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沙芥与斧翅沙芥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试验的方法,研究沙芥与斧翅沙芥对高温的响应,探讨沙芥属植物对沙漠高温的生理生态适应性,以及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变化及其对高温的应答机制,以期为沙生蔬菜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出现轻微热害症状,斧翅沙芥40℃/24 h,沙芥45℃/2 h;热处理直接导致植株死亡,沙芥50℃/24 h、60℃/3 h;斧翅沙芥45℃/24 h、50℃/8 h和60℃/2 h.当温度升高至40℃,通过最大荧光产量(Fm)和可变荧光(Fv)分析,沙芥与斧翅沙芥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明显受到抑制,PSⅡ反应中心QA氧化态数量减少,使QA→QB传递电子的能力下降;当温度升高至60℃,通过初始荧光(Fo)反映,PSⅡ反应中心出现不可逆转失活,其中沙芥60℃是30℃的1.51倍,斧翅沙芥是3.07倍,说明在60℃时斧翅沙芥PSⅡ反应中心受损伤程度比沙芥严重.同时Fv/Fm、Fv/Fo和Fm/Fo变化一致,沙芥50℃显著下降,60℃接近于0;斧翅沙芥40℃开始显著下降,说明50℃显著影响沙芥光合作用,而40℃显著影响斧翅沙芥光合作用,60℃二者的光合作用几乎丧失.综合沙芥与斧翅沙芥幼苗热害症状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分析,二者均耐高温,表现出对沙区环境的适应性,同时也说明沙芥比斧翅沙芥更耐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