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郭旭东

双月刊

1671-5330

xb@aynu.edu.cn

0372-29001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东段安阳师院新校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城方言单字调调素时长实验研究

    冯青青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盐城方言单字调调素,发现调素理论也适用于汉语方言,但相关内容需要修正.实验研究表明,盐城方言单字调可以分为核心调素与非核心调素,核心调素影响可懂度,非核心调素影响自然度.对于非入声调来说,核心调素与非核心调素不等长,每个声调可以用三个调素表示;而入声调只用两个调素表示,它们时长相等."不等值调素说"适用于非入声调的情况,对于入声调暂不适用.

    盐城方言调素时长实验

    "NP了"句式新解:状态变化的视角

    倪涛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以"词类"和"构式"为中心的思路,语义上"NP了"编码了一种内因状态变化,表示事物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发生了性状的改变,而名词转动词则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编码了一种活动,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立足于宏事件及其概念结构,"NP了"呈现出"动态激活""突显背景""隐含转变"和"话题焦点"等形义特性.此外,基于"状态变化"的概念延伸,"NP了"中"NP"的"多样性""推移性""系列性"和"否定性"等问题均可获得统一解释.

    "NP了"句式新解状态变化

    "要多X有多X"主观极量构式的语义建构

    郭倩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中,"要多X有多X"主观极量构式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构式,常用于对某一性状进行主观极量评价.以认知语法的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融入认知识解视角和主观性相关理论主张,致力于为"要多X有多X"主观极量构式的语义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思路.

    "要多X有多X"主观极量构式语义建构

    清廉校园视域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纪多辙郭永刚王亚非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真分析清廉校园视域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思想之舵、丰富教育内容、遵循科学原则、发挥育人合力等对策.这些对策旨在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清廉校园高校师德师风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

    郑俊丽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文化辨别能力,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出现了文化不自信问题.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原因进行总结和剖析,提出从唤醒文化自觉、深化中华文化影响力、培养价值观自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等方面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根源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高校内涵式发展探析

    郭翠菊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坚持""推动"到"实现",这不仅是认识上的提高,更是行动上的促进.从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到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已作为发展主题深入人心,正在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又需要具体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必须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高校内涵式发展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选择.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师生的内涵式发展,高校研究性教学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四维一体"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

    田丽丽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做好师德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陕西师范大学作为部属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了数万名教师.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为例,针对当下师范生师德培养路径不明晰、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剖析原因,总结学校人才培养建设经验,旨在对当下公费师范生师德培养提供建设思路和路径.在十六年的公费师范生培养中,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学校西部红烛精神引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挖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厚植学生人文底蕴,引导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爱国情怀,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了一种"习得+拓展+实践+体验"四维一体的师德养成培养新体系.

    "四维一体"师德养成公费师范生

    ChatGPT:理论之维、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基于恩格斯科技思想视角的考察

    宋易航王祎琦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通过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与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机制具备了海量的"知识储备"能力与灵活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作为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然而,在ChatGPT展现其强大能力的同时,也为经济秩序、意识形态与社会伦理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与挑战.基于恩格斯的科技思想,深入了解ChatGPT应用背后的核心技术,积极应对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相应的防范之策,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恩格斯科技思想ChatGPT

    从《王魁传》到《西阁寄梅记》——士子负心类作品在明初的演变

    王凯辛志英薛杰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宋时期士人阶层盛行婚仕规则,士子科举发迹后即抛弃贫时同居女性而另娶官宦千金.被抛弃的女子多为底层妓女,遇此变故大多含恨自杀,酿成家庭及社会悲剧.宋代士人负心作品正是对婚仕规则的文学性反映,此类作品在明代出现较大的演变,以《西阁寄梅记》为标志,明人改变了宋传奇中男性考取进士后即抛弃旧爱的负心模式,让他们得以偕老,作品同时将叙事焦点从社会与官场生活转移到士人的家庭生活,奠定了男女相恋的"才情型"的故事格调.作品种种演变的背后,体现了明初的政治文化特征.

    《王魁传》婚仕规则《西阁寄梅记》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