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文学(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文学(中旬刊)
北方文学(中旬刊)

佟堃

月刊

0476-031X

bfwxbjb@163.com

010-81311789、81311786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体育场南路2号

北方文学(中旬刊)/Journal Northern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北方文学》杂志1950年创刊,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23-1058/I,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76-031X,邮发代号:14-1,国际代号:M237,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本刊向广大文学理论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等,征集文学、理论、文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欢迎各位赐稿与订阅,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提高我刊办刊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宋代以前山水画论的思想历程——写山水之神

    石冉冉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成为独立的画科,到宋代,山水画达到高度成熟。本文就宋代以前山水画论的思想历程试作梳理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山水画论的发展历程。

    宋代山水画笔法传神

    论文学批评"名"与"实"

    骈曼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批评自古有之,但中西方近代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理论成爆炸式增长,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杂糅互溶,后更从计算机、神经学等科学学科中借用概念,文学批评一度乱象丛生。鉴于二十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理论的乱象,本文从认识论和本体论角度出发,探讨文学批评之名与实,以期为文学理论研究进一步划定范围提供借鉴。

    文学批评话语意识形态

    论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

    安然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声乐艺术。原因是:声乐艺术可以给人带来舒适美好的感受。声乐艺术属于音乐学,其表现形式是声乐美学,包括教学、表演和点评,内容很全面。本文在美学中研究声乐艺术,以促进声乐艺术发展、提高表演者技巧和增加其内涵为重要意义。

    声乐艺术美学领域声乐特点声乐作品表现形式声乐唱法

    诗有三训——承、志、持关系探赜

    李玮玮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颖达在《诗谱序》中提出了诗有三训,将诗定义为"承""志""持","承"体现为政治对诗的影响,而"志"则是指诗歌的抒情性,"持"即为诗歌的政治教化功能。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关系,诗歌政治教化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其政治性和抒情性。

    诗言志诗言持诗言承政治

    民族艺术语境下纳西东巴文字数字化传承研究——以东巴文识字动画创作为例

    赵冬梅冯帆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东巴象形文字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象形文字特性,将其融入到动画艺术创作中,将东巴文赋予二维动画元素,制作成容易保存、方便实用的动画课件形式进行传播普及,由此来拓展东巴象形文的传承再生能力途径具有现实意义。以东巴文为原型的识字动画,使东巴象形文从沉寂已久的语言学中抽离出来,提升了东巴象形文的民众化认知,数字化传承再生能力,普及了东巴象形文的熟知规模,为东巴象形文赋予新的传播特性和动画的趣味性,将其转化为易于记忆了解的形象外观,促进其媒体化大众化传承。

    纳西东巴文非遗再生表意性

    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薛芙蓉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日趋发达的当代社会,数字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出版集团以往单纯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受众的阅读需求,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出版业务集团并没有进行创新性整改,不论是业务内容还是集团规模也都还是原本简单的模式,缺乏革新,各个集团之间也缺乏业务整合。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只有走数字化路线,集团内部完善体制、重新整合品牌策略,巧妙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业务管理和决策。在图书出版方面,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重视数字化传播平台,并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重新思考符合读者受众的图书刊出形式及内容,尽可能多地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实现完美转型。

    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业务革新数字出版

    刍议经典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与跨媒介重构

    李鑫鑫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典文学作品不仅仅具有艺术魅力,更具备文化价值,所以其作为文化和思想的载体实现跨文化交流不仅可以起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更可以发挥文化交流的功用,因此积极地推动精典文学的跨文化交流有积极的意义。就现实分析来看,经典文学的跨文化交流需要关注文化差异性,因为不同文化中的语言、词汇属性等有明显的差别,如果不懂文化上的差异直接进行文学跨文化交流,很容易出现文化解读错误等情况,因此强调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重构等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经典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与跨媒介重构做分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经典文学跨文化交流媒介重构

    简析明代海瑞和徐学谟的写作理论与公文创作

    陈力勇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中期,以海瑞、徐学谟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尝试着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乃至于改变世风,公文创作便是一个有力武器。本文以海瑞、徐学谟二人作品为基础,对其写作理论及公文创作情况进行简析,以期对我们当下的公文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海瑞徐学谟写作理论公文创作

    感悟古诗文经典提升当代文学素养

    郭海凤王化旭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文经典因其多变的语言构造形式和语句的铿锵有力,体现了对所处时代世事的正面直击和内在沉思,其兼具"正面直击"与"内在沉思"之效。"正面直击"正如诗歌文字所叙之事,"内在沉思"则体现为古诗文的内蕴之美。孔子针对青年人学习《诗经》树立了"诗可以观"的视角,意即通过学习《诗经》中的作品,可以观民风,而"民风"正是蕴含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古诗文经典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通过多维理念的设置和多种意象的选择,为读者呈现了五彩斑斓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对真善美的追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

    古诗文经典正面直击内在沉思

    岁寒四友——柏杨书信档案印证"爱"的箴言

    邱俊平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信曾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重要媒介,是珍贵的档案资料。名人书信,除在思想交流、传递信息中扮演重要角色外,也是研究名人思想发展、历史事件和创作活动的珍贵档案资料。本文主要通过柏杨书信档案的真实再现,记录"十年冤狱"中"岁寒四友"之间至诚、至真、至善、至美的友谊。

    柏杨书信档案十年冤狱岁寒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