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巴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巴楚医学
三峡大学
巴楚医学

三峡大学

季刊

2096-6113

bachuyixue@126.com

0717-6488231

443003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83号

巴楚医学/Journal Bachu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巴楚医学》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加强医学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铝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朱元州孙昊赵慧刘欢...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人体吸收铝后可能通过促氧化活性导致氧化应激、自由基攻击、细胞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等,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的正常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铝中毒的各个方面,包括铝的理化特性,铝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等,加强人们对铝中毒危害的认识,为提高铝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铝中毒重金属诊断和治疗

    PMEG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疾病

    姜鹏范家伟梅菲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型腹主动脉疾病是指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累及重要内脏分支动脉的腹主动脉疾病.由于涉及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容易发生内脏及脊髓血流灌注不良,从而出现内脏缺血梗死、截瘫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和腔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重要分支动脉的丢失,导致并发症增多和死亡率增高,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医师改良的覆膜支架(PMEG)作为一种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疾病的新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和个性化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本文主要介绍PMEG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操作步骤,以期为临床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疾病提供新思路.

    复杂型腹主动脉疾病主动脉腔内修复术3D打印预开窗技术医师改良的覆膜支架

    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

    姜鹏李裕梅菲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主动脉疾病患者,尤其是在累及弓部及弓上分支的情况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TEVAR)是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有助于TEVAR术中的准确定位,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本文将详细介绍覆膜支架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详细操作步骤.

    主动脉弓部疾病胸主动脉血管腔内修复术预开窗技术3D打印技术

    妊娠合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过程

    徐米仝巧云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妊娠期初次发生UC临床比较罕见,但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本文详细介绍妊娠合并活动期UC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妊娠合并UC的诊疗技术提供经验参考.

    妊娠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过程

    高珊易慕华刘涛王晓星...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良性纤维性肿瘤,好发于四肢、躯干、颈部或腹股沟的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也可发生于腹腔、肾上腺、盆腔等处,但发生于胃肠道的CFT更为罕见.胃CFT由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容易与其它梭形肿瘤细胞相混淆,从而可能导致误诊.本文介绍胃CFT的内镜下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以进一步提高胃CFT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胃肿瘤内镜下切除

    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玥李轩维马聪媛许佳美...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NS)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NS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499例NS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87)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组(n=312),进一步细分为亚临床甲减组(n=112)、临床甲减组(n=86)及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组(n=114).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TH、TSH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NS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62.53%(312/499);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患者相比,性别、住院天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TSH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临床甲减组及临床甲减组的ESR、CHOL水平,ESS组BUN水平均高于甲功正常组(均P<0.05).亚临床甲减组、临床甲减组及ESS组的Alb水平均低于甲功正常组(均P<0.05);进一步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FT3、FT4及TSH水平与24 h-UTP、Alb、BUN、Scr等水平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Alb水平升高(OR=0.866,95%CI:0.813,0.923)是NS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保护因素,女性患者(OR=2.629,95%CI:1.603,4.312)及高水平BUN(OR=1.099,95%CI:1.023,1.181)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女性患者、高水平BUN是NS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lb水平升高是其保护因素.

    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白蛋白影响因素

    百令胶囊治疗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的疗效分析

    何川鄂饶毅峰宋志霞杜京涛...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百令胶囊治疗早期腹膜透析(E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100例E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EPD治疗(n=50),观察组患者行EPD治疗的同时加服百令胶囊(n=50).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肾功能、营养状况、微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在改善肾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残余肾功能(RRF)、24 h尿量及24 h超滤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营养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血红蛋白(Hb)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进主观全面营养评定量表(MQSGA)明显降低(10.02±1.05分vs 12.54±2.20分,P<0.05);在微炎症指标方面,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氧化应激方面,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ey)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有效缓解EPD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肾功能.

    百令胶囊早期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微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超声引导下PTA开通内瘘血栓性闭塞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饶毅峰王玲艳何川鄂杜京涛...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开通内瘘血栓性闭塞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73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PTA治疗,根据内瘘血栓性闭塞是否开通成功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内瘘血栓性闭塞开通失败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因素对内瘘血栓性闭塞开通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入组的173例患者中,超声引导下PTA开通内瘘血栓性闭塞的成功率为77.46%(134/173).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闭塞位置、闭塞长度、内瘘使用时长、闭塞位置是否钙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闭塞位于吻合口段(OR=6.322,95%CI:1.689,23.162)、闭塞长度≥3 cm(OR=3.087,95%CI:1.403,6.786)及闭塞位置钙化(OR=6.605,95%CI:1.159,38.304)是超声引导下 PTA开通内瘘血栓性闭塞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闭塞位于吻合口段(AUC=0.889)、闭塞长度≥3 cm(AUC=0.861)及闭塞位置钙化(AUC=0.738)对PTA开通内瘘血栓性闭塞失败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结论:闭塞位于吻合口段、闭塞长度≥3 cm及闭塞位置钙化是超声引导下PTA开通内瘘血栓性闭塞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

    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超声引导下腔内介入术

    一体化管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雪丹陈肖璐吴健谊宋志霞...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症状管理评分和并发症预防评分)、内瘘使用情况、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管理评分(17.43±1.76 分 vs 14.99±2.08 分)及并发症预防评分(50.37±4.81 分 vs 46.76±4.25 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15±1.07周vs 5.86±1.33周),且单次透析平均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1.07±0.12次vs 1.23±0.18次),初次透析(194.34±14.76 mL/min vs 182.49±12.53 mL/min)、透析 3 个月(233.62±19.58 mL/min vs 212.05±21.41 mL/min)及透析 6 个月(270.29±26.72 mL/min vs 249.93±22.15 mL/min)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vs 2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76%vs 78.33%)(均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措施在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内瘘成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动静脉内瘘一体化管理血液透析自护能力

    肾上盏与肾中盏穿刺路径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胡敬祖肖建华王婵张平...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上盏和肾中盏穿刺路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10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PCNL的2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路径分为两组,经肾上盏穿刺为观察组(n=10 8),经肾中盏穿刺为对照组(n=11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6.42±9.73 min vs 69.13±15.78 min)、住院时间(5.13±1.20 天 vs 6.29±1.53 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82.41%vs 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及肌酐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肾上盏穿刺路径行PCNL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声引导肾结石肾上盏肾中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