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学
安徽医学

高开焰

月刊

1000-0399

ahyxzz@163.com

0551-62827688;62811309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安徽医学/Journal Anhui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综合性医刊,主要介绍本省在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新成果、新发现、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提高全省医学发展水平,增进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是中、高级医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HOTAIR靶向miR-17-5p/TXNIP对狼疮性肾炎进展的机制研究

    王艳段玮刘倩倩魏丽...
    939-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LncRNAHOTAIR)靶向miR-17-5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对狼疮性肾炎(LN)进展的机制.方法 取60只MRL/lp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LncRNAHOTAIR敲低组、miR-17-5p agomir组、阴性对照组和LncRNAHOTAIR敲低+miR-17-5p antagomir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C57BL/6J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免疫器官指数;以HE染色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A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双链DNA(dsDNA)、免疫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LncRNAHOTAIR、miR-17-5p及TXNIP表达.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LncRNAHOTAIR对miR-17-5p、miR-17-5p对TXNIP的靶向调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发生严重病理损伤,胸腺指数、脾脏指数、miR-17-5p表达降低(P<0.05),尿蛋白浓度、血尿素氮(BUN)、血清抗dsDNA及IgG、IL-6、MCP-1、TNF-α、肾组织LncRNAHOTAIR及TXNIP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Ln-cRNAHOTAIR敲低组、miR-17-5p agomir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胸腺指数、脾脏指数、miR-17-5p表达升高(P<0.05),尿蛋白浓度、BUN、血清抗dsDNA及IgG、IL-6、MCP-1、TNF-α、肾组织LncRNAHOTAIR及TXNIP表达降低(P<0.05).下调miR-17-5p可减弱敲低LncRNAHOTAIR组对模型组小鼠各指标的作用.结论 敲低LncRNAHOTAIR可通过上调miR-17-5p而降低TXNIP表达,进而减少LN小鼠免疫炎性因子产生,增强其免疫功能,抑制体内炎症发生发展,最终减轻小鼠肾组织损伤并改善其肾功能.

    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miR-17-5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狼疮性肾炎机制

    DNMT3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分析

    蒋梦龙郑丽云葛威康宁宁...
    946-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肺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使用IHC和蛋白质印迹实验(WB)检测并分析DNMT3a在41例患者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揭示DNMT3a与肺腺癌患者预后关系.慢病毒介导SK-LU-1和A549细胞系过表达或敲低DNMT3a,通过IHC、WB、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RT-PCR)、DNMT3a抑制剂实验观察DNMT3a对蜗牛家族转录因子(Snail)表达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低DNMT3a对肺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DNMT3a高表达对比DNMT3a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MT3a和Snail在肺腺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相比均高表达(P<0.01),且DNMT3a和Snail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2,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DNMT3a的SK-LU-1细胞中Snail表达上调并增加了肺腺癌细胞的迁移数量(P<0.01),敲低DNMT3a的A549细胞中Snail表达下调并减少了肺腺癌细胞的迁移数量(P<0.01).结论 DNMT3a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DNMT3a通过上调Snail的表达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

    肺腺癌甲基化转移酶3a蜗牛家族转录因子迁移上皮间质转化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社交回避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蒋颂陈先文
    95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社交回避状况与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不同认知领域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3年3~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8例中晚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评估,并按SAD得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PD伴社交回避及苦恼组(SAD组,n=29)和PD不伴社交回避及苦恼组(NSAD组,n=29).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数字广度测验(DST)和综合连线测验A(TMA)、测验B(TMB)、额叶功能评价量表(FAB)、语义流畅性(CVF)和语音流畅性(PVF)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分别比较SAD组和NSAD组以上认知功能测验的差异性,分析各项认知测验得分与SAD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SAD组受试者的MMSE、DST逆序、TMA、TMB、FAB得分显著差于NSAD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SAD得分与MMSE、AVLT-8得分、DST逆序、FAB得分呈负相关(r=-0.502、-0.350、-0.542、-0.432,P<0.05),与TMA、TMB用时呈正相关(r=0.543、0.626,P<0.05).回归分析提示,SAD得分、受教育年限是不同认知测评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中,社交回避状况是认知水平下降的风险因素,且突出表现在注意、执行能力下降方面.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社交焦虑注意执行能力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晚期CRC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汪进罗洁游娟胡莹...
    959-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救治的118例CRC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用药方案不同,分为FOLFIRI组(FOLFIRI方案,n=56)和联合组(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n=6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并分析其安全性和生存结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FOLFIRI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和血清相关因子[MMP-9、TIMP-1、E-cadherin]水平低于FOLF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皮疹、腹泻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8个月的累计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2、16、24个月OS、PFS均高于FOLFI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与FOLFIRI方案的联合治疗在对晚期CRC的疗效改善方面显现优势,可改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血清MMP-9、TIMP-1、E-cadherin水平,同时可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

    西妥昔单抗FOLFIRI方案晚期结直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上皮型黏附素

    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胆囊炎及对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立坤董彩丽顾春芳杨淑红...
    964-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胆囊炎(AC)及对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于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AC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生长抑素+血必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改变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前清蛋白(PA)等肝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s-CRP、PCT、TNF-α及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血必净联合治疗AC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保护肝功能,促进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生长抑素血必净急性胆囊炎肝功能炎症因子

    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孙波周方薛福敏李小芹...
    969-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3例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内镜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3例腐蚀性食管炎的患者资料,根据内镜诊断分级分为0~1级组(n=16)和2~3级组(n=47),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3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口唇红肿糜烂,占52.38%(33/63);食管炎损伤程度处于0级4例,1级12例,2a级27例,2b级18例,3级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居住地、误服腐蚀性物质性质、误服量及误服腐蚀性物质浓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OR=1.635,P=0.029)、居住地为城市(OR=2.302,P=0.001)、误服碱性腐蚀性物质(OR=7.265,P=0.001)、误服量>5 mL(OR=3.274,P=0.035)、误服高浓度腐蚀性物质(OR=4.552,P=0.017)是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分级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腐蚀性食管炎以食管浅表溃疡形成为主要表现;年龄≤3岁、居住地为城市、误服碱性腐蚀性物质、误服量>5 mL以及误服高浓度腐蚀性物质是儿童腐蚀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

    儿童,腐蚀性食管炎内镜特征危险因素

    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文俊汪睿雷宇程怀东...
    974-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NSCLC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使用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33),仅行三代EGFR-TKIs单靶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期后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期治疗后血小板(PLT)及D-二聚体(D-D)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脑转移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69,P=0.014,95%CI:1.616~3.689),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是影响OS的保护因素(HR=0.464,P=0.007,95%CI:0.265~0.813).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时,可提高合并敏感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并延长此类患者的OS,可能对血凝指标产生影响,但并未产生相关不良事件,不影响患者预后.

    安罗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凝血指标

    IVF/ICSI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临床结局的分析

    刘程胡美红乔宗惠吴丽敏...
    981-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多种方式探讨减胎术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生殖遗传中心实施减胎术的169例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移植时期分为新鲜周期组(70例)和冻融周期组(99例),根据不同减胎时机分为孕中期减胎组(13例)和孕早期减胎组(156例),根据不同保留妊娠胎数分为保留双胎组(80例)和保留单胎组(89例),根据不同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型多胎妊娠组(110例)和复杂型多胎妊娠组(59例).分析不同移植时期、不同减胎时机、不同保留妊娠胎数及不同绒毛膜性质对孕妇流产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出生孕周、早产率等的影响.结果 新鲜周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2513.30±618.47)g低于冻融周期组(2903.66±590.60)g,新鲜周期组的新生儿低体质量出生率(43.96%)高于冻融周期组(2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组的早产率、低体质量出生率与孕中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单胎组的早产率(15.00%)、低体质量出生率(11.25%)、出生孕周(39.25±1.48)周、新生儿体质量(3100.13±600.57)g均优于保留双胎组的早产率(54.41%)、低体质量出生率(44.03%)、出生孕周(36.56±2.50)周、新生儿体质量(2521.27±546.15)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型多胎妊娠组的早期流产率(6.78%)高于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型多胎妊娠组(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妊娠将获得更好的新生儿出生结局.

    多胎妊娠减胎术体外受精减胎时机绒毛膜性质

    干燥综合征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

    杨艳程莲戚庭月
    986-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欧美国际联盟(AECG)诊断标准分成两组,SS组(n=64),非SS组(n=30).通过二维超声及VTIQ的检查,研究两组患者的颌下腺和腮腺剪切波速度(SWV)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SWV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探究SWV诊断SS的价值.研究涎腺SWV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颌下腺及腮腺S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颌下腺中,SWV诊断S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和83.3%,AUC为0.866(95%CI:0.764~0.969);在腮腺中,SWV诊断S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3%和76.7%,AUC为0.867(95%CI:0.779~0.956).抗SSA/SSB抗体阳性患者的颌下腺及腮腺SWV值较阴性患者的高,唇腺活检结果阳性患者的颌下腺及腮腺SWV值较阴性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涎腺VTIQ技术在SS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涎腺SWV值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有关.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干燥综合征颌下腺腮腺

    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短期脏器功能改善效果

    刘冰高晴云刘海渊张成鑫...
    990-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策略,灌流组在此基础上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同步血液灌流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转机时间、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超滤、尿量、术中输血量)和临床实验室指标(术前、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改善效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TAAD术后短期肝功能改善和恢复.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血液灌流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