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王键

月刊

1672-7134

cjtcm@163.com

0551-2821750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中医药临床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医大师周仲瑛守法守方辨治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案经验管窥

    刘颖江珊补娟娟周崇怡...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周仲瑛教授辨治三叉神经痛验案 1 则,患者面部疼痛呈火热感、肿胀不舒,辨病机为风火上炎、痰瘀阻络,治以祛风清热、化痰消瘀,方用牵正散、芎芷石膏汤加减化裁.总结出周老辨治思路为:病机以风火痰瘀为要;治法恒常,随症增减;透析病机,用药精准.前后9年总计4个阶段的治疗均守法守方,体现同一病症核心病机的相对稳定性,据此施治具有可重复性,为中医临床的可实践性提供可靠依据.

    三叉神经痛周仲瑛验案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徐经世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宫颈癌经验

    闫可可张鑫李崇慧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属于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的范畴,以往医家多认为其病机是正虚邪实,治疗以扶正驱邪为主.国医大师徐经世通过以往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为宫颈癌产生的病因在于外感HPV病毒,长久而致任带二脉失去约束,其本在于正气亏虚,肝脾肾功能失调,其标为湿热、瘀毒,属本虚标实证,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机体正气,畅调气血,扶助阳气,祛除实邪,使人体正气复常,行则有序.徐经世遵"理脾宗东垣,和胃效天士"之旨,根据肿瘤的病理特点创扶正安中汤,随证加减而治,为临床诊治宫颈癌提供了一定思路.

    扶正祛邪宫颈癌徐经世

    查安生从伏邪论治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经验

    段莹莹查安生金春春兰彩霞...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伏邪作为潜藏体内,过时发病的病邪,论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慢性疾病疗效确切.作为最顽固的慢性致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可引起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然而由于多种因素,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率也明显增加,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成为相关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查师认为难治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与伏邪致病特点相似,并基于伏邪理论指出其基本病机及治疗策略,临床获效甚佳.

    伏邪RHPI相关性胃病名医经验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徐氏妇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张敏徐云霞陈津津胡宏燕...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有易复发,症状迁延日久的特点,对患者机体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庐江徐氏妇科为安徽省自明清以来三大妇科流派之一,2022 年 5 月被列入第 6 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庐江徐氏妇科经过 5 代家传和 3 代师承,学术经验甚广.作者从久病入络理论出发,探讨庐江徐氏妇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相关经验.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庐江徐氏妇科久病入络二丹红藤败酱汤名医经验

    何丽清治疗胃痛临床经验

    魏向东储开博丁喜英肖白君...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丽清教授在治疗胃脘痛时,强调诊查应明辨寒热虚实,注重舌诊;在治法上立足于流通气机,以通为用;用药之时宜小不宜大,宜精不宜杂,善用"轻舟速行"之法.在治疗各个证型时,亦有着独特的见解,如调理气机时顾及肝、肺、脾胃之间的关系;对于胃脘久痛者,考虑是否形成凝痰与瘀血等病理产物;滋阴效法于叶天士,温阳效法于张仲景;结合当今的社会环境,注重祛湿;处理食积胃痛也分虚实对待;另外对于常见的兼证,也有着相应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文章将对何丽清教授治疗胃痛的临证心得及用药体会进行总结,并附验案一则,以飧读者.

    何丽清胃痛临证思路证治心得用药体会

    戴宁基于"阴虚"理论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沙敏戴宁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戴宁教授临床根据"阴常不足"理论治疗男科疾病,疗效显著.作者分别例举液化 2 号方滋阴泻火、清热利湿治疗精液不液化;二地鳖甲煎滋阴壮阳、活血化瘀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知三颗粒滋阴降火、益肾填精治疗早泄;并加以分析,展示其辨证论治的中医观,给男科医生在临床上提供更多应用思路.

    阴虚液化2号方二地鳖甲煎知三颗粒

    程晓昱从心肝脾论治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经验浅析

    许文君程晓昱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对"双心疾病"(心理心脏病)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广泛的认知,通过对国内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冠心病患者中抑郁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二者的合并病现已成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双心疾病.中医学强调"形神一体",在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文章从心肝脾三脏的"生克制化"关系、心肝脾共同维持气血生成运行、"神魂意相合"等理论出发,以"气血津液理论"、"形神一体观"、"藏象理论"为支撑,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并浅析了程晓昱教授治疗该合并病的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运用.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程晓昱临床经验

    王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经验

    杨文鑫王颖计海生段冕...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王颖主任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证经验.王颖主任认为卒中后上肢痉挛发病之根本在于阴阳失衡,神机失用;所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养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当以通调阳气,舒筋解痉为原则,基于"形神一体观"及"通督调神"理论提出针刺督脉穴结合夹脊穴,振奋周身阳气,恢复神机功能,以求形神共治.

    卒中后上肢痉挛针刺督脉夹脊穴

    杨文明辨治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证经验

    王倩杨文明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睡眠障碍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着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杨文明教授认为肝脾肾亏虚是该病发生之本,风火、痰热、血瘀等实邪内扰,为发病之标.在新安医学理论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特点,分别从气血、肝肾、痰热和瘀血四个方面进行诊治,对气血亏虚者,以益气养血安神汤治之;对肝肾阴虚,风火内动者,用芍地宁心汤以滋补肝肾、育阴以息风、解郁安神;对痰热上扰者,选清化安神汤以清热息风、化痰安神;对瘀血内阻者,用化瘀宁心汤以活血化瘀、宁心安神.临证之时,杨师强调PDSD临床虽有标实,但以本虚为要,治宜固本强根,培元安神,方为上策,同时宜加强患者病情观察,把握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通晓PD不同睡眠障碍类型的病因病机的异同,知常达变,如此治疗上方能得心应手;此外,临证时既要重视PDSD患者局部症状的改善,更要重视患者整体功能的调整和提升,聚焦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安医学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证经验

    从《临证指南医案》分析新安医家叶天士辨治心系疾病组方规律及思想

    吴言姚淮芳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对新安著作《临证指南医案》辨治心系疾病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希望对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心系疾病方剂共 81 首,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计纳入81收医案处方,涉及135种中药,用药总频次为,高频药物(>10 次)共味,最高频次药物为茯苓,其次为半夏、甘草、生姜、人参、桂枝、陈皮、茯神、酸枣仁等,药物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药性以寒、温为主,归脾、肺、心经为主,关联分析共得到核心药物 7 组,聚类分析将 19 味中药分为5 类.结论:叶天士治疗心系疾病以养心安神,益木生火,调肝理气,化痰逐饮为主,可供临床参考.

    《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数据挖掘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