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药学
北方药学

王玉杰

月刊

1672-8351

nmgbfyx@163.com,beifangyaoxue2010@163.com

0471-3256158,0471-8938592

010010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世纪6路

北方药学/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药师对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冯红邓静静李慧君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23年1月—3月(对照组)和2023年4月—6月(观察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P<0.05),抗菌药物用法用量、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等不合理问题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P<0.05),微生物送检率增加(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工作在促进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临床药师泌尿外科干预

    蒲地蓝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价值研究

    胡国贤涂财成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使用蒲地蓝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我科上呼吸道感染89例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止咳、退热治疗的基础上,44例常规组患者予利巴韦林口服、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治疗,4 5例辅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均持续7 d治疗,观察各组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免疫T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入组时及7d治疗后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辅疗组咽痛、发热、鼻塞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常规组,7d末,TNF-a、IL-10、CD8+及CRP均低于常规组,CD4+、CD3+及CD4+/CD8+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液样反应、皮疹、乏力头晕等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辅助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状态,下调炎性反应,安全、有效的促进患者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快速消失.

    蒲地蓝口服液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江丽彬
    101-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计225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A组,45例)和观察组(按照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分为B1~B4组,每组45例).A组注射罗哌卡因实施臂丛神经阻滞,B1、B2、B3、B4在上述A组基础上依次注射右美托咪0.5 µg/kg、0.8μg/kg、1.0μg/kg、1.2µg/kg.比较各组神经阻滞麻醉效果、麻醉深度、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1、B2、B3、B4组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均更短,而持续时间均更长(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更优(P<0.05),但B2、B3、B4三组间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麻醉完成后1h,B3、B4组患者BIS值显著更低,Ramsay评分更高(P<0.05);与A组比较,手术结束时,B3、B4组患者BIS值显著更低(P<0.05),但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气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各不良反应症状在干预后基本消失,未对患者造成影响.结论: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配合使用浓度为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更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应用.

    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右美托咪定不同剂量镇痛

    探讨烯丙雌醇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

    董明明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行烯丙雌醇十黄体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R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行黄体酮治疗)和观察组(n=30,行烯丙雌醇+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保胎成功率、激素水平、子宫胎盘灌注相关指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组间患者流产、早产存活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组间患者足月分娩存活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P、β-hCG水平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S/D、PI、RI水平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烯丙雌醇十黄体酮治疗RSA获得了较好效果,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改善激素水平以及子宫胎盘灌注相关指标,并未增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烯丙雌醇黄体酮复发性流产(RSA)临床疗效

    FOLFOX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李燕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FOLFOX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有30例应用FOLFOX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为观察组,另有30例应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效果、远期生存情况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3.33%vs56.6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总生存时间均明显更长(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率(16.67%vs13.33%)未见明显增加(P>0.05).结论:FOLFOX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上阻碍患者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且用药安全性可靠.

    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安全性

    妊娠期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

    马玉平胡文峰黄秀敏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孕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安全性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妊娠期甲状腺产妇是否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间妇产科收治的102妊娠期产妇的孕期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均为不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孕妇,试验组为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应用的孕妇.对比两组孕妇的(1)甲状腺疾病改善情况;(2)甲状腺激素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3)分娩结局;(4)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孕妇FT3和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产妇足月产比例为78.43%,高于对照组的35.30%(P<0.0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急性甲状腺肿大、低体重等并发症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7%,P<0.05.结论:从治疗结果来看,给予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孕妇相较于未给予药物治疗的产妇,病情明显改善,而且妊娠结局更好,且能够有效控制新生儿发生甲状腺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本文证实针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产妇需要给予甲状腺药物有进行治疗,但是要合理用药,根据孕妇病情和病程,及时调整用药.

    妊娠期抗甲状腺药物安全性评价甲状腺功能影响研究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

    朱瑞敬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主体,将其按照住院顺序,以1:1比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前者给予常规剂量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后者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镇痛维持时间更长,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更快(P<0.05);术后6h~24h疼痛评分对比可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及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24h观察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8.89%,比对照组的24.44%要低(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中,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显著,可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罗哌卡因芬太尼下肢骨折麻醉

    疏肝行气补肾汤治疗男性不育(肝郁肾虚型)的疗效及对精液液化的影响

    林少煌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行气补肾汤治疗男性不育(肝郁肾虚型)的疗效及对精液液化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治疗的64例肝郁肾虚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疏肝行气组(使用疏肝行气补肾汤)和常规组(使用维生素E胶丸与左卡尼汀口服溶液治疗),各32例,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精液液化状况、精液质量相关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疏肝行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疏肝行气组患者精液液化总有效率为93.75%,常规组精液液化总有效率为75.00%,疏肝行气组精液液化状况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疏肝行气组患者精液体积、精子浓度、所有精子数目、无异常状态精子百分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干、胃肠道不适、皮疹、腹泻及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行气补肾汤对男性不育(肝郁肾虚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精液液化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疏肝行气补肾汤男性不育肝郁肾虚型精液液化

    氢吗啡酮短时程PCA治疗癌痛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价值

    郑燕玲廖文辉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氢吗啡酮短时程PCA治疗癌痛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带状疱疹神经痛症状的癌痛肿瘤患者44例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编序后患者均等分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吗啡静脉PCA滴定干预、氢吗啡酮短时程PCA治疗干预,各组有患者2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疼痛程度及镇静评分,记录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产生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后疼痛评分有所下降,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在用药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镇静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项目评价有所提升(P<0.05),在各个项目分数提升幅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分数提升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癌痛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应用氢吗啡酮短时程PCA方案治疗,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发挥止痛镇静效果,安全性高,降低病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癌痛带状疱疹神经痛氢吗啡酮短时程PCA

    SGLT2抑制剂联合缬沙坦辅助膳食纤维饮食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洪瑞敏吕丽梅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SGLT2抑制剂联合缬沙坦辅助膳食纤维饮食对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影响.方法:抽选本院8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20年1月-2023年5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辅助膳食纤维饮食指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3.8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3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营养指标(前清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蛋白分解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与缬沙坦,并辅以膳食纤维饮食指导,疗效显著.

    SGLT2抑制剂缬沙坦膳食纤维饮食2型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