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园艺
北方园艺

毕洪文

半月刊

1001-0009

bfyybjb@163.com

0451-86674276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北方园艺/Journal Northern Horticul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园艺学专业刊物。主要刊登果树、 蔬菜、 瓜类、 花卉 、食用菌类等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普及生产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读者对象为园艺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专业户。有英文目次。继承《黑龙江园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默SlHSP17.7转基因番茄的获得及苗期耐低温性分析

    吴媛媛史洁玮常晨亮吕书文...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耐低温型克梅留斯基番茄为试材,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SlHSP17.7沉默载体成功转化到克梅留斯基番茄中,并进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测定以及活性氧的NBT染色,研究沉默SlHSP17.7克梅留斯基番茄的耐低温性,以期明确SlHSP17.7与番茄耐低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默转基因株系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活性氧含量均高于对照,表现为不耐低温.可见,SlHSP17.7基因在提高番茄幼苗耐低温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为提高番茄苗期耐低温能力及耐低温番茄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新的思路.

    番茄SlHSP17.7低温胁迫功能分析

    不同光强处理对南瓜幼苗生长及田间性状的影响

    闫晓文刘振威孙丽李新峥...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百蜜5号"南瓜种子为试材,在一定红蓝光配比下(R∶ B=9∶ 1),设置6种不同光照强度(80、120、160、200、240、280 W·m-2),以普通日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LED红蓝光对南瓜幼苗生长及田间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培育南瓜壮苗寻找最适光源和培养高品质南瓜幼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280 W·m-2时,南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净光合速率(Pn)、茎长达到最大值;在光照强度为160 W·m-2时,根系活力、茎粗、地上和地下鲜质量以及地上干质量为最大值;在光照强度为120 W·m-2时,气孔导度(Gs)、根长、壮苗指数为最大值;在光照强度为200 W·m-2时,丙二醛(MDA)含量达到最低值,在光照强度为240 W·m-2时,真叶数、地下干质量、根冠比达到最大值.综上可知,在南瓜幼苗的生根阶段选用120~160 W·m-2的光照强度适合根系和幼苗的生长;选用200~280 W·m-2有利于南瓜幼苗的其它阶段的生长发育.

    红蓝光光照强度南瓜生理指标光合特性

    不同果袋对豫西"蜜脆"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韩立新李红光刘俊灵瞿振芳...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蜜脆"苹果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5种不同果袋B、C、D、E、F对"蜜脆"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豫西地区"蜜脆"苹果适合的果袋.结果表明:5种果袋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双层纸袋效果最好,D、E、F果袋果实外观最为光亮;D果袋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而E果袋降低了果实单果质量;套袋均降低了果实的内在品质,其中C果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最多,D果袋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最多.通过因子分析,D、E、F果袋得分较高;经济效益分析,D和F果袋较高.综合考虑,"蜜脆"苹果在豫西地区生产中使用D和F果袋效果最佳.

    "蜜脆"苹果豫西不同果袋果实品质

    '3-45'中间砧与红富士苹果嫁接愈合过程中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张玉珺梁博文宋雅萍姬新梅...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红2号"'3-45,"八棱海棠""冀砧2号"为试材,研究接穗与中间砧嫁接口部位愈合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各种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选择良好砧穗组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PO和PAL活性与嫁接成活率相关,PPO活性越高,嫁接成活率越低,而PAL活性越高,嫁接成活率越高.酚类物质的积累会影响嫁接成活率,表儿茶素、肉桂酸、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5种酚类物质含量越高,嫁接成活率越低,而儿茶素积累含量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小.

    苹果嫁接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结构差异及其抗旱性分析

    景晨娟陈雪峰王端季文章...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龙园蜜李,'黑宝石''大石早生,3个李子品种叶片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老、嫩叶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采用隶属函数方法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性,以期为李子种质资源评价方法中叶片的形态解剖学鉴定提供了丰富数据基础,同时为李子抗旱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大石早生'的叶片最大,叶面积为(52.93±3.95)cm2,叶形偏圆,叶宽比为1.73±0.14,'黑宝石'叶质量最大,为(0.66±0.05)g,叶片最厚,厚度为(3.16±0.56)mm·(10叶)-1,叶形偏长,叶宽比2.50±0.13.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宽度可作为区分3个李子品种各自的嫩、老叶的指标,其中嫩叶厚度及其上表皮细胞宽度较小,老叶较大.3个李子品种嫩叶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均表现为'黑宝石'<'龙园蜜李'<'大石早生',且差异显著,因此可据此区分3个品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叶片结构紧密度、栅海组织、气孔大小和密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同一李子品种的老叶抗旱性更强,其中'大石早生'抗旱性最强(嫩叶0.580 3;老叶0.850 8),'龙园蜜李'的抗旱性最弱(嫩叶0.324 5;老叶0.379 7).

    李子叶片海绵组织抗旱

    适宜机采型簇生朝天椒与线椒迁移积累Cd特性分析

    邢丹毛明明牟玉梅周鹏...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簇生朝天椒CC1、CC2、CC3和簇生线椒CX1、CX2、CX3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种植于Cd污染土壤后,果实、根部及根围土壤Cd含量变化,探讨不同品种迁移积累Cd能力变化,以期为当地推广应用适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簇生线椒果实和根部Cd含量低于朝天椒,其中簇生线椒CX3果实Cd含量最低,折算为鲜椒果实Cd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2-2012限量要求(Cd<0.05 mg·kg-1);2)簇生线椒迁移能力低于簇生朝天椒,除簇生朝天椒CC1迁移系数大于1外,其它品种迁移系数均小于1;3)簇生线椒根部和果实积累能力均低于簇生朝天椒,且簇生线椒可食部位积累系数均小于1.综合而言,簇生线椒CX3果实Cd未超标、迁移系数和积累系数均小于1.因而,喀斯特区较适宜推广应用簇生线椒CX3.

    辣椒低积累迁移贵州

    不同CaCl2试剂组合对西葫芦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

    王艳芳李发远李灵芝施光安...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春翡翠'西葫芦种子为试材,采用CaCl2溶液、CaCl2+脲基二琥珀酸四钠(HIDS)溶液、CaCl2+黄腐酸(FA)溶液、去离子水(CK)浸种,研究不同CaCl2试剂组合浸种对低温下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西葫芦抗冷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CaCl2的3个处理均可提高西葫芦种子在低温下的萌发能力,表现为CaCl2+FA>CaCl2+HIDS>CaCl2>CK.与对照相比,CaCl2+FA浸种效果最好,浸种后西葫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提高2.48%、2.48%、1.15%、14.71%;根长、鲜质量、干质量显著增加15.12%、46.47%、13.35%;CaCl2+FA溶液浸种提高了芽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使芽苗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14.52%、180.00%、31.78%、1.52%、53.5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含量分别降低了 131.97%、35.83%.综上所述,不同CaCl2试剂组合均可减轻低温对种子萌发的伤害,其中CaCl2与FA组合浸种缓解低温伤害效果最佳.

    CaCl2试剂组合西葫芦种子低温萌发

    陕西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特征比较

    王家哲付博任博文李英梅...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荔县冬枣种植区采集的发病枣果为试材,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柯赫氏证病法则、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鉴定了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采用田间调查法对2种病害为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田间有效区分冬枣黑斑病和炭疽病为害症状,并快速判断其病原类型,及进一步深入开展精准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陕西大荔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2种病害均主要为害枣果实,在枣果果腰或果肩上形成黑褐色病斑,可能同时存在且症状相近极易混淆,但在病斑表面、皮下及久置表型3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冬枣黑斑病炭疽病病原菌特征比较

    不同单氰胺处理对"夏黑"葡萄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湘苏学德李鹏程李铭...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六年生南疆日光温室"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单氰胺(荣芽、昱果丰)处理对"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夏黑"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在南疆地区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单氰胺处理显著减少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对叶片长度、半叶宽度和叶绿素SPAD值无显著影响;对"夏黑"果形指数没有明显影响,良好的保持了"夏黑"葡萄的外观特性;但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果实单粒质量和穗质量,其中T1~T6处理单粒质量分别增加了27.98%、26.68%、25.62%、22.55%、14.52%和9.80%,穗质量分别增加了27.98%、26.66%、25.54%、22.57%、14.54%和9.82%;其次,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7.84%、25.85%、24.29%、24.29%、17.76%和15.20%.在处理范围内,不同浓度荣芽处理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不同昱果丰处理果实品质T4处理显著高于T5和T6处理;荣芽处理果实品质高于昱果丰处理,其中显著高于T5和T6处理.综合比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单氰胺涂抹芽眼可以提升南疆日光温室"一年两熟"的"夏黑"葡萄果实品质,为实现南疆日光温室"夏黑"葡萄"一年两熟",荣芽处理(20~40倍)效果更优.

    "夏黑"葡萄单氰胺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

    红纹凤仙花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闻永慧陈双秀汪琼艾星梅...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纹凤仙花(Impatiens rubrostriata Hook.f.)带芽茎段为试材,采用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进行处理,通过添加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及生根培养,从而筛选红纹凤仙花最佳灭菌方法、最佳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以期为野生凤仙花属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结果表明:红纹凤仙花带芽茎段的最适灭菌方法为75%酒精10 s+0.1%氯化汞6 min,成活率为68%;初代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头孢噻肟钠时抑菌效果较好,成活率100%;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3 mg·L-1 NAA,苗壮且生长快;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3 mg·L-1 NAA+0.010 mg·L-1 TDZ,增殖系数为6.65,苗生长快;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10 mg·L-1IBA,生根率100%.

    红纹凤仙花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灭菌方法头孢噻肟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