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

张学军

月刊

1000-1492

aydxb@vip.163.com;aydxbsg@163.com

0551-5161192、5161103

230032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 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 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 aydxbxhg@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充褪黑素的人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技术在COH周期中的应用

    任宇韩星星张琦琦刘璐...
    983-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同一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周期中,体内成熟与改良技术体外培养成熟(IVM)的卵母细胞的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临床结局,探讨补充褪黑素的IVM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59例患者在COH周期中的920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ICSI)处理,同时收集同周期中1 283个未成熟卵母细胞,在添加褪黑素的改良IVM培养基中培养成熟后行ICSI处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助孕技术与改良IVM技术这两种方式,对辅助生殖治疗的助孕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与从COH周期中收集到的行常规IVF/ICSI处理的成熟卵母细胞相比,经改良IVM技术促成熟的卵母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较低。但经胚胎移植后,两种方式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的临床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足月产率、婴儿体长、新生儿Ap-gar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M可以提高从COH周期中回收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卵子利用率,改善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的妊娠结局。

    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技术体外受精控制性超促排卵妊娠结局

    生长激素预处理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周海燕吴彩云黄德焕郝燕...
    98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整倍体的改善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助孕的134例患者,其中30例行自身对照,104例行组间对照。根据是否添加GH分为GH预处理组和GH非预处理组,GH预处理为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前行4~6周的GH 2 U/d皮下注射,Gn启动日剂量加倍直至扳机日,GH非预处理为未用过GH处理。前次PGT-A周期失败后一年内再次行PGT-A时予GH预处理构成自身对照组。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基本情况、囊胚情况及助孕结局。结果 无论组间对照还是自身对照,GH预处理后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卵巢敏感指数(OSI)、获卵数、MII卵数、2PN数、2PN受精率、可利用卵母细胞率、活检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整倍体囊胚率、至少一个整倍体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预处理后的Gn总量、Gn天数、嵌合体囊胚数、嵌合体囊胚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H预处理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有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H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行PGT-A患者的整倍体数和整倍体率,并有改善妊娠结局的趋势。

    生长激素预处理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整倍体妊娠结局

    巨噬细胞特异性TDO2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

    董伟波陈悦兰王燚程梦...
    994-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TDO2调控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巨噬细胞特异性TDO2基因敲除(TDO2flox/flox Lyz2-iCre+)小鼠。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验证小鼠巨噬细胞中TDO2敲除效果;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要组织器官是否存在自发病变。结果 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flox扩增产物长度在407 bp或408 bp处仅有一条条带且 Cre扩增产物长度在543 bp处有一条条带的小鼠即为TDO2flox/flox Lyz2-iCre+小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TDO2flox/flox小鼠相比,TDO2flox/flox Lyz2-iCre+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中TDO2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TDO2flox/flox小鼠相比,TDO2flox/flox Lyz2-iCre+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BMDMs中TDO2表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与TDO2flox/flox小鼠相比,TDO2flox/flox Lyz2-iCre+小鼠肝脏、脑、肾脏和脾脏组织内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 成功构建TDO2flox/flox Lyz2-iCre+小鼠,为后续深入研究TDO2调控巨噬细胞活化在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提供更加精准的实验动物模型。

    TDO2特异性基因敲除巨噬细胞基因型鉴定Cre-loxP

    小鼠CTSK敲降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何静禚鑫喆邹欣雨王梦凡...
    1001-1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小鼠组织蛋白酶K(CTSK)基因的敲降重组腺相关病毒(AAV-shCTSK),检测AAV-shCTSK在小鼠体内的敲降效率,及其对脂肪组织脂质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阴性对照组(NC)及CTSK的shRNA引物,退火后插入到骨架载体中,挑选克隆并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经纯化后,利用转染试剂PEI将构建好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包装质粒和辅助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进行腺相关病毒包装与扩增,得到AAV-shNC以及AAV-shCTSK。利用脂肪组织原位注射将AAV病毒注射入小鼠附睾脂肪组织,2周后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鼠脂肪组织中 CTSK蛋白的表达量及HE染色检测脂肪组织中脂滴大小。结果 成功获得AAV-shNC以及AAV-shCTSK腺相关病毒。原位注射AAV-shCTSK的小鼠脂肪组织中CTSK成功敲降,脂肪组织中白色脂肪细胞显著变小。结论 小鼠CTSK的敲降腺相关病毒构建成功,脂肪组织CTSK敲降引起脂肪组织中脂质含量减少。

    CTSK腺相关病毒脂肪组织原位注射

    棕榈油酸在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焦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云权段宗刚鲍海龙王清腾...
    1006-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棕榈油酸(POA)对心肌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棕榈油酸处理组(HR+POA)、溶剂无水乙醇(ET)对照组(HR+ET);采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Hoechst33342/PI双染和乳酸脱氢酶(LDH)试验检测心肌细胞焦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释放量,q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分子NLRP3、ASC、Caspase-1、GS-DMD、1L-1β及IL-18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HR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POA干预,POA浓度在25~100 μmol/L时能增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活力;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与对照组相比,HR组中 NLRP3、ASC、Cleaved-caspase 1、GSDMD-N、IL-Iβ 及 IL-18基因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Hoechst33342/PI心肌细胞染色阳性百分比增加(P<0。05),且LDH、IL-Iβ及IL-18 释放增加(P<0。05);100 μmol/L POA 干预后,与 HR+ET 组相比,HR+POA 组中 NLRP3、ASC、Cleaved-caspase 1、GSDMD-N、IL-Iβ及IL-18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Hoechst33342/PI心肌细胞染色阳性百分比降低,且LDH、IL-Iβ及IL-18水平降低(P<0。05)。结论 棕榈油酸可能通过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棕榈油酸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细胞焦亡炎症

    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免疫和肿瘤微环境的价值

    李寅臻农卫霞张眉芮东升...
    1013-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差异预后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并探索其在AML中的预后情况以及在免疫和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作用和相关性。方法 利用从TCGA、GEO和UCSC 3个主要数据库下载的AML临床、转录组、基因组和拷贝数数据,并从已发表的研究中收集Cuproptosis基因,从多组学的角度,通过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Meta分析和二次分型,研究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在生存、免疫、肿瘤微环境、干细胞相关性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作用。结果 1个Cuproptosis基因被鉴定为AML的差异预后基因和5个通过影响Cuproptosis进而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特征基因,并建立了预后模型。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线粒体活性、氧化还原酶和能量代谢。在免疫方面,巨噬细胞MO、中性粒细胞、活化记忆CD4 T细胞和Tregs与风险评分呈正相关,巨噬细胞M2、静息肥大细胞、辅助滤泡T细胞和记忆B细胞与风险评分呈负相关;在肿瘤微环境方面,低危组的免疫细胞评分低于高危组,并且在总评分中,低危组的肿瘤微环境得分同样低于高危组,说明高危组的肿瘤纯度低于低危组;然而,干细胞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共有14种药物对治疗AML敏感。结论 通过构建AML预后模型,显示AML中的差异预后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与免疫和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

    Cuproptosis急性髓系白血病差异基因免疫浸润肿瘤微环境

    METTL3介导的m6A甲基化调控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

    王建丰余慧林余又新宋均辉...
    1023-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基化转移酶3(METTL3)介导的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脂多糖(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进行体外培养,使用50、125、250、500、1 000、2 000 ng/ml 的 LPS 干预 HUVECs 24 h,应用 Real-time PCR检测METTL3 mRNA的表达;选用500 ng/ml的LPS干预HUVECs 24 h,检测m6A甲基化水平,应用细胞通透性实验检测细胞通透性,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间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 和 VE-caher-in)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METTL3过表达稳转细胞株,检测METTL3过表达时内皮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及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抑制HUVECs METTL3 mRNA表达,使得内皮细胞m6A甲基化下调,细胞通透性升高,细胞间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 和 VE-caherin)mR-NA 和蛋白表达下降;当METTL3过表达时,内皮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增强,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得以改善。结论 METTL3介导的m6A甲基化能够改善脓毒症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

    脓毒症m6AMETTL3内皮细胞通透性脂多糖

    miR-19a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抑制血管瘤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汪帆吴瑶方林森曹东升...
    1029-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婴儿血管瘤(IHs)中miR-19a是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相互作用,影响血管瘤干细胞(HemSCs)的增殖、迁移和脂肪生成。方法 从IHs标本中分离、筛选和培养HemSCs,免疫组织化学鉴定IGF-2R在HemSCs中表达。用miR-19a模拟物和抑制剂对HemSCs进行转染,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qRT-PCR和免疫印迹相关实验验证miR-19a对于HemSCs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miR-19a抑制剂处理的Hem-SCs增殖与迁移速度显著增加,miR-19a过表达显著抑制IGF-2诱导的细胞迁移和增殖(P<0。05)。结论 miR-19a可能通过靶向IGF-2R抑制HemSCs的增殖、迁移和脂肪生成。

    血管瘤干细胞微小RNAIGF-2R增殖迁移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大鼠子代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雅玮程媛媛许敏黄大可...
    1035-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实验性甲减妊娠大鼠模型的建立,初步探讨妊娠期甲减和药物干预对大鼠子代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甲减组(PTU组),采用丙硫氧嘧啶(PTU)建立甲减模型,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雌鼠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指标差异。造模成功后与雄鼠合笼交配,将甲减组孕鼠再随机分为孕期未干预组(Ⅰ组)、孕早期干预组(Ⅱ组)和孕中晚期干预组(Ⅲ组)。通过莫里斯水迷宫(MWM)实验测试仔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仔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成熟神经元核蛋白(NeuN)和突触相关蛋白(SYN)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PTU组雌鼠较CON组TSH显著增高、FT4显著减低(P<0。05)。②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各组仔鼠到达平台的躲避潜伏期均表现逐渐缩短。第5天,Ⅰ组仔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较CON、Ⅱ、Ⅲ组明显延长(P<0。05);Ⅱ、Ⅲ组与CON组变化不大(P>0。05)。③空间探索阶段Ⅱ组仔鼠的滞留时间与Ⅰ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Ⅰ组的仔鼠穿越平台次数与CON、Ⅱ、Ⅲ组有明显差异(P<0。05)。④各组仔鼠海马组织HE染色和尼氏染色无明显差异。但与CON组相比,Ⅰ、Ⅱ、Ⅲ组仔鼠海马组织NeuN、SYN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大鼠子代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孕期不同阶段干预对子代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干预越早,对认知功能的损伤越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子代海马体认知功能

    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

    王宁薇张聪刘刚余跃...
    1040-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PN+Rh-PEG NPs(NRP)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首先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嵌段共聚物,再通过水相法合成PEG修饰的铑纳米颗粒,并通过超声混匀制备预混液后升温合成负载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RP。对其进行表征和催化性能验证。利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对铑纳米颗粒和复合水凝胶NRP进行形貌表征。用热成像仪检测复合水凝胶NRP的光热性能,然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和活-死细胞染色法观察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后,使用MTT和血液相容性测试验证其生物安全性。结果 成功制备出粒径约为10 nm的铑纳米(Rh-PEG)。在冷冻扫描电镜下复合水凝胶显示多孔结构,铑元素均匀分布在复合水凝胶内部。在激光功率1W/cm2的808 nm近红外光(NIR)照射下,80 µg/ml的NRP生成活性氧(ROS)的能力是纯水凝胶(NPN)的19。6倍(P<0。05);光照条件下,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率高达96。8%。在激光功率1 W/cm2 的 808 nm NIR 照射下,5 min 内 80 µg/ml 的 NRP 能够升温至58。9℃。MTT结果显示,40 µg/ml的NRP在1 W/cm2的808 nm NIR照射后,BxPC-3细胞存活率最低,仅为14。8%。活-死细胞染色结果证明,与不使用808 nm NIR照射比较,光照下40μg/ml的NRP的细胞杀伤作用更强。结论 均匀包载铑纳米颗粒的复合水凝胶NRP有效地增强对胰腺癌BxPC-3细胞的杀伤效应。

    铑纳米颗粒水凝胶活性氧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