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与环境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冯长根

双月刊

1009-6094

aqyhjxb@263.net;aqyhjxb@bit.edu.cn

010-6891399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安全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生态、环境、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领域的相关论文。本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本刊主要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行导洞压入式通风对特长隧道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刘红森王方超陈长坤焦伟冰...
    1000-1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横通道开启方式对平行导洞压入式通风的特长隧道内污染物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横通道开启方式下的隧道内纵向风速、风压损失及污染物分布规律。所建立的隧道模型包含17个横通道,其中5个为车行横通道,12个为人行横通道,横通道均匀布置。考虑了 5种不同的车行横通道开启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导压入式通风时,主隧道内的纵向风速呈分段式分布,隧道中心风速最小,越靠近隧道出口的风速越大。当对称开启偶数个横通道时,由于风压平衡,隧道中心两个横通道之间的纵向风速几乎为0,无法有效稀释CO;当对称开启奇数个横通道时,隧道内风速为从隧道中心往两侧洞口方向,当平导通风风量足够大时,可将隧道内CO体积比稀释到符合规范的要求。此外,当对称开启奇数个横通道时,在相同的平导通风量下,横通道开启个数较多反而不利于降低隧道中心区域的CO体积比。所研究隧道模型中对称开启3个横通道的临界通风量最小,临界通风风量为631 m3/s,与根据规范计算得到的所需通风量相差不大。因此,在进行此类隧道通风设计时,可参考规范进行通风量的计算。研究结果可为此类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平行导洞隧道通风污染物

    湿式弦栅丝绕流传热介观模型推导与数值仿真

    黄敏华王海桥陈世强朱辉...
    1010-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风进行净化消热处理,对施工隧道环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到热流体穿越湿式弦栅丝的流动换热规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低雷诺数下的圆柱绕流传热介观模型,进一步结合已有关联式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上述模型,考察雷诺数Re=200的条件下串列圆柱绕流流场与温度场分布;量化不同间距比UD下流场与温度场的结构演化,分析换热特征参数努塞尔数Nu与间距比和换热时间的关系,揭示流场结构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不同L/D下流场与温度场呈现不同特征,A/D较小时,上下游圆柱之间形成流动死区,换热效果差,随着L/D的增大,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流场的抑制作用减弱,尾流中出现旋涡,流动死区被打破,冷热流体掺混增强;存在临界间距比L/D=2。65,超出这一临界间距时,下游圆柱时均Nu始终大于上游圆柱,且当L/D=4时,上下游圆柱时均Nu趋于稳定,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应使间距比UD≥4。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湿式弦栅绕流传热介观模型温度场间距比

    改性碳纳米管接枝氯磺化间位芳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柳静献王靓孙立田新娇...
    1018-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与间位芳纶(Meta-Aramid,PMIA)进行复合有利于增强PMIA力学性能,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但MWCNTs分散性差、结合力差还易脱落,限制了其应用。利用氨基改性碳纳米管(MWCNTs-NH2),同时将PMIA进行氯磺化改性(PMIA-SO2Cl),使 PMIA-SO2Cl 与 MWCNTs-NH2通过-SO2Cl与-NH2偶联在一起,并采用超声波辅助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MWCNTs-NH2/PMIA-SO2Cl悬浮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MWCNTs-NH2/PMIA-SO2Cl纳米纤维膜。结果显示,PMIA-SO2Cl与MWCNTs-NH2的偶联作用明显增强了 MWCNTs在PMIA基体中的稳定性,与改性前相比,改性后悬浮液中MWCNTs分散更均匀,平均粒径更小。与 MWCNTs/PMIA 及 MWCNTs-COOH/PMIA 相比,改性后MWCNTs-NH2/PMIA-SO2Cl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与过滤性能均显著提高。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氯磺化表面修饰静电纺丝分散性力学性能过滤性能

    深度学习下吊装作业工人防护装备及吊钩检测方法

    李华薛曦澄吴立舟王岩彬...
    1027-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危大工程中吊装作业安全管理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目标检测算法(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YOLOv5)网络模型,针对进入吊装作业区域内人员的防护装备进行多目标融合检测,并对吊钩在施工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检测。在原始的检测网络模型中引入4种注意力机制,并通过5种训练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进而选择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最优模型。优化后的检测模型对安全帽的平均识别精度达86。5%,对反光衣的平均识别精度达83。0%,对吊钩的状态识别精度达92。0%。将训练好的人员检测模型和吊钩检测模型打包成exe执行文件,应用到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中控平台,可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判断吊装作业的工作情况,进而及时进行风险管控。

    安全工程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exe文件打包施工管理

    睡眠剥夺对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基于生理试验

    李乃文房小凯
    1036-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睡眠剥夺对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效果,将72名矿工被试分为控制组和睡眠剥夺组,通过2种睡眠状况(正常、睡眠剥夺)×2种任务片段(基线段、逃生任务片段)的试验设计,分别记录分析不同任务片段下皮肤电活动(Electrodermal Activity,EDA)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部分指标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逃生任务可以有效激活矿工的风险感知,在执行逃生任务时,矿工的CS、LSC和FL/FH显著上升,IBI和PNN20显著下降;睡眠剥夺会损害矿工的风险感知能力,研究发现,控制组被试逃生任务片段唤醒情绪和打破交感神经平衡的程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睡眠剥夺相关的生理研究提供证据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人体学睡眠剥夺风险感知生理参数皮肤电活动(EDA)心率变异性(HRV)

    强制压力下组织结构对建筑管理团队安全氛围的影响

    张静布雯
    1043-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组织层面探究提升安全氛围的策略,基于组织理论和制度理论提出了以组织结构(正规化、专业化、集权化)为自变量、强制压力为调节变量、安全氛围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以建筑行业管理人员为样本收集有效问卷266份,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PLS-SEM)进行理论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正规化、专业化正向影响安全氛围;集权化对安全氛围的影响不显著;强制压力正向调节正规化、专业化对安全氛围的影响。研究为建筑企业从组织层面以及政府、行业协会从制度环境角度提高安全氛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安全社会科学安全氛围组织结构强制压力建筑安全建筑行业管理人员

    HFACS-MI改进模型在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人因分析中的应用

    栗婧蔡忠杰任远孔维珖...
    1052-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的关键人因,通过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煤矿(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Mine,HFACS-MI)改进模型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监督行为、组织影响和企业外部因素5个层次系统地分析65起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并运用卡方检验和让步比分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和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外部管理、组织过程、监督不充分、个人因素、技能差错和违规是导致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HFACS-MI改进模型上下层级的人为因素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且主要的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致因路径共有5条,其中"外部管理因素-组织过程漏洞-监督不充分-个人因素-违规"是最关键的致因路径。改进的HFACS-MI模型可以有效分析危险化学品仓储事故人因因素。

    安全社会工程危险化学品仓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煤矿(HFACS-MI)卡方检验让步比不安全行为

    新能源汽车与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张道文董鑫驰雷毅黎华惠...
    1061-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影响新能源汽车与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诱因,基于英国近4 a发生的1 819条新能源汽车与行人交通事故数据,从驾驶员、行人、新能源车辆、道路、时空和环境5个方面选择了 19个影响因素作为协变量,并根据数据特征将因变量分为轻伤和严重伤害两类。考虑到数据异质性,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与k-means聚类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对聚类分析得到的两类集群进一步分析,从预测准确率和协变量共线性指标两个方面确认了模型的适用度。结果表明:基于聚类分析构建的Logistic模型预测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变道或超车、车龄、支路及环形交叉口、双幅路(有中央分隔带)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有异质性影响;行人年龄大于46岁和夜间行车会明显增加事故严重程度;其中,变道或超车和行人年龄对新能源汽车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比传统人-车事故更加显著。

    安全工程新能源汽车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聚类分析二项Logistic模型

    基于相对熵逆强化学习的飞行冲突解脱方法

    隋东董金涛
    1070-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路上的飞行冲突解脱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对熵逆强化学习的飞行冲突解脱方法。首先基于相对熵的逆强化学习算法从历史飞行轨迹数据中学习隐含的管制员先验知识,并以奖励函数的形式进行量化表达。然后,将奖励函数引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冲突解脱模型,以指引训练模型不断向与管制员解脱方案相似的方向更新。试验结果表明,解脱模型能够学习管制先验知识,且在测试集中冲突解脱率超过73%。研究对于减少管制员工作负荷和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安全性有借鉴价值。

    安全工程空中交通管制飞行冲突解脱逆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

    融合GWO和SVR的建筑安全事故预测模型

    李政道曾佳吴恒钦
    1079-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建筑业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频频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和伤害。虽然近些年来在建筑安全事故控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建筑安全事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针对建筑业市政工程安全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灰狼优化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机(Grey Wolf Optimization and 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GWO-SVR)组合模型,收集 2008-2020年每个月的建筑安全事故数据及死亡人数数据集,发现二者之间成正向相关关系,以建筑安全事故数为特征对建筑死亡人数进行预测,精度达到95%以上,对建筑安全资源与人力投入有较大参考价值,有助于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社会工程建筑安全事故支持向量回归机灰狼优化算法模型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