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文本创造性阅读研究

    张笛声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尤其是文本创造性阅读。本文从文本创造性阅读角度,针对教学中文本阅读面临的问题与建构文本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创造性阅读教学改革

    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

    宋嘉朱丹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古今日本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物哀的传统美学理念可谓贯穿古今。在日本,物哀以一种独树一帜的美学体验,对日本的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日本群众日后的审美标准以及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传统的物哀美学理念,为日本群众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融入了哀婉、阴柔的因素,导致日本群众在物哀的影响下,形成了特别的性格魅力。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物哀为研究核心,简要阐述其含义,并分析日本文学中物哀的传统美学理念,最后探讨如何正确理解该传统美学。

    日本文学物哀传统美学理念

    中国钢琴音乐中的笔墨情韵

    周慧敏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在钢琴音乐界都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中国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中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独有的艺术情韵让民族艺术更具意境。本文介绍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由来与发展,阐述了国画中的笔墨情韵,从国画的笔墨情韵特征看中国钢琴音乐的曲风神韵并加以分析。

    中国钢琴音乐国画笔墨情韵

    论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美学观——以《穆勒咖啡馆》为例

    贺羽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娜·鲍什是德国的著名表现主义舞蹈编导大师,她为舞蹈剧场开创了新的方向,是世界上现代舞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她的"舞蹈剧场"主题生动,新颖,充满批判精神,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舞蹈艺术的宝贵财富。《穆勒咖啡馆》皮娜·鲍什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通过舞蹈和剧场相结合表现了皮娜·鲍什的情感经历和对时代的批判。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批判精神美学观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演唱初探

    赵雨佳田军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带有着鲜明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相继问世。从20世纪20年代的初端到50年代的成熟,经过音乐家们不断地揣摩、钻研、融合和创新。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至今还在不断地被歌唱家们及音乐爱好者们所演唱、所传承。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还保留着当时浓厚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色彩。如果要做到圆满的演唱好这些歌曲,就要了解历史背景,了解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类别和特征。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歌曲演唱抒情歌曲社会主义歌曲

    建国初期舞蹈活动对建构舞蹈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李雨璐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体系、舞蹈作品和舞蹈展演日趋完善和成熟,大批舞蹈从业者散落在全国各地有力地推动了舞蹈活动的发展和百花齐放。这一切都离不开建国初期的舞蹈工作者们,在他们的探索之下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学习、舞蹈交流和舞蹈创作活动,一点点建立起了我国的舞蹈教育体系,对今天的舞蹈活动仍然影响深远。

    建国初期舞蹈活动舞蹈

    论中国艺术现代性思潮的特点评述

    张天骄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的现代性"是所有艺术在不同国家、地区、时代都会具有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中国艺术的"现代性"是当代的中国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架构出来的,现代性的艺术思潮是促进中国艺术道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门的逐渐打开,外来的影响以及我们自身的学习进步,推动着我国艺术现代性思潮的发展变化。这些艺术思潮的特点也随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不断变化着。

    中国艺术现代性特点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分析

    马晓东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舞蹈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现状,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也受到人们更加普遍的关注。众所周知艺术作品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虽经艺术化处理高于生活,但最终还会回到生活中去,这一艺术规律也普遍地体现在了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编创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的创作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其本身具备的特性,以及当今时代下编创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价值探析,对舞蹈艺术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量。

    题材现实题材舞蹈编创真实性时代性

    天和之感,徽音动听——读《溪山琴况》札记

    陈泽浦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溪山琴况》中的"和",集中体现在古时相通、迟速相济、轻重相协、宏细相谐四个方面,而这种"和"又处处不离琴人之"我"在。《琴况》中的和谐之美,既体现在乐理和抚琴技法方面,又蕴涵着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学,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

    《溪山琴况》音乐美学

    美术教育倡导"大美术"观念的必要性

    武淑萍史晨
    87-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美术教育的改革被推到了新课程改革之的最前沿。美术教育的根本教育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进而综合提升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大纲中也对美术教育的最终教学目的做出了具体的诠释,要求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陶冶学生情操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趣,从多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这也要求新时代的美术教育要向多方面探索的高度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美术教育特殊性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教育。基于此教学观点与理念,诞生了大美术教育观。本文从美术教育倡导"大美术"观念的必要性入手,简单阐述了美术教育现状及在美术教育中推行"大美术"观念的必要性。

    美术教育大美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