库DWDS,总结和分析了德国主流期刊中情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及倾向,由此归纳出使用语境和语言使用功能。

    德语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语料库统计分析

    隐喻视角下的德语介词意义解读——以um的空间意向图式及语义分析为例

    严佩琦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词由于其一词多义,用法灵活,使用广泛等特征,一直是外语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外语习得研究中,对介词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介词的多样性是其核心空间意义通过隐喻性的扩展而实现的。然而,在德语研究中有关介词的隐喻意义却鲜有人问津。本文基于德语空间介词um的空间意象图式,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惯用表达做出合理解释,并分析其对德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

    德语教学隐喻意象图式词汇介词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董晓华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标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化与过渡,商标翻译中暗含的许多文化现象将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的优劣。本文将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谈谈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现象。首先会对翻译与文化认知从理论层面展开剖析,对文化与商标翻译的内涵展开探析。然后会探讨商标翻译中的基本文化原则,最后会从实例出发谈谈商标翻译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商标翻译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