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颜吾耳

季刊

1672-8106

bfxbsk@center.njtu.edu.cn

010-51682711

100044

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方交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疗器械供应链脆弱性研究

    赵艳史孟娅
    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医疗器械供应链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有必要对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评估.本文采用扎根理论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疗器械供应链的脆弱性指标进行识别和筛选,基于 2020年医疗器械的相关数据,采用组合赋权法对脆弱性指标赋权,运用云模型方法进行供应链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是影响医疗器械供应链脆弱性的首要因素,医疗器械短期需求激增是造成供应链脆弱性增加的重要原因,事件冲击使供应链节点间的协同运作失调.因此,需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做好动态监控和管理工作,控制事件影响的时空范围,对需求变异需要建立必要的应急储备,并提高产能储备,建立动态柔性的应急供应链体系,增强供应链协调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器械扎根理论供应链脆弱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劳动力流动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数据

    秦宇飞郭雪萌陈炳尧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SD分析方法和多期DID模型,并基于2006-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数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劳动力流动、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助于加快劳动力流动,从而促进企业总体绩效的提升,但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轨道交通建设在提升企业绩效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也迫使企业追加人力资本投入,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区位"极化效应".因此,企业应根据劳动力加速流动趋势,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劳动力流动企业财务绩效SD方法多期DID

    连片特困地区县域交通扶贫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以滇西边境山区为例

    戢晓峰曹瑞陈方韩春阳...
    12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扶贫效率测度可为乡村振兴阶段区域交通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滇西边境山区56个县域四年间交通与经济发展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交通扶贫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测度滇西边境山区各县交通扶贫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同时,构建Tobit回归模型,探究县域交通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滇西边境山区县域交通扶贫效率整体呈逐步增长态势,在乡村振兴阶段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交通扶贫综合效率主要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滇西边境山区县域交通扶贫效率大幅提升;依据交通扶贫综合效率的平均值和Malmquist指数值两个维度,滇西边境山区56个县可划分为潜力型、发展型、成熟型及巩固型4种类型,而发展型和成熟型是滇西边境山区交通扶贫效率的主要形态;县域规模、产业结构对交通扶贫效率的提升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就业支持、消费水平、区位优势、投资规模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滇西边境山区交通扶贫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交通扶贫效率在影响强度和作用路径上存在差异.因此,应进一步优化县城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强化劳动力就业等因素与交通运输发展的"联动效应",针对不同交通扶贫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短板,采取差异化、合理化发展策略.

    交通扶贫效率测度影响因素DEA-Malmquist模型滇西边境山区

    数字经济、要素作用转变与城市碳排放——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检验

    陈镜宇李卫东刘延平武冰玉...
    13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我国 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要素作用转变视角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人口、经济和技术三种主要碳排放要素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SFA测算方法下技术进步在数字化驱动减排过程中的门槛异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影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后发劣势,非特大城市以及三、四、五线城市将是未来数字化驱动减排的难点和痛点;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明显改善传统经济要素、人口要素与碳排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却引发了技术要素的回弹效应;技术水平在数字经济减排效应中发挥着"双门槛"作用.因此,应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推进城市群和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人才培育,积极推广碳交易制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数字经济碳排放调节效应回弹效应

    创意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文献的评述

    郑彬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力.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带动艺术发展,艺术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因而,如何看待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重要课题.基于国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从微观与宏观、直接与间接两个层面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为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分析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在微观层面,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创意人力资本投资,可通过认知效应、健康效应、情感行为效应和审美需求效应提升个体在创意经济时代的就业能力与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在宏观层面,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从供需两方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可通过促进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式创新、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孵化集聚、改善人文社会环境,在加速创意人力资本实现收益的同时,释放消费潜力、加快产业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加强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探索.高校应充分理解和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经济效应,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去";重视前沿多元的师资队伍建设,让师资"引进来".

    公共艺术教育经济效应创意人力资本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

    华侨华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实现机制

    宋一平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群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着独特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沟通中国同世界的交流合作,助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宣传、塑造和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华人才智,有助国际社会更客观更真实地认识中国.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群体的重要作用,使其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应积极谋划,凝聚侨力,构建华侨华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机制,包括智力支持机制、有效的宣传机制和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

    华侨华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作用实现机制

    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

    《新时代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