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园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园艺
北方园艺

毕洪文

半月刊

1001-0009

bfyybjb@163.com

0451-86674276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北方园艺/Journal Northern Horticul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园艺学专业刊物。主要刊登果树、 蔬菜、 瓜类、 花卉 、食用菌类等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普及生产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读者对象为园艺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专业户。有英文目次。继承《黑龙江园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配基质对戈壁日光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米兴旺何萌王学强...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抗1号”番茄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利用腐熟的玉米芯、作物秸秆、牛粪、河沙、蛭石组成7种栽培基质配方,以酒泉生产应用的商品基质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基质栽培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 表明:1)在番茄整个生育期间,各处理的pH和EC值均有所变化,但其变动值始终没有超出番茄生长所需的范围;不同配比基质在栽培前各理化性状均在番茄正常生长的理想范围之内.2)通过对番茄株高、茎粗的比较得出,定植后的整个生育期内,配方T6、T2的栽培效果较好,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植株健壮.3)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有较大的影响,T6、T2的667 m2番茄产量均达到7 600 kg以上,与CK相比,超出CK产量的21.58%~24.54%,单果质量较CK高23.07%~23.87%;与CK相比,T6、T2的综合效果最好,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较高,糖酸比适宜.综上,T6、T2配方栽培下的番茄植株长势良好,果实品质佳,且基质原料丰富易得,成本适宜,可以在酒泉地区非耕地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复配基质基质栽培番茄果实品质

    辽宁地区郁金香多年留地栽培退化研究

    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杨迪...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白梦”“塞克”“逃离”等15个郁金香品种为试材,以留地栽培1年植株为对照,通过对留地栽培5年植株生物学性状和种球繁育的调查,研究了多年留地栽培后不同郁金香品种的退化情况,以期为辽宁地区郁金香品种引进和种球扩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经过5年留地栽培,“牛津精华”未出现退化现象,开花植株数量增加了100%,株高、叶宽等5个性状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收获的种球总数为144个,周径≥11 cm的种球数量达到30个;“白梦”“塞克”“逃离”“国王的礼物”“比赛”5个品种退化程度较轻,开花植株数量减少了10%~20%,至少4个性状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普瑞斯玛”“金阿波罗”“撒哈拉赛车”3个品种退化较重,开花植株数量分别减少90%、80%和70%,但“金阿波罗”获得的种球总数最多,达到153个;“小黑人”“阿波罗”“斯纳达之爱”“朱迪思”“构思的印记”“里约嘉年华”6个品种退化严重,其中,“小黑人”和“阿波罗”2个品种种球全部消失,其它4个品种植株矮小,无开花植株.

    辽宁地区郁金香留地栽培退化

    基于儿童自然教育的寒地社区花园景观营造与设计

    窦瑞王崑张献丰赵彤...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寒地城市哈尔滨市闽江小区社区花园为例,结合场地的自然现状,对寒地社区花园的空间塑造、景观营造、活动开展和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期科学有效地解决地域性、寒地气候性问题,并为以儿童自然教育为背景的寒地社区花园营造设计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指导.通过分析使用荒废的社区绿地空间作为儿童自然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儿童老人友好、生态可持续化、后期维护管理共治、适应寒地特性的社区花园景观营造与设计策略.

    风景园林设计儿童自然教育寒地社区社区花园

    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优势及其机理

    许浩蔡进军董立国韩新生...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了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林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析了混交优势产生的机理,以期为发展山区人工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山杏沙棘混交林中山杏平均树高比纯林高17.47%,生物量比纯林高127.7%,混交后山杏的树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混交林的林木固碳量是纯林的3.89倍.从生态功能来看,混交林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更高.混交林坡面径流量仅为纯林的25.1%,径流含沙量仅为纯林的59.7%,土壤侵蚀量仅为纯林的17.8%,混交林生态功能优势明显.由于沙棘根系可以与土壤中的弗兰克氏菌形成特殊的根瘤,并在根瘤中有效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因此土壤中氮素增高显然来自沙棘的根瘤固氮所补充的营养.沙棘与山杏混交以后,由于沙棘的根瘤固氮作用,大大增加了林地土壤氮素的供应.充足的氮素供应刺激山杏生长,因此其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林木覆盖度和林地固碳量均显著提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生态建设中,该类型的混交林可作为固碳林推广应用.

    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优势

    不同干燥方式猴头菇营养成分比较

    张楠张照锋李斌谢萍...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猴头菇菌株TJH-03为试材,采用日晒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5℃热风干燥、65℃热风干燥和75℃热风干燥5种方式对新鲜猴头菇进行干制,并对干燥后猴头菇营养标签中标示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元素、脂肪酸组成、多糖、总酚和部分维生素等含量进行比较,以期选出猴头菇最佳的干燥方式.结果 表明:5种不同干燥方式下猴头菇营养成分变化显著,65℃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可较好保留猴头菇各种营养成分.65℃热风干燥猴头菇营养标签中标示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含量最为合理均衡,冷冻干燥猴头菇多糖、总酚和部分维生素含量最高,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65℃热风干燥猴头菇多糖、总酚、抗坏血酸和硫胺素含量下降,但仍保持在80%左右,它们含量分别为(4.31±0.11)(405.78±6.27)(17.30±0.58)g·(100g)-1和(0.76±0.02)g·(100g)-1,但真空冷冻干燥时间过长(42 h),是65℃热风干燥所用时间的2.63倍,过程能耗大,干燥成本高.综合考虑猴头菇的品质、干燥效率和成本,65℃热风干燥猴适宜在猴头菇干燥加工产业推广.

    猴头菇干燥方式营养成分比较

    不同基质栽培蛹虫草营养成分与酶活的相关性分析

    肇莹马晓颖陈珣肖军...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小麦、大米和柞蚕蛹为培养基质的子实体为试材,对比其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并测定漆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滤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以此分析各胞内酶活性与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期为获得高蛋白和高多糖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柞蚕蛹为栽培基质的蛹虫草中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利用双重检验分析发现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的累积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蛹虫草子实体中蛋白质的累积与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蛹虫草胞内酶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

    酒红球盖菇菌丝生长对不同培养基的响应

    马令法何淑玲杨敬军孙耶宾...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酒红球盖菇R-4菌株为试材,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对酒红球盖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酒红球盖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酒红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和碳源的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均能利用试验所选的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当酵母膏作为氮源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酒红球盖菇的菌落长势较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葡萄糖当作最优碳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9.75 mm· d-1、50.22mm、1.41 mm· d-1和46.73,酵母膏当作最优氮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14.12mm·d-1、52.54mm、2.10 mm·d-1和43.56,由此得出,酒红球盖菇生长的最优碳源是葡萄糖,最优氮源是酵母膏.

    酒红球盖菇培养基菌丝菌落

    秦皇岛地区三种野生食用菌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耿晓进蒋秋梦张腾洋付亚娟...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秦皇岛地区的肉蘑、嘎蘑和松蘑3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为试材,使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基因组rDNA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信息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其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3种野生食用菌的合理开发和人工驯化奠定基础.结果 表明:肉蘑与Chroogompus rutilus (MG457851.1)相似性最高(99%),嘎蘑与Lactarius akahatsu (EF685045.1)相似性最高(100%),松蘑与Suillus granulatus (MF421107.1)相似性最高(9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肉蘑与C.rutilus、嘎蘑与L.akahatsu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均为0,与松蘑遗传关系最近的物种为S.granulatus,但遗传距离较远,为0.033.综合分析,秦皇岛地区肉蘑分子鉴定为色钉菇(C.rutilus),嘎蘑为浅橙红乳菇(L.akahatsu),松蘑为牛肝菌属(Suillus)的一种真菌.

    秦皇岛地区野生食用菌ITS分子鉴定系统发育

    木本园林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及修复效应研究进展

    刘睿聂庆娟王晗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木本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富有生命力的单元.植物能绿化、美化环境但不会进入食物链,可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持续修复,已成为城市土壤污染植物修复的重要研究领域.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木本园林植物,对其修复土壤的强化措施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木本园林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对其耐受性和净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木本园林植物重金属植物修复土壤

    桑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王继玥白禹石登红刘燕...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半自主性和母性遗传特征,揭示其功能对于研究植物起源、系统进化及物种鉴定、分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桑科植物具有食用、药用、生态修复及作为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其叶绿体基因组为双链环状结构,由4个部分组成,即1个大的单拷贝区域(large single-copy,LSC)、1个小的单拷贝区域(small single-copy,SSC)、2个反向重复区域(inverted repeat,IRs).基因组大小约160 kb,编码110~130个基因,包括蛋白质编码基因、tRNA\rRNA\ ncRNA等.桑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上存在SSR和SNP位点,同时还发现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该研究对近年来桑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现状、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理解桑科植物叶绿体的功能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桑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