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

马宗华

双月刊

2095-7246

ahxbbjb@163.com

0551-65169048

230038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中医学院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p38 MAPK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刘芳李梦醒李真王玉...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探究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将 60 只 SPF级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 只)和实验组(48 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复制 VD大鼠模型,随后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艾灸组、阻滞剂组、艾灸+阻滞剂组,每组 12 只;艾灸组大鼠取"百会""大椎""风府"穴,采用温和灸法治疗,每次 30 min,每日 1 次,治疗 6d,休息 1d,连续治疗 4 周;阻滞剂组在模型复制前 30 min腹腔注射 p38 MAPK阻滞剂(10μmol/L SB203580),模型复制成功后隔日注射 1 次,每次每只大鼠按 1 mL/kg注射 10 μmol/L SB203580,连续注射 4 周;艾灸+阻滞剂组大鼠在阻滞剂组干预方法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采用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和 RT-qPCR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 p38 MAPK、Bcl-2、Caspase-3、Caspase-9 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阻滞剂组、艾灸+阻滞剂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海马组织CA1 区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38 MAPK、Caspase-3、Caspase-9 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cl-2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艾灸+阻滞剂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艾灸组、阻滞剂组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海马组织 CA1 区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38 MAPK、Caspase-3、Caspase-9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cl-2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艾灸督脉组穴对 VD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 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血管性痴呆艾灸督脉p38MAPK信号通路细胞凋亡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丁双尚祥卢梦雅孟德鸿...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 例腰背 MP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超声组,每组 30 例.常规组采用普通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疗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 1 次,连续治疗 4 次为 1 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化 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多裂肌杨氏模量值评估患者肌肉状态变化,并于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SF-MPQ评分及杨氏模量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组 SF-MPQ评分及杨氏模量值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超声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激痛点治疗腰背 MPS,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肌肉组织弹性.

    针刀超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剪切波弹性成像

    "填精益智"针刺法治疗轻度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方晨晨韩冰朱永磊方无杰...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填精益智"针刺法对轻度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 将 116 例轻度 P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58,实际纳入研究 55 例)、针刺组(n=58,实际纳入研究 54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干预、康复训练,对照组另口服多奈哌齐 5 mg,每晚 1 次,每周 7 次,连续治疗 8 周;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填精益智"针刺法治疗,每次治疗 30 min,每日治疗 1 次,每周治疗 6 次,疗程为 8 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基于 MMSE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 MoCA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BI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 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组 MoCA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BI增加程度,Hcy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填精益智"针刺法可以明显改善轻度 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 Hcy对脑功能的损害,保护脑功能.

    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填精益智多奈哌齐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张金静肖洪波杨骏陈瑞全...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 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1 组(30 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 2 组(30 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 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 2 周.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后 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 1 组和对照 2 组(P<0.05);治疗后 3 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 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 1 组和对照 2 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 AROM显著大于对照 1 组和对照 2 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镜像疗法针刺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化瘀通络灸促血管性痴呆大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

    梁嘉琪樊吟秋石海平乔晓迪...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胼胝体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化瘀通络灸促 VD大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 Morris水迷宫筛选后,随机选取 12 只大鼠纳入假手术组,剩余大鼠复制 VD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艾灸+LY294002组,每组 12 只.艾灸组予以化瘀通络灸干预,艾灸+LY294002 组在化瘀通络灸干预的基础上予以 PI3K抑制剂LY294002 腹腔注射,采用 Longa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神经髓鞘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胼胝体髓鞘的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髓鞘超微结构.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艾灸+LY294002 组大鼠的 Longa评分显著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胼胝体内髓鞘纹理不清,排列混乱,边缘呈空泡或空网状改变,髓鞘线圈样结构离散,部分膨出和崩解,有髓神经轴突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艾灸+LY294002 组比较,艾灸组大鼠 Longa评分显著下降(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胼胝体内髓鞘结构有所恢复,排列整齐,边缘结构较为致密,有髓神经轴突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可能通过激活 PI3K/AKT/mTOR通路,修复 VD大鼠损伤髓鞘并促进其重塑,恢复脑白质功能.

    血管性痴呆化瘀通络灸PI3K/AKT/mTOR信号通路髓鞘再生

    霍山石斛对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代玉亭陈佳永胡志华张思雨...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霍山石斛对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6 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霍山石斛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6 只,通过灌服 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复合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及劳倦法建立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霍山石斛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 0.7、1.4、2.8 g/kg灌胃霍山石斛水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持续灌胃 21d.比较各组大鼠的活动情况,体质量变化,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变化,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 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以及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 各给药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脾脏组织病理状态改善;血清 IgA、IgM、IgG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和胃黏膜组织IL-2、TNF-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IL-4 和 IL-10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此外,霍山石斛可提高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0.05);能上调外周血中 CD3+T淋巴细胞水平、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下调CD8+T淋巴细胞水平(P<0.05).结论 霍山石斛可提高脾阴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免疫功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阴虚免疫功能霍山石斛

    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丹皮酚改善酒精性肝、脑损伤小鼠氧化应激损伤与炎症的作用机制

    刘玲玲张鲁宁姜胜男吴琦峰...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皮酚基于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改善乙醇刺激所致小鼠肝、脑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36.8 mg/kg),丹皮酚高、中、低(480、240、120 mg/kg)剂量组,每组 15 只;适应期各组小鼠自由饮用 Li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模型复制期空白组小鼠自由饮用 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其他组小鼠自由饮用 Lieber-DeCarli乙醇液体饲料并连续灌胃相对应的药液 10d;测定小鼠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α、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油红 O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脑组织形态变化;采用 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法以及 q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脑组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血脂(TG、TC)、肝功能(ALT、AST)、炎症因子(IL-6、IL-1α、IL-1β、TNF-α)、氧化应激指标(CAT、GSH、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鼠肝、脑组织 Nrf2、血红素氧合酶-1、醌 NADH脱氢酶 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Keap1 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丹皮酚高剂量组小鼠肝、脑组织病理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丹皮酚能显著减轻乙醇诱导的小鼠肝、脑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实现的.

    丹皮酚酒精性肝脑损伤氧化应激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炎症反应

    芪玉三龙方通过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张裕童佳兵李泽庚高雅婷...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芪玉三龙方是否通过 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抑制肺癌转移.方法 将重组慢病毒转染小鼠肺癌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 Wnt5a的细胞系,同时构建 Wnt5a干扰和空载细胞株.qRT-PCR法检测 Wnt5a、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CCK8、EdU实验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 Wnt5a、β-catenin、c-Myc、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芪玉三龙方组 Wnt5a、β-catenin、c-Myc、Cy-clin D1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nt5a过表达组中Vimentin、N-cadherin、Snail表达水平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Wnt5a干扰组 Vimentin、N-cadherin、Snail表达水平下降(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明显抑制 EMT的发生.芪玉三龙方处理后,Wnt5a过表达组 Wnt5a、β-catenin、c-Myc、Cyclin D1、Vimentin、N-cadherin、Snail表达水平下降(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得到抑制.结论 芪玉三龙方可能通过 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芪玉三龙方Wnt5a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增殖迁移

    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玥丁宁王胜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肺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和氨溴索组;除空白组外,其余 6 组大鼠均采用熏烟、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及番泻叶灌胃多因素联合制备肺脾两虚型 COPD大鼠模型,共 49 d.模型复制完成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 6 周:空白组大鼠每日予生理盐水 10 mL/kg灌胃;益肺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日分别予益肺健脾方药液 0.8、1.6、3.2 g/kg灌胃;地塞米松组大鼠每日予地塞米松混悬液 0.052 52mg/kg灌胃;氨溴索组大鼠每日予氨溴索混悬液 1.4 mg/kg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右肺下叶及支气管病理变化;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 Schiff,AB-PAS)染色法观察大鼠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瘦素(lepti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水平.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益肺健脾方高剂量和地塞米松能显著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炎症细胞浸润;AB-PAS染色显示,各用药组大鼠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明显减少.益肺健脾方高剂量能显著降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 IL-8、IL-17、MCP-1、leptin、TNF-α、CRP、MMP-9 水平(P<0.05),升高 IL-10 水平(P<0.05).结论 益肺健脾方能有效减轻大鼠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IL-8、IL-10、IL-17、MCP-1、leptin、TNF-α、CRP、MMP-9 水平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益肺健脾方肺脾两虚炎症因子气道炎症气道重塑

    菊茎叶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

    陈慧芳巫梦莹罗美美程冉冉...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菊茎叶总黄酮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探究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 11 批菊茎叶总黄酮样品的指纹图谱;分别采用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法及血浆铁离子还原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 17 个共有峰的菊茎叶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认其中 11 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 0.886.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其中 11 个色谱峰关联度均大于 0.9,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6 个色谱峰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表明菊茎叶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有重要相关性.结论 共有峰 6(山柰酚-3-O-芸香糖苷)、峰 11、峰 12(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峰 13(木犀草素)、峰 15 与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初步推测为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菊茎叶指纹图谱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