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园艺
北方园艺

毕洪文

半月刊

1001-0009

bfyybjb@163.com

0451-86674276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北方园艺/Journal Northern Horticul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园艺学专业刊物。主要刊登果树、 蔬菜、 瓜类、 花卉 、食用菌类等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普及生产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读者对象为园艺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专业户。有英文目次。继承《黑龙江园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共生细菌对宿主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辣椒生长的潜在影响

    陶刚盖佳鑫阮仕琴娄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有MRE和无MRE的4个AMF种类为试材,采用AMF单孢分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活体接种方法,研究了MR E的分类地位,辣椒生长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期初步阐明MRE在AMF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中的潜在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MRE属于Candidatus Moeniiplasma glomeromycotorum(CaMg)类细菌;4种AMF均能促进辣椒植株生长,但不同种类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有MRE的AMF在辣椒株高方面增加了11.11%~33.43%,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5.38%~95.19%,无MRE的AMF在辣椒株高方面增加了20.45%,辣椒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了60.58%;其中有MRE的明根孢囊霉(Rc)对辣椒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影响最显著,与无MRE的根内根孢囊霉(Ri)相比,明根孢囊霉(Rc)处理后辣椒株高增加了10.78%,叶绿素含量增加了21.56%.MRE在宿主AMF对辣椒植株生长作用中具有潜在影响,表明MRE是提高宿主AMF对辣椒生长发育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该研究结果为AMF在绿色农业实践和应用中提供参考依据.

    丛枝菌根真菌内共生细菌叶绿素含量促生作用

    土壤养分含量对山药叶片黄化的影响

    苗明军李菊林杨李志...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药品种"雅山药1号"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含量对山药叶片黄化的影响,以期为改善黄化山药基地生产现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山药叶片黄化程度加剧,土壤pH、交换性Ca含量逐渐升高,土壤鲜样含水量、碱解N、速效K、有效Fe、总Fe、有效Mn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P含量总体显著降低,有效S含量仅2级黄化低于0级,土壤交换性Mg、有效Zn、有效B、HCO-3含量与0级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交换性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碱解N、有效P、速效K、有效Fe、总Fe、有效M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初步确定山药叶片黄化与土壤pH、Ca含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含水量、N、P、K、Fe、Mn含量降低有关.

    山药叶片黄化pH有机质矿质元素

    大白菜制种幼苗越冬预测模型的建立

    马朝喜肖兴中李冰王梅...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份越冬大白菜幼苗为试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大白菜幼苗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筛选适宜的形态特征指标,以期为制种大白菜幼苗越冬形态特征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冬前"大白菜幼苗的地上鲜质量、单株叶面积、叶片数、根茎粗、侧根数等形态特征与越冬率高度关联(关联系数分别为0.7981、0.7506、0.7352、0.7074、0.6769),各个指标充分反映了幼苗越冬能力.以所选"冬前"形态指标相对值为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Y=68.885+0.963X1-0.011X2-0.168X3+10.983X5+0.116X7.经回代检验,模型准确率超过97.00%.利用均方根误差(1.4053)和相对误差(0.0148)对模型评价,其预测值高度精确,能够有效地预测制种大白菜幼苗越冬率.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的模型非常可靠,能够用于露地大白菜幼苗越冬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为基层技术人员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依据.

    大白菜越冬形态特征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

    AtWUS过表达诱导分蘖洋葱体细胞胚高频发生

    徐启江黄俊慧何涛邢志勇...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分蘖洋葱茎尖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AtWUS导入分蘖洋葱愈伤组织中,研究AtWUS对分蘖洋葱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以期建立分蘖洋葱体细胞胚高频发生体系.结果表明:过表达AtWUS可以显著促进分蘖洋葱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发生率(大约6倍),91%的双极性体细胞胚具有发育形成完整植株能力.RT-PCR分析结果表明,AtWUS在体细胞胚和转基因植株中高丰度表达.

    分蘖洋葱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AtWUS基因

    Y-1中间砧苹果地上部不同器官与组织矿质营养分配

    李汇斌康积玮王艳芳王骞...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Y-1中间砧的'烟富3号'为试材,对树体地上部枝条和果实不同器官与组织矿质元素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器官与组织矿质营养的分配特性,以期为苹果周年生产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N、P、Mg在种子中分配占比最高,果实中占比最少;K元素含量在各器官与组织中分配差异较小,相对其他元素其在果实中积累最高;Ca元素在叶片中分配占比最高.种子中N、P、K、Mg在花后90 d时积累达到最高后处于较高水平且变化平缓;果皮中Mg元素含量分配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P、K、Mg元素在韧皮部中含量变化较为活跃,在花后90 d韧皮部中P、K、Mg分配均显著升高.综上可知,Y-1中间砧矮化苹果施肥管理应注重秋后基肥或花后追施N、P、Mg,果实膨大期补施K肥,在花后及果实膨大期补充Ca肥.

    Y-1中间砧矮化苹果矿质元素营养分配

    北京地区不同品种草莓种苗中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张家兴王秋实周宇黄雅琪...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产自北京地区的36个品种的草莓种苗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RT-PCR方法,研究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在不同品种草莓种苗上的影响,以期为草莓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集的431株草莓种苗中检出SMYEV阳性样品30份,病毒检出率为6.96%.其中,8个品种的草莓种苗中检出SMYEV,检出率为6.5%~23.1%,而其他28个品种均未检出.通过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获得3个北京分离物的SMYEV外壳蛋白(CP)核苷酸序列,北京分离物BJHY253与美国草莓分离物WSU1988C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63%;北京分离物BJHYZ83与阿根廷草莓分离物Berra-2C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04%,北京分离物BJLYN与中国福建草莓分离物FJ2 C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63%.通过对不同草莓品种中的SMYEV进行检测分析和序列测定,发现SMYEV在不同品种草莓种苗中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北京地区草莓种苗中SMYEV序列具有多样性,属于不同的株系,这些结果可以为草莓的田间生产和病毒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不同品种RT-PCR病毒检测

    不同保温材料对高接葡萄一年生枝越冬效果的比较

    李栋梅吴轩薛晓斌候晨阳...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六年生抗寒葡萄'北红'为砧木高接'西拉'所获的一年生成熟枝条为试材,采用传统温棚保温棉被和6种定制的不同保温材料包裹一年生葡萄枝蔓的方法,研究了保温材料包裹后葡萄失水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调查越冬后各处理一年生葡萄枝条抽干率、受冻率、萌芽率等指标,以期获得保证葡萄安全越冬的防寒保温材料,旨在筛选出可确保一年生葡萄枝蔓安全越冬的保温材料,为葡萄免埋土越冬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越冬期间,不同保温材料保温效果排序为T2>T5>T3>T4>T6>T1>CK,保湿效果排序为T5>T2>T4>T1>T6>T3>CK.随着气温降低,葡萄一年生枝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各处理抗寒效果排序为T2>T5>T3>CK>T4>T6>T1,T2枝条萌芽率最高.

    葡萄保温材料抗逆指标隶属函数

    蝴蝶兰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综合评价

    赵玉安王世尧张果王瑞华...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收集的57份蝴蝶兰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23个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明确影响蝴蝶兰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综合评价的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与K-Means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蝴蝶兰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综合评价体系,以期能够较为全面的评价现有种质,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分级,为蝴蝶兰种质资源的利用、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花部形态(C1)是蝴蝶兰综合性状评价的主要因子,花色所占比重最大,花梗形态(C2)次之,植株形态(C3)权重最低;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光芒四射'(得分4.2706);花部形态评价得分最高的是'招财猫'和'光芒四射'(得分2.5010),植株形态得分最高的是'龙树枫叶'(得分0.7472),花梗形态得分最高的是'1713'(得分1.1554);根据评价得分将57份种质分为4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9个,占比15.79%;良好18个,占比31.58%;中等20个,占比35.09%;及格10个,占比17.54%.

    蝴蝶兰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层次分析法K-Means聚类分析法

    非生物胁迫下BoEPXA2基因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

    杨伟民闫俊峰翟园园孙楠...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野生型、BoEXPA2基因过表达和BoEXPA2基因抑制表达的羽衣甘蓝为试材,采用无机试剂NaCl、蔗糖(sucrose)和甘露醇(mannitol)分别设定低浓度和高浓度NaCl(100 mmol·L-1和200 mmol·L-1)、蔗糖(150 mmol·L-1和250 mmol·L-1)和甘露醇(200 mmol·L-1或400 mmol·L-1),分析在不同的胁迫下3个株系种子萌发情况,并测定各基因型不同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BoEXPA2的表达,以期探讨羽衣甘蓝BoEXPA2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生物胁迫下,与野生型种子相比,BoEXPA2抑制表达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而BoEXPA2过表达系的发芽率显著提高.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3种基因型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增加,但是BoEX-PA2过表达株系种子的SOD、POD、CAT 3种酶活性远高于对照和抑制表达株系,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抑制表达株系;当种子被NaCl、蔗糖和甘露醇处理时,随着含量的增加,BoEXPA2的表达程度均会随之降低,这表明非生物胁迫抑制了发芽种子中BoEX-PA2的表达.

    非生物胁迫种子萌发酶活性耐受性羽衣甘蓝

    低温及赤霉素对八仙花盆花花期调控技术的影响

    蒋心笛赵冰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八仙花'无尽夏'为试材,通过4℃低温调控及不同浓度和不同喷施间隔的激素(GA3)处理,观察分析各处理的花期、开花时长变化及统计平均花序数和开花时长,研究了温度及赤霉素对八仙花花期的影响,以期在保证开花品质的前提下调控八仙花花期于春节乃至元旦前后,探究最优促花模式.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低温5、6、7周均可提前八仙花盆花花期,且随低温时长的增加植株生长越好.其中,低温7周后进行加温催花仅需81 d即可到达初花期,较自然低温花期提前51 d,且可观花天数持续82 d左右,但低温时长较短时开花天数相对缩短、观花效果不佳.较单一低温处理,结合适宜浓度赤霉素的喷施可增强促花效果,进一步提前花期,但过高过低浓度易造成花序伸长畸形或推迟花期.低温6周后连续3次间隔7 d进行喷施浓度为7.5 mg·kg-1的赤霉素,促花效果最好,可于1月20日左右进入初花期,观花长达60 d,同时整体植株具有更好的观赏品质.若想进一步提前花期可在低温7周后进行赤霉素的喷施.筛选所得最佳调控组合,可供生产中利用低温诱导和外源赤霉素调控八仙花盆花花期并提高催花质量,为盆栽八仙花花期调控技术及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八仙花花期调控开花低温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