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王键

月刊

1672-7134

cjtcm@163.com

0551-2821750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中医药临床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态靶辨治"探讨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冯小丽程子潇徐彦龙
    1423-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发作性疾病,属于中医学"头痛"范畴,又可称为"内伤头痛""头风""脑风"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病在头为偏",即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部钝痛、胀痛、刺痛或搏动性疼痛,可伴有失眠烦躁,视物模糊,头痛剧烈时可有恶心呕吐.偏头痛的复发给病人带来了的身心折磨,同时也使其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该文以宏观识"态"为切入点,以"态靶辨治"为主要方法,以中药汤剂治疗偏头痛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偏头痛临床诊疗新思路,并且为进一步开发中医靶向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态靶辨治中药偏头痛

    基于"肠-肝-脑轴"的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理论研究

    王雯蔺晓源周旭晴王旭...
    1428-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出血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通腑法可通过通降腑气以协调气机,达到气血和调、脑清神聪的效果."肠-肝-脑轴"是指肠、肝、脑各自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以维持正常气血运行的一条气机轴.文章从中西医维度阐述"肠-肝-脑轴"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理论研究,为挖掘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脑出血通腑法"肠-肝-脑轴"

    从"气、痰、瘀"论治卒中后抑郁

    肖瑶王恩龙
    1432-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其严重性往往被忽视或低估,西医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气、痰、瘀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三要素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随着气、痰、瘀在卒中后抑郁各个时期的主导地位不断变化,卒中后抑郁各个时期的病因病机也呈动态演变,致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故针对此三要素,采用行气解郁、化痰祛瘀、益气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能阻断气、痰、瘀传变闭环,为临床诊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新思路.

    卒中卒中后抑郁

    仲景经方治疗帕金森病疼痛探析

    赵伊帆冯炯胡娅娜
    1436-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作为全球第二大致残疾病,其疼痛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热点之一.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运动、手术等疗法.患者依从性差,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认为,帕金森病疼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目前对帕金森病疼痛的中医论述较少.经方配伍精简、疗效确切,强调方证结合.文章基于对经方的认识,结合张仲景治疗痹证的思想,从阳虚寒湿、阴阳失交、肾气亏损三个角度论治帕金森病疼痛,选方为附子汤、二加龙骨汤和肾气丸,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指导临床实践.

    帕金森病疼痛痹证附子汤二加龙骨汤肾气丸

    方朝晖运用"从脾论治"思想治疗痛风病经验

    吴晴李瑜璠尹样样方朝晖...
    1440-1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痛风是一类临床常见的以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作时常有关节红肿畸形、活动受限等不适.治疗过程中,现代医学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同时带来消化道及心血管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痛风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减少现代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方朝晖教授在治疗痛风时,抓住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从脾论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并列举一例医案加以论证.

    痛风病从脾论治验案举例经验

    韩为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其合方治疗抑郁症经验总结

    许民栋张利达卢秋伶郜丽...
    1444-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具体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传统抗抑郁药物有诸多不良反应,越多证据表明中药对减轻抗抑郁药物副作用、改善抑郁症状效果显著.韩为教授专研仲景经方,守正创新,对经方治疗抑郁症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阴阳失调,阳气郁滞,失于宣发,不能濡养脑神,影响七情五志等神的活动.治疗上以和解少阳,调畅枢机为主,并确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主方,随证加减合方运用栀子厚朴汤、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桂枝茯苓丸等,效果显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名医经验抑郁症,调畅枢机和解少阳

    鲍远程从"毒瘀"论治肝豆状核变性

    聂卫平马守亮
    1447-1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因和发病机制亦十分复杂,属于极少数经过规范治疗可以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疑难罕见病.目前西医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的驱铜药[例如D-青霉胺、二巯丙磺钠等]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但存在过敏、异质性等问题,且长期运用后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鲍远程教授拥有 56 年的从事中医事业的经验,他不仅被誉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并且在他的研究团队里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他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他擅长将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的诊断技巧相融合,能有效地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痴呆、睡眠障碍、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和眩晕等疾病.鲍教授指出,铜毒是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致瘀、致湿、致痰.故以清热解毒、祛痰化瘀、通腑利尿为原则,使用肝豆灵汤核心方加减来进行治疗.

    鲍远程"毒瘀"肝豆状核变性

    张念志运用"轻可去实""宣可去壅"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证撷英

    金纯纯张念志
    1452-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轻可去实""宣可去壅"法(以下简称"轻宣之法")的介绍,对急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分析,运用轻宣法治疗不同阶段急性支气管炎的阐述及三则医案记录总结了张念志教授运用轻宣之法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证经验,张教授认为轻宣之法包括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轻可去实,宣可去壅;培土生金,既病防变三个方面;在治疗上针对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合理应用.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外邪侵袭,邪浅病轻,用药清灵;中期肺气郁闭,肺主行水功能障碍,痰湿蕴肺,蕴久化热,肺失宣降,腑气不通则宣肺开闭,清热祛痰,理气通腑;恢复期子病及母,脾失健运,肺脾同病则在培土生金的同时遵轻宣之法梳理气机,补而不滞.临床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和患者的症状表现灵活化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支气管炎治上焦如羽轻可去实,宣可去壅培土生金

    张闻东通调针法结合任脉灸治疗产后抑郁经验

    刘刚张闻东路宇珩
    1456-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分娩后 6 周内出现的以情绪障碍、愉悦感缺失、兴趣低落、精力不足为核心表现的抑郁症状,其归属于中医"郁证""癫狂"等情志异常范畴.病程日久,伤及脏腑,严重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张闻东教授认为产后抑郁是由于妇人产后气亏血瘀,冲任失养,心肝脾虚滞,心神脑神失用所致,主张运用通调针法结合任脉灸治疗此病.该疗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产后抑郁通调针法任脉灸

    程晓昱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经验

    陈春雷程晓昱
    1460-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病率逐年提升.冠心病和焦虑抑郁状态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且两种疾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有效干预该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程晓昱教授在临床诊治该病中重视"双心治疗""心肝同治""心胃同治""内外并举""衷中参西"等.作者重在介绍程教授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并附一则临床验案.

    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双心医学程晓昱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