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武术功法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分析

    朱永光王国强
    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功法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养生、健身、护身及增强技击能力等作用,随武术的诞生而兴起,随武术的发展而完善,随武术技术的演变而不断变化,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对武术思政课程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可知其仍面临育人价值淡化、教学模式单调、评价机制模糊等诸多问题与挑战,而以武术功法课程为载体进行思政教学可以在保留武术思政优势的前提下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且相较于传统的武术课程思政,武术功法课程在其教学目标、育人理念与考核评价体系方面都与课程思政的实施开展共通且高度统一.

    武术武术功法课程思政学理逻辑分析

    太极推手发展历程、根本问题与解困之策

    张长念杨少强汤铁军郭玉峰...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极推手作为太极拳训练中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仍未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官方举办的赛事中出现.纵观太极推手的历史发展历程,始终难以与太极拳这一世界性运动的高度匹配,目前仍然处于一种"有名无分"的地位.但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修改其规则逐渐符合当代搏击运动的发展,也耦合了已经走上国际舞台的世界武技国际化和现代化改造的成功规律.提出,应通过重组技术体系,融入学校体育、军警部门等手段充分探索太极推手的运行路径,依托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支持,大力推动太极推手项目的普及、竞赛、产业化及国际化传播,将太极推手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之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太极推手国内国际发展传播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马野张宇程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引用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共生理念,从文化观、教育观、资源观三个维度出发,在研究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现实思考,得出目前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之间存在着单一发展等方面问题.文章在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协同发展主体认知的前提下,提出从价值、模式、载体、保障、机制等方面出发,寻绎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之间的协同发展战略,旨在树立"武五"协同的育人理念,为武术文化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五育"的协同发展产生"1+1>2"的效果,进而将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真正提升到育人层面上来,使其更好地适应全面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为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研究开拓崭新的视角.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五育"协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与融合机制研究——以武术为例

    陈俊华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武术对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与融合机制,指出武术在提升美育效果、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的融合措施,可以从课程设置与内容整合、教师培训、活动与项目驱动学习、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等五个方面展开,旨在有效结合艺术教育与武术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艺术教育融合机制美育效果

    武侠文化分析及武侠影视启示——以《黄飞鸿》系列电影为研究案例

    徐潇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侠影视作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徐克镜头下的黄飞鸿不仅有传统武侠人物的优秀品质与道德精神,还有升华为在民族危难之际献身国家与民族大业的英雄式民族情感,通过武侠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示当下武侠电影应以武为外衣,弘扬中华尚武精神;以侠为内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武侠命题,讲好中国故事.如今,武侠影视业已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代表性产品,为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侠文化武侠电影徐克黄飞鸿

    川东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祝利平洪旭辉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川东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川东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呈现出重视程度更高、文化保护意识更强以及传播路径多元化的特征.发展的不平衡性、外来文化冲击、组织策划与管理者缺乏、体育参与人群不足等仍是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川东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土家族

    论太极拳中"太极"理念的形成

    李科毅张雅婷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极拳中的"太极"理念和传统哲学范畴的"太极"是不一样的,两者是一种包含关系.但目前的研究直接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太极"理念变得混淆不清.实际上,太极拳中"太极"理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再到宋明才成型.太极拳中的"太极"融汇了各流派的思想,是一个综合理念,而非单一概念.

    太极拳"太极"理念先秦时期魏晋时期宋明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郑瑞李雨衡丁心怡
    26-2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存在性问题.文章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发现传统武术文化需要从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交流互鉴等方面进行深入反思,提出加强文化自信,推动创新发展,重视交流互鉴等观点,帮助传统武术文化摆脱现有发展困境,进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传统武术文化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大武术观的理论阐释与路径研究

    李港萍王家伟高浩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武术观的缘起及发展进行回溯,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探究大武术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内涵与主体内容.研究认为:大武术思想源起于徐才的武术发展战略,内容聚焦于认知、技术、方法三维度,并在多年的发展中获得了文化诠释、价值解析、认知超越等层面的补充,凝练了科学观、交往观、教育观、文化观及身体观五个维度内容,成为了具备一定前瞻性、统筹性和宏观意义.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大武术观"内含有五个层面的主体诠释:"经验与经验之上"的大身体观、"立足传统,谨慎扬弃"的大科学观、"以武树德,以体育人"的大教育观、"以武会友,广结群英"的大交往观以及"传承文化命脉,追求荣辱与共"的大文化观.以此建构"共同体"为目标和以弘扬"人类命运"为前提的国内外价值研究.

    命运共同体大武术观武术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井冈山全堂狮灯保护与传承研究

    匡贤意刘轶唐慧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祖辈辈创造的极其丰富的珍贵文化财富,也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井冈山全堂狮灯保护与传承现状,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原则下,提出了井冈山全堂狮灯保护与传承策略和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井冈山全堂狮灯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