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何依珊苏静洪庆
    269-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574-3p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PTX)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根据细胞转染情况分为未转染组、miR-阴性对照(miR-NC)组和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细胞增殖情况(未转染组设置亚组:空白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色素框同源物2(CBX2)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BX2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对各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不同浓度紫杉醇(0.05、0.15、0.45、1.35、4.05、8.10μmol/L)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生长抑制作用均高于对照组与miR-NC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中CBX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0.05);Transwell检测及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2.10μmol/L紫杉醇作用下,miR-574-3p过表达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低于未转染组和miR-NC组(P均<0.05).结论 miR-574-3p可能通过下调CBX2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紫杉醇miR-574-3p色素框同源物2药物敏感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周巾张英杰张翠杰李亚光...
    275-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产后出血(PPH)患者并发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接收的79例UAE治疗的PPH患者作为UA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结扎术(UAL)治疗的78例PPH患者作为UAL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妊娠围生期妊娠结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产后出血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UAE组术中失血量[(959.70±203.15)mL]、止血时间[(30.59±5.81)min]、住院时间[(7.33±1.58)d]、产后月经恢复时间[(72.14±16.42)d]均少于UAL组,产后首次月经量/妊娠前平均月经量(1.13±0.35)多于U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L组术后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雌二醇(E2)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术前增高(P<0.05),两组术前后AMH、E2、FSH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组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0%和5.06%,均低于UAL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是产后出血治疗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两组再次妊娠者瘢痕部位妊娠、自然流产、前置胎盘等围产期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UAL相比,UAE对PPH患者的止血更迅速,月经恢复时间更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再次妊娠者围生期妊娠结局方面,两种止血方式未见差异.

    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产后出血并发症再次妊娠妊娠结局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预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于芳翟晓娜张连英刘弘扬...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预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271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8)和未发生组(n=24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NRI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年龄、术中输血例数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白细胞、肌酐、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均高于未发生组,GNRI、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术中出血量高、GNRI低、手术时间长及血红蛋白水平低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NRI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结论 GNRI是影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营养状况并发症

    宫颈脱落细胞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任玉峰王兆辉段秀芳徐娜...
    285-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脱落细胞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宫颈癌疑似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作为实验标本,检测E6/E7 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并行HPV分型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其中140例纳入宫颈癌组,128例为非宫颈癌组.并对268例患者进行HPV分型,高危型HPV组212例,低危型HPV组15例,低危混合型HPV组41例,记录宫颈癌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单项和联合对检测宫颈癌与HPV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非宫颈癌组,高危型HPV组患者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低危型及低危混合型H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5%CI:0.187~0.836)、孕次≥3次(95%CI:1.079~1.625)、初次性生活时间<18岁(95%CI:1.075~1.6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95%CI:1.058~1.782)及HPVE6/E7 mRNA阳性(95%CI:1.251~2.049)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35~65岁)(95%CI:1.134~1.436)、孕次≥3次(95%CI:1.346~2.472)、性伴侣≥3个(95%CI:1.526~2.386)、阴道分泌物异常(95%CI:1.021~1.778)及HPVE6/E7 mRNA阳性(95%CI:1.216~1.920)是高危型HPV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孕次、初次性生活时间、SCC及HPVE6/E7 mRNA多项联合检测宫颈癌的AUC为0.826,高于单项检测(P<0.05).年龄、孕次、性伴侣、阴道分泌物及HPVE6/E7 mRNA联合检测高危型HPV的AUC为0.880,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HPVE6/E7 mRNA阳性是宫颈癌和高危型HPV共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HPVE6/E7 mRNA的多项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宫颈癌与HPV分型的准确性.

    宫颈癌脱落细胞E6/E7mRNAHPV感染

    超声参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预测价值

    张涛翟爱丽李晶培樊晓然...
    2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超声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中大出血者记为观察组(35例),出血量少者记为对照组(85例).检测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并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指标及HCG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合超声参数的logistic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分级、病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为(31.58±3.89)cm,较对照组大,残余肌层厚度为(0.98±0.23)cm,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较大、残余肌层较薄及血流分级为3级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88~0.97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88.24%.结论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病灶大小、残余肌层厚度及血流分级等超声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

    瘢痕妊娠超声参数预测价值大出血logistic回归模型

    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颌骨变化及垂直向控制

    赵梦丽陈精诚程志恒刘昕...
    295-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无托槽隐形器治疗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评估该矫治器对牙齿垂直向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结束的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隐形矫治病例32例,均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案.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18项牙颌硬组织、6项面部软组织指标,对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治疗后上下颌骨角度指标中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夹角(SNA)增加,差异无统学意义;蝶鞍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SNB)增加,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ANB)、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夹角(MP-FH)、颌平面角(OP-SN)、Y轴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切牙牙体长轴与前颅底平面交角(U1-SN)、下中切牙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交角(L1-MP)减小,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交角(U1-L1)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距测量中后面高(S-Go)、下颌体长度(Go-Pog)均增加,后面高与前面高比值(FH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切牙与上下第一磨牙均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指标中上唇凸点到E线的距离(UL-EP)、下唇凸点到E线的距离(LL-EP)、软组织面角(Ns-Pog'-FH)、面凸角(Ns-Sn-pog')、Z角均减小,鼻唇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前牙转矩及垂直向高度控制良好,颌平面减小,下颌骨可实现逆时针旋转,有利于改善Ⅱ类磨牙关系,侧貌改善明显.

    隐形矫治器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垂直向控制

    《安徽医学》对来稿中基金项目的相关要求

    《安徽医学》编辑部
    299页

    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观察

    李峻岭王侠常沙刘伦...
    300-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的50例(100眼)来检人员头颅CT扫描图像资料,分别在软组织窗和肺窗观察其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泪囊的影像,根据泪囊类型和形态分为4组:泪囊空气充盈组(31眼)、泪囊空气半充盈组(20眼)、泪囊半封闭组(16眼)、泪囊全封闭组(33眼),比较各组泪囊形态的变化.结果 泪囊空气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泪囊空气半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轴位上部泪囊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弧形;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裂隙形.泪囊半封闭组软组织窗冠状位上部泪囊为空气密度影,下部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泪囊腔消失.泪囊全封闭组软组织窗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消失.下部泪囊腔横截面由椭圆形变为裂隙形或消失可能原因是下部泪囊外侧壁向鼻侧移位;泪囊软组织密度影范围扩大,而空气密度影范围减少或消失可能原因是眶内软组织向鼻侧移位,正常泪囊CT图像中软组织密度影的来源是眶内软组织.结论 正常泪囊的形态可能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不停变化的过程中;眶内软组织压力可向鼻侧推动,进而改变下部泪囊形态.

    计算机断层扫描泪囊泪道泪液引流

    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石林新俞军卫廖国权高升...
    304-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骨二科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固定方式均为聚髌器固定.根据术中骨折复位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和对照组(采用钳夹、克氏针维持复位)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4~18个月,平均(12.23±4.50)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骨折再移位、聚髌器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吸收双股线荷包缝合法结合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更利于术中复位骨折,减少手术时间,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荷包缝合法髌骨粉碎性骨折镍钛合金聚髌器

    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预后价值

    王长江许卫国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联合检测在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检查健康的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CEA、IFN-γ、IL-8水平;对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预后的肺癌患者血清CEA、IFN-γ、IL-8水平进行比较;所有患者随访5年,记录其生存情况,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56例)和预后不良组(24例);比较不同血清CEA、IFN-γ、IL-8水平患者的5年生存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IFN-γ、IL-8对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IFN-γ、IL-8水平变化.结果 肺癌组血清CEA、IL-8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Ⅲ期患者比较,TNM分期Ⅳ期患者血清CEA、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EA高水平患者相比,CEA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与IFN-γ高水平患者相比,IFN-γ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与IL-8高水平患者相比,IL-8低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血清CEA、IFN-γ、IL-8评估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17(95%CI:0.713~0.921)、0.818(95%CI:0.727~0.910)、0.781(95%CI:0.654~0.907),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7(95%CI:0.843~0.990).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CEA、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CEA、IL-8水平比治疗前低,IFN-γ水平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CEA、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指标.

    肺癌癌胚抗原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