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与环境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冯长根

双月刊

1009-6094

aqyhjxb@263.net;aqyhjxb@bit.edu.cn

010-6891399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安全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生态、环境、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领域的相关论文。本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本刊主要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矿工不安全情绪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

    李广利温情苏锴轩李昆泉...
    3154-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矿工不安全情绪与其风险偏好的关系,基于文献研究探讨了矿工不安全情绪对其风险偏好影响的直接作用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以及情绪智力和年龄的调节作用,提出了矿工不安全情绪对其风险偏好影响的理论假设。采用PROCESS插件,运用Bootstrap方法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以验证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结果显示:矿工不安全情绪显著正向影响其风险偏好水平;自我控制在矿工不安全情绪影响其风险偏好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情绪智力在矿工不安全情绪影响其自我控制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高情绪智力水平的矿工,在弱化其不安全情绪对自我控制的负向影响中更加有效;矿工年龄可调节其不安全情绪对风险偏好影响的直接过程,但仅在30~39岁及40~49岁年龄组具有调节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矿工不安全情绪对其风险偏好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研究结果为降低矿工风险偏好水平,提升矿工安全行为决策能力提供了实证依据。

    安全人体学矿工不安全情绪风险偏好情绪智力自我控制

    内河航道事故黑点识别自适应参数DBSCAN聚类算法研究

    万程鹏郭世龙曹德胜范亮...
    3165-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对水路运输安全、高效发展带来威胁。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方法,用于识别内河事故黑点水域。该方法支持对邻域半径ε和邻域中数据对象数目阈值Pmin参数的自动选取,可提高聚类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基于2010-2019年长江干线下游散货船舶事故数据开展案例研究,对各典型事故黑点段的事故特征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得到8个事故黑点。此外,采用Getis-Ord General G聚类识别事故黑点中的高等级事故区域,得到事故黑点及高等级事故主要分布于江心洲、桥区、港口码头区域。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方法在内河水上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安全自适应参数DBSCAN事故黑点

    航空货物分类分级安检模式安全性分析

    赵振武邢肖肖
    3172-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航空安检环节安全高效,部分机场探索实施航空货物分类分级安检模式。研究以安全性为目标,综合考虑安检错误报警概率及货物安检处理时间,分析传统安检模式和分类分级安检模式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使用错误放行概率作为衡量安检模式安全性的指标,利用目视搜索-决策模型分析安检员判图过程,为两种安检模式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研究显示:与传统安检模式相比,分类分级安检模式中高风险货物的比例m在(0,0。45)内才能提高系统安全性,且m最优取值为0。12;与传统安检模式相比,分类分级安检模式在货量较大、对安检处理时间较为敏感或是对安检错误报警概率容忍度较高时更能显著提高系统安全性。

    公共安全目视搜索决策等待时间错误放行概率货物风险等级

    考虑三级调度网络的应急物资多资源动态调度问题研究

    王付宇贺昕王欣蕊周鑫鑫...
    3180-3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物资调度问题,运用SEIR模型预测需求点的各类受灾人群,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以综合物资分配满意度最大、综合运输时间满意度最大和综合救援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多供应点、多配送中心、多需求点的三级调度网络,实现多周期、多资源的动态调度;引入混沌反向学习、非线性收敛因子、随机差分变异和贪婪选择策略改进灰狼优化算法,并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平衡物资调度的满意度与经济性,改进灰狼优化算法可得到更优越的调度方案,解决灾后多周期应急物资调度问题。

    公共安全应急物资调度需求预测改进灰狼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

    考虑韧性的两阶段应急物资供应链决策优化

    伍佳妮龙燕妮
    3191-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应急物资供应能力、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使应急物资供应链在遭受自然灾害冲击时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将韧性概念引入应急物资供应链的决策中,在政企联合的基础上,采用多源采购和产能储备的组合韧性策略提升应急物资供应链的韧性。以供应链的总需求满足率最大化和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一个均衡供应链韧性与成本的两阶段双目标混合整数优化模型,解决灾前政府的实物储备及灾后不同情境下应急物资的生产与分配问题;以洪涝灾害为背景,通过算例分析、对比分析和灵敏度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均衡韧性与成本的应急物资供应链模型的总需求满足率可达95。75%,比传统供应链模型提升15。30百分点,且总成本仅增加0。52%,比同等条件下仅以成本为导向的供应链的总需求满足率提升15。65百分点,且总成本仅增加3。70%;多源采购策略和产能储备策略二者同时采用比分别单独采用,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应急物资供应链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既高效应对自然灾害又花费较低的成本。

    公共安全应急物资供应链供应链韧性多源采购产能储备双目标混合整数优化模型

    重大传染病疫情下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和配置研究

    袁瑞萍杨阳王晓林多靖赟...
    3201-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应急医疗物资配置,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效率,根据疫情演化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和配置研究。首先,根据疫情数据特征,提出传染病模型 SEIR(Susceptible Exposed Infectious Recovered)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相结合的模型(SEIR-LSTM)预测各需求点的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量,该方法利用LSTM对时间序列数据良好的学习能力预测感染率,输入SEIR模型提高预测准确率。然后,根据传染病疫情演化关键阶段的特点,考虑物资配送成本、需求紧迫度和分配公平性等因素构建分阶段多目标物资配置模型。最后,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EIR-LSTM的应急物资需求量预测方法准确率较高,根据分阶段配置模型求出的方案能够满足各个阶段物资分配的要求,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公共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需求预测应急物资配置传染病模型SEIR长短期记忆(LSTM)

    典型汞尾矿汞的释放特征——以万山岩屋坪尾矿库为例

    黄小凤刘嘉鑫李琳丽龙雨欣...
    3210-3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汞尾矿中汞的释放特征,以我国典型汞矿区——万山岩屋坪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浸泡和动态淋溶方法,结合试验前后尾矿的矿物组成、汞赋存形态占比及释放动力学,共同探究汞在尾矿中的释放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浸泡中,pH值为4。5,固液比(g∶mL)为1∶10条件下汞释放质量浓度最大,静态浸泡后尾矿物相组成减少,碳酸盐结合态汞和离子交换态汞占比降低。在动态淋溶中,降雨pH值为4。5,降雨强度为2。616 mL/min条件下释放的汞质量浓度最大,动态淋溶后各物相组成减少,残渣态汞、碳酸盐结合态汞和离子交换态汞占比降低。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汞的释放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为汞矿区尾矿中汞的释放及矿区的潜在污染防治等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及科学依据。

    环境工程学尾矿库赋存形态释放

    餐厨垃圾好氧发酵产物对复垦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王翔翔朱康健李梦莹林梦婉...
    3220-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南矿区复垦土壤存在土壤板结、透水性和保水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此外,大量餐厨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研究以淮南潘一矿区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向复垦土壤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餐厨垃圾好氧发酵产物(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Kitchen Waste,FPKW),通过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测定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土壤入渗量、湿润锋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探究FPKW作为土壤改良剂,改良矿区复垦土壤结构组成以及土壤水力特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的FPKW后,土壤体积质量降低2。26%~13。53%,土壤孔隙度增加16。16%~51。83%,土壤饱和含水量增加3。71%~3。76%,优化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当FPKW添加的质量分数为5%时,土壤体积质量降低效果和孔隙度增大效果最佳,当质量分数为3%时入渗效果与饱和含水量最佳,因此在质量分数为5%时综合效果最佳。使用FPKW作为土壤改良剂,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矿区复垦土壤的结构和水力特性,还能促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为矿区土壤的可持续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对于推动矿区土壤复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学餐厨垃圾土壤结构土壤水力特性

    8-HQ纳米纤维对水体中Cr(Ⅵ)的超高吸附性能

    李敏赵冰李传斌王露...
    3227-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电镀过程中高毒性含Cr(Ⅵ)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以8-羟基喹啉纳米纤维(8-HQ纳米纤维)为吸附材料,系统研究了废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动力学试验显示,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并在9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等温线试验显示,该材料对Cr(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60 mg/g,且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此外,该材料在 K(Ⅰ)、Na(Ⅰ)、Mg(Ⅱ)、Ca(Ⅱ)、Ni(Ⅱ)和Cu(Ⅱ)共存条件下,对Cr(Ⅵ)仍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此外,在6次再生循环后,8-HQ纳米纤维对Cr(Ⅵ)仍保持较好吸附效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gra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 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探究吸附位点与Cr(Ⅵ)的作用机理。研究对处理极端体系下的含Cr(Ⅵ)废水提供了新途径,并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环境工程学纳米纤维吸附机理

    印迹壳聚糖吸附剂对镍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行为研究

    郭娜赵莹李浩然廖兵...
    3235-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分离软锰矿浸出液的镍离子,研究采用离子印迹技术,以壳聚糖为基体,制备了镍印迹壳聚糖珠体(Ni2+-imprinted Chitosan Beads,Ni-CT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Ni-CT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锰离子质量浓度背景及实际软锰矿浸出液中Ni-CTS对镍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效果,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为解吸液对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高质量浓度锰离子背景下,Ni-CTS对镍离子显示了较高的选择性,且先被吸附的锰离子会被后面吸附的镍离子取代,在Ni-CTS上存在对镍离子特异性吸附的活性位点。经过5次再生试验后,Ni-CTS对镍离子吸附质量比约为12。1 mg/g,仍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实际软锰矿浸出液中,吸附反应后浸出液中的锰镍质量浓度的比值由3 020 提高到了 8 635。

    环境工程学离子印迹技术壳聚糖选择性分离软锰矿浸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