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交通大学

孙守光

双月刊

1673-0291

bfxb@bjtu.edu.cn

010-51688053

100044

北京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北京交通大学的通信工程、交通信号控制、光纤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及应用、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学、机械与电子控制、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管理,及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理论研究、工程开发的科研人员及相应的管理人员、有关高校的教师、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配送服务模式及路径策略的物流无人机调度模型

    任新惠芮钰琪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远距离城市空间物流无人机配送问题,提出基于两级多中心场景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配送服务模式.综合考虑客户时间、无人机充电和配送路径策略等内容,建立以最小配送总成本为目标的两级多中心物流无人机城市配送调度模型,通过比较标准算例下Cplex优化软件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3种启发式算法的实验结果,确定求解算法以设计两阶段算法进行求解.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模型求解,并从需求点规模、机型和时间窗3方面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闭合式路径相比,半开放式路径策略分别节省约11.09%、60.45%的配送总成本和时间窗惩罚成本,成本节省随配送规模增大而增加;提出的固定路径班次模式相比现有按需模式,其可变成本和总成本降幅均高于18%,使用无人机数量减少近28%,生成的班次时刻表和飞行路径时空图可显现不同模式优劣.本文提出的模型对优化远距离城市物流无人机调度方案及配送模式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为企业在物流无人机的配送规划方面提供参考.

    物流无人机配送调度配送服务模式鲸鱼优化算法

    基于GWR的中国省域尺度铁路货运供需协调度时空演化规律

    李冰马瑞晨黄爱玲蒋志寰...
    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31个省份铁路货运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包含19项需求侧和17项供给侧影响因素的供需协调度指标库.在结合相关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库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后,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省域耦合协调度.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构建铁路货运供需协调时空分析模型,以解释我国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省级区域差异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并提出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铁路货运供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影响因素对铁路货运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具有空间非稳态特征,且发生重心的空间转移和分化现象,其中东北、华北地区供需耦合度较高,西部地区供需耦合度低;铁路货物周转量和货运量为影响供需协调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铁路货运网络、促进货运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铁路货运供需分析耦合协调GWR时空演化

    烟草物流配送系统韧性提升策略研究

    朱峻万红波潘红兴周松...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烟草物流配送系统在遭遇地震、洪水等破坏性强的突发事件时,其系统抗干扰和自修复能力不足等问题,首先,以车辆接替完成时刻、接替车辆完成配送的时间、运行水平响应值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烟草物流配送系统韧性值为目标函数,构建烟草配送系统恢复优化模型.然后,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并对算法中的自适应参数的取值进行了详细设置.最后,以某市烟草物流配送系统数据为例,验证恢复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与不同恢复策略对系统韧性的影响.在算例中,设置包括1种随机攻击与两种目的攻击作为3种扰动情景,制定包括目标接替法、随机接替法、基于发车顺序的偏好接替法及基于车辆重要性的偏好接替法4种接替法确定恢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恢复优化模型是有效且稳定的,设计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具有收敛性;在3种扰动情景下,目标接替法提升系统韧性值的效果均优于其他3种接替法,使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恢复优化模型,烟草物流配送系统韧性值最高能够提升47%.

    物流配送系统韧性评估修复策略自适应遗传算法烟草

    基于SEM模型的新能源网约车用户充电行为关联因素分析

    杨琰殷玮川孙连英隋宗智...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能源网约车用户的充电行为与个人属性、车辆属性、用户满意度等多重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问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详细探究各定量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并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结合定类数据和定量数据分析405份样本,得到用户与充电行为相关决策的具体表现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每增加40 km的行驶里程,充电次数将平均增加0.407次;用户个人和车辆的属性反映出不同群体的充电决策差异,路径系数分别为0.336、0.159;排队时间阈值每增加1个单位,到站时间阈值平均增加0.231个单位,说明不同场景下用户可接受的时间阈值具有一致性,通过提供针对性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新能源网约车的预估里程准确度与用户对充电设施的满意度正相关,正相关结果的统计显著性水平P值为0.273,反映了准确预估里程能力在促进新能源网约车普及中的重要性;用户对价格和服务的多样性说明市场的灵活定价机制具有潜在价值;时间和金钱在决策中的复杂权衡,反映了行为背后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交通工程用户充电行为行为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新能源网约车

    基于静态充电需求的城市公共充电桩选址决策模型

    王志成徐金辰常燕燕巴天星...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发展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选址优化展开研究.首先,考虑充电行为与停车行为的强关联性,提出静态充电需求的概念.其次,结合城市停车设施分布与安全间距要求,确定备选点位集合,并构建选址优化模型,在实现满足周边需求的同时,适应中心城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规律,实现投建主体的收益最大化.再次,通过引入Voronoi图,平均划分备选点位之间服务范围的空间叠加,简化原模型的约束条件,并设计"两阶段"算法,降低原问题可行域维度,提升求解迭代效率.最后,以沈阳市三环内的城市核心区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静态充电需求的城市公共充电桩选址决策模型可通过优先在静态充电需求旺盛的区域布局城市公共充电桩,其在给定参数下,与传统的P-中心模型和集覆盖模型相比,充电收益可提升12.7%以上,充电服务覆盖范围更广,可以更好地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引导城市交通绿色化转型.

    城市交通公共充电桩选址模型静态充电需求Voronoi图

    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多群组分析

    王建军柳倩卢霄娟程思晨...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不同群体居民出行意向影响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提出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多群组模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整合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程度以及低碳理念,构建新能源汽车政策下居民出行意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划分多群组,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不同出行方式偏好群体影响机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以及低碳理念对出行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行为意向的影响在不同出行方式偏好下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越积极、低碳理念越强,则选择新能源汽车或公共交通出行的意向越强;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响应越积极,则选择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意向越强;改善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态度、响应,可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通过提升居民的低碳理念,可提高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或新能源汽车出行的意向.研究可为通过交通政策调整居民出行意向以及制定交通政策提供参考.

    城市交通出行意向影响机理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新能源汽车政策计划行为理论

    面向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弹性提升的冗余时间分配方法

    华祎旻孟令云栾晓洁苗建瑞...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布局影响列车运行图弹性的问题,对运行图冗余时间分配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列车实际运行数据,总结列车运行晚点分布规律,基于对运行图关键位置及关键列车的判断,在运行图冗余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进行重新分配.然后,在满足列车作业间隔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对列车到发时刻进行冲突疏解,形成新的列车运行图.最后,选取京沪高速铁路某日列车运行图进行算例分析,通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系统,比较在不同初始扰动方案下运行图冗余时间分配前后的弹性效果.调整结果表明:冗余时间重新分配前列车运行平均总晚点时间为143 min,冗余时间重新分配后列车运行平均总晚点时间缩小为123 min,降低了13.99%,证明该冗余时间分配方法可有效降低外界扰动下的运行图总晚点时间,提升运行图弹性.

    运行图弹性冗余时间分配关键列车和位置晚点分析京沪高铁

    时空相关的道路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

    张俊溪曲仕茹张志腾毕杨...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复杂路网短时交通流预测问题中涉及的时空特征挖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Improved Long Short-Term Memory,ILSTM)的交通流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初始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参数组合,解决LSTM初始参数设置对输出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其次,针对复杂路网多路段交通流预测中遇到的空间特征提取问题,通过挖掘相关路段对目标路段交通流预测的影响程度,重新构建LSTM模型的损失函数,采用路网中相关路段对目标路段的影响系数,以损失函数输出值最小为终止条件,构建ILSTM模型.最后,选择加州公路局交通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实验,采用遗传算法优化LSTM模型(Genetic Algorithm-LSTM,GA-LSTM)和单纯LSTM模型,以及皮尔森相关系数与LSTM组合模型(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LSTM,PCC-LSTM),对工作日和周末数据的多次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ILSTM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复杂路网交通流的时间和空间特征,预测平均误差约为1.16%,在收敛效率和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其他模型.

    智能交通短时交通流预测时空相关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损失函数

    基于层间关联性的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

    刘志勇李文帅李思奇姚恩建...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铁与公交网络耦合问题,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线网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解析地铁网络与公交网络耦合形成的地铁-公交复合网络结构性能,探究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优化策略.首先,构建地铁拓扑网络和公交拓扑网络,根据换乘走行距离设置耦合规则,构建地铁-公交复合网络.其次,围绕单层网络、双层网络分别测算拓扑指标(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平均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等)与韧性指标(最大双连通子图规模和割点数目等),分析双层复合公共交通网络结构性能.再次,提出基于Kendall秩相关系数的复合网络层间关联性指标,量化复合网络的耦合强度.最后,提出4种层间关联性提升策略,并开展"公交线路生成实验",验证各策略对于网络拓扑和韧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复合公共交通网络层间关联性呈现正相关关系,"薄弱环节优先"的层间关联性提升策略表现最佳,预期能够实现全局效率提高3.89%、局部效率提高25.62%、网络割点减少33.84%的目标,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公共交通复合网络拓扑分析韧性分析层间关联性

    基于多源数据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路段识别

    段莉珍何明卫何民申科...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背景下,针对如何选取差异化收费路段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差异化收费路段识别方法.首先,基于高速公路门架数据、收费站出入口流量、普通国省道交通流量自动观测站数据等多源数据,从路段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化水平、交通运行特征、交通可转移性、交通负荷均衡性5个维度,构建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路段识别指标体系.然后,基于k-means聚类和分类回归树算法(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建立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路段识别模型.最后,以云南省130条高速公路路段为例,提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路段细分规则及关键特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路段细分的关键特征指标分别为路段成网率、收费站节点度、出行成本偏差率、路段全天小时拥挤度、可替代路径数量;根据决策树细分规则可将差异化收费路段划分为差异化上浮型、不适合差异化、差异化下浮型3种,符合高速公路实际收费运营情况.

    运输经济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路段聚类分析多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