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半山诗中的梦意象

    于格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界对于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研究成果颇丰,但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却很少受到学者关注.从王安石诗词中梦意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王安石的一生与其诗歌中梦意象融合的过程,是非常具有必要的.梦意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他的诗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从梦意象中汲取养分,也从梦意象中得到慰藉.同时分析了王安石梦意象诗词的文学成就,阐明王安石梦意象的独特魅力.

    王安石梦意向禅宗

    元人胡行简诗歌刍议

    王子瑞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以"多元包容,多元和谐"为时代文化精神.这促进了诗人间的频繁互动及诗歌文化内涵的多元性.胡行简是元代著名文人,但受"文学代胜观"的影响,其诗歌少有人关注.本文分析了胡氏诗歌主题,同时进一步探究其所展现的文化内涵:"风来水面"的冲和诗风,元代文化的多元并生.希望能为尚显薄弱的元代诗歌研究添砖加瓦.

    胡行简元代诗歌元代文化

    论吕碧城词

    赵光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吕碧城的词与其生活的各个阶段紧密相连,早期以才女词闻名于世,稍后,以新女性词而声名鹊起,而其中晚年漫游欧美,旅居海外,以中国传统的文学样式词来叙录海外异域的神话传说,品评其历史人物,描绘其冰川雪山、奇葩异草、名胜古迹等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秀词作,在开拓词境方面,当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吕碧城才女新女性瀛洲词

    中国山水画中的"扁舟"意象阐释

    丁友芳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艺术中,扁舟意象颇为重要,无论是在诗词曲赋、音乐绘画,还是园林设计中,扁舟都是不可忽视的元素.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它已经从一个实用工具变成了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精神寄托的方式.在传统的山水画中,每一叶扁舟的背后,都有着一份心灵或情感的寄托.

    山水画艺术家归渡情渔父情寂灭感

    试论苏童小说的语言风格

    金晓玲
    10-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当代中国文坛久负盛名的作家,苏童小说语言颇具特色.在词语使用上,苏童的小说突出表现为跨感觉使用词语、对熟词变异使用、寻求词语的超句法组合;在修辞方面,比喻、比拟和通感是苏童常用的三种修辞手法,最具个人特色.

    苏童小说词语使用修辞手法

    中国传统神话在网络文学中的重生

    胡笛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走出国门.网络小说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玄幻世界,并已逐步建构出浩大磅礴的神魔谱系,而追根溯源几乎是传统神话在网络文学中的重生.

    神话命名神话原型再现与解构

    林海音"两地"文学风格论

    龙媛媛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海音是大陆知名度最高的台湾作家之一,同时也为两岸文学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企图以林海音先生在北京与台湾两地不同时空体验形成的不同的文学风格为主线贯穿论文始终,阐明林海音的文学创作特质与传承脉络.

    林海音越渡两地文学风格

    试论《说诗晬语》杜甫研究

    张祺昂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说诗晬语》按照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长律的顺序,对杜甫各种诗歌体制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杜甫诗歌风格的评价,作诗方法的解析,杜诗各体的评论,以及杜甫接受皆有涉及,对于我们研究杜诗以及作者的文学观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沈德潜《说诗晬语》杜甫

    许渊冲、王红公之李清照词意境美英译策略对比

    陈静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宋词是一颗光辉夺目的明珠,它一直以优美的语言、雅致的辞藻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本文以研究宋词的文化意境为出发点,以许渊冲、王红公英译李清照词意境美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意境美在二者翻译中的完美体现,加深对宋词意境美的理解,使人们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可以相互贯通融合.

    许渊冲王红公李清照词意境翻译

    从焦虑到顿悟——张翎短篇小说《女人四十》解析

    王卉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翎的短篇小说《女人四十》以络丝在四十岁生日这一天的经历,刻画出了一位中年女性对生活的失望和内心的焦虑.主人公深陷物质与精神匮乏的泥沼中,自叹自怜,一个戏剧性的误会,如平地惊雷,展示了命运可能更为残酷的一面.当误会解除,劫后余生的震动,使她意识到平淡生活的珍贵与美好,从而完成了从焦虑到顿悟的转变.

    《女人四十》焦虑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