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晋祠唐太宗线刻画看阎立本人物画的绘画风格

    郝晓亮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这一时期呈现了李诗杜歌、柳骨颜筋、颠张醉素、韩柳散文、丹青神化等文人名士.本文主要研究的人物为初唐画家阎立本,拟从晋祠太宗李世民线刻像与阎立本不同时期的人物画展开对比分析,谈谈对唐初画家阎立本绘画风格变化的认识.

    晋祠唐太宗线刻画阎立本绘画风格

    谈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李尚龙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中国语言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变革,最终逐渐形成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说是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工作者的深思.

    语言变革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艺术观——以古典山水画为例

    韩心筠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生态美术"变成一个越发重要的艺术思潮与理论术语.随着全球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环保运动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问题,中西方文化产生交融并相互影响.世界各国美术正朝着"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中国当代美术也在国际环境与国内政策环境中改头换面,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的生态意识正潜滋暗长.相比起西方在工业革命后才逐渐启蒙的生态主义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不乏这种"生态意识"——中国传统哲学本身就是"生"的哲学.天人合一的学说是中国哲学观中生态伦理的体现,水墨山水作为传统艺术的典型范本,也体现了中国古典绘画的生态美蕴.

    传统文化生态艺术天人合一山水画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相关探讨

    王颖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使得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生活方式和沟通交流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隔阂,对于各国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影响到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也限制了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水平和能力,秉承翻译的主要目的,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丰富各国的文学作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对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性的认识,了解到中西方在历史发展的车轮中各自的独特艺术内涵和文化背景,深入分析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感情,还原真实的英美文学作品.

    中西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分析

    丁冬梅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使世界各地文化迅速传播.因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其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也会有所不同.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缩影,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加深人们对一个国家文化的理解,以此能够更好地交流.

    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交流翻译法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的策略

    李媛媛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广告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广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是否能有市场.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产品广告的翻译质量,决定了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地位.纽马克的交流翻译法针对的就是呼唤型文本,广告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结合例子分析交流翻译法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商业广告纽马克交流翻译法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尤利西斯》中译本的翻译目的

    刘冰倩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以目的论(Skopos thoery)为理论基础,从译文加注方面分析两中译本译者的翻译目的.论文先对目的论以及目的论创始者弗米尔(Hans J.Vermeer)的观点叙述总结.再对两中译本的加注情况进行简述,抽取两译本第八章一部分批注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两中译本的翻译目的.得出结论在应对不同的作品时,译者会有不同的翻译目的,得出的译文也会因目的有所差异.

    目的论翻译加注翻译观点

    《宿建德江》及其英译文的主位结构对比分析

    张妍妍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位结构是语篇纯理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宿建德江》是孟浩然羁旅诗的典型代表.用主位结构的理论对比研究诗歌《宿建德江》与其英译文,能够更好地理清诗歌的脉络,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的翻译质量.

    主位结构汉诗英译对比研究

    《新青年》插入语的功能考察

    涂佳楠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初期是中国的语言文字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的重要时期,《新青年》作为当时的重要报刊,对语言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量的插入语的使用,是《新青年》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文献中插入语功能的考察不仅为《新青年》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更为插入语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参照.

    《新青年》插入语语篇功能语用功能

    话轮转换理论与戏剧人物表现的关系——以曹禺话剧《雷雨》为例

    张颖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契合的方法,从话轮转换模式入手,着重分析曹禺话剧《雷雨》中的片段,旨在找出其与戏剧人物表现的关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戏剧作品.

    话轮转换理论戏剧人物关系曹禺《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