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好的尚未诞生》中的现实投射

    聂咏华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伊·奎·阿尔马是非洲杰出的散文体作家,也是第一位描写独立后加纳社会现状的先驱作家,在当代非洲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好的尚未诞生》一文中,他以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不仅塑造了虽生犹死的小人物的形象,点明了独立后加纳腐败的社会现状,还揭示了新的领导人已沦为后殖民时期新的资本利益的输送者,为人们了解独立后的非洲提供了详尽深刻的多元视角.

    阿尔马《美好的尚未诞生》后殖民

    《一朵浮云》的道家思想解读

    刘岩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一朵浮云》描写了爱尔兰知识分子的贫苦生活,展现了爱尔兰人的精神危机,通过意识流写作手法,探讨了弥漫于都柏林的精神瘫痪,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理想和希望的毁灭.乔伊斯苦苦寻找解决危机的途径,但一无所获,而东方道家哲学中"顺世"、"游世"和"超世"的思想恰恰为审视小说中的精神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

    詹姆斯·乔伊斯一朵浮云精神危机道家哲学

    《小王子》的现代主义阐释

    王文婷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的头40年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新理论的提出,世界战争的爆发等,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动摇了传统价值观的根基.人们开始重新探求生存之道,寻找出路.《小王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作品以"成人童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对于当时社会的看法和人生感悟.作品透出浓厚的"现代主义"气息.首先,体现在"存在主义"思想的表达上.作者认为人通过选择从"自在的存在"到"自为的存在",他提出"爱是一种责任"的观点,表明人的幸福不是在自由之中,而是在责任的承担之中.其次,作者提出"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的观点,同时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忘记自己是谁,要保持那颗"初心".最后,作者通过大量的象征,表达了"远离异化,回归本真"的愿望.希望人们可以建立关系,通过"驯养",打破异化,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象征

    《欲望号街车》中合作原则的违背

    何潇潇
    58-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的不朽之作,这部作品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将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文本结合起来,分析文本中人物是怎样通过违背合作原则的准则来达到对话的目的的.

    《欲望号街车》合作原则违背

    创伤视域下的莫里森小说《家园》

    吕国秋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具有延迟性和强迫重复的特征,受创主体在面对创伤时一般要经历规避、复现和克服这三个阶段.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园》中,主人公弗兰克在遭受了个体、战争和种族创伤后,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最后,弗兰克通过回归黑人团体,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创伤对自己的伤害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创伤《家园》强迫重复

    英汉颜色词对比与翻译

    雷冬娟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色词汇不仅包含着其本身的含义,还有很多隐含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英汉颜色词之间的对比和翻译,进一步的了解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对不同颜色的理解与运用,以减少翻译实践中的障碍,也可以避免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英汉颜色词对比翻译

    隐喻映射角度下的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及其汉译研究

    严榈琴周绵绵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隐喻映射理论,借助权威语料,研究了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及其汉译.通过分析隐喻映射的过程,可以知道始源域的部分特征如行为、天性、能力等映射到了目标域里,这些部分特征的映射为英语动物名词汉译提供了参考依据.做该项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名词名转动产生的意义,同时能为翻译这些动用后的名词给予启示.

    隐喻映射名转动英语动物名词汉译

    从传播学看电影《朗读者》在我国两岸三地译名的差异

    徐艳洁赵亚珉
    68-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影片被引进中国,片名的翻译直接影响到影片在国内的传播效果.从理论上说,电影译名应该既能表达出其内涵,又能引起观众的观影欲望.《朗读者》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就有不同的译名:《生死朗读》《读爱》《为爱朗读》等.本文将从影片的主题进行切入,结合《朗读者》在三地的不同译名,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探讨传播者、传播机制与受众对外国影片篇名翻译的影响.

    《朗读者》传播生死爱情翻译

    技、情、艺的美丽传奇——粤剧三戏说

    刘婷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拥有四百年历史的粤剧是一个具有极强包容性的剧种.她融南北戏曲艺术为一体,将梆子、二簧声腔与粤方言音韵予以完美的结合,多样而独特,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三戏创作活在当下,应对市场,化用程式,提炼程式,将粤剧引向年轻观众和都市群体,固守传统而又开拓创新.

    技、情、艺粤剧三戏说

    试论香港电影"北上逃难"

    高起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电影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云蒸霞蔚之后,走向了衰落.20世纪以来,香港电影行业现状及前景不容乐观,功利化严重,缺乏创新的精神内核,国外电影的竞争,审核制度的相对严格,影视明星外流严重等,许多著名导演和演员纷纷"北上逃难"都促使香港电影走向了下坡路.

    香港电影辉煌衰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