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侗族武术校园传承的实然困境与实践进路

    张磊张彦梁正军
    74-77,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侗族武术校园传承的实际困境进行分析梳理,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以利益诉求为导向,建构出以学校、政府、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模式,以期促进侗族武术校园健康可持续性传承,同时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传承提供学理借鉴.

    校园传承协同治理侗族武术实然困境实践进路

    新时代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理论探析

    邢娜田豪祥芮玉轩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详细探析.研究发现,文化认同、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教学科研以及互惠共赢等是其基础条件,从而提出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发挥人才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推动校地合作,建立以高校为基点的徽州民俗体育研发平台;强化分类传承,使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在新时代迸发生机;着眼人才培养,探索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的实践路径;突出学用结合,完善徽州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成果检验.

    新时代徽州民俗体育高校体育课程实践路径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思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张晨昕王月宝李梦桐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行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养生体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成为传统养生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当前课程内容编排碎片化,育人主题零散糅杂;课程教学形态分化,教学范式创新滞后是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瓶颈的实然表征.为此,文章提出明确教育内涵定位,构建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强化育人整合融通,推进教学范式转型的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养生体育课程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内外兼修 德体同扬: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育人模式探索

    戴彬钟婷婷聂真新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时代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育人模式,将蕴含其中的传统德行修养之道、为人处世哲学、人与自然关系等与西方体育教学的意涵、运动项目所倡导的精神相结合,形成内外兼修、德体同扬的综合体育教育模式.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课程实践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要求,为党育人,为国举才;培育时代所需人才,能助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内外兼修德体同扬中国式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育人模式

    学校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再塑

    李权王海鸥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优秀的文学、哲学等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方法和理念都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但学校武术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武术的发展.文章从文化传承和学校体育的视角出发,对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要存在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武术文化属性、学生受"快餐文化"影响等问题,因此提出教学理念、内容、目的、环境等方面的对策,号召广大学校武术工作者重视武术文化传承,以促进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重塑.

    学校体育武术教学文化教育武术文化

    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郑嘉嵩卢竞荣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武术教学扮演着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丰富教学内容和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角色.然而,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武术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的偏离、教学内容同质化和评价体系主观化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转变教育理念、重构武术文化、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提升专业素养以及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以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武术教学武术文化传承路径

    惟义所在:武术课堂师生关系优化策略研究

    李国旭唐韶军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气"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石之一,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从"义"的角度,对武术教师和学生的修身治理、义气养成、礼仪教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武术教师需要"修身立德"示范道德操守,"以气引义"进行有效沟通;学生需要"以义修身"践行道德规范,"集义而生"培养浩然正气;武术课堂要"以礼为义"发挥武术礼仪的教化作用,"以义制行"实现武术课堂的有序管理.旨在优化武术课堂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武术课堂师生关系义气礼仪

    新课标下中小学武术教育的价值研究

    李亮范铜钢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源远流长,有其不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价值.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背景下,大力推动中小学校园武术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和相关精神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在中小学校园开展武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武德教育,树立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爱国意识,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使中小学生继承民族传统体育,优化身体素质;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运动兴趣.旨在推动中小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

    武术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育价值中小学生

    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武术教学中的传承研究

    杨景豪韦琴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文化在现代武术教学中的传承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应是现代武术教学的组成部分,要从技巧、历史文化、中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传承.传统武术文化蕴含丰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传统武术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在现代武术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武术文化以最优方式进行传承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武术文化现代教学传承

    文化生态学理论视角下的藏族传统体育代际传播研究

    缪盛贵耿献伟
    105-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剖析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进行文化生态学思考,得出生态变化是藏族传统体育发展受阻的根源,对比原生态内外环境与今生态内外环境,清晰地呈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藏族传统体育在当代的价值意义与文化生态环境,提出藏族传统体育代际传播路径,以期为传承与发展藏族传统体育提供学理探究.

    文化生态学藏族传统体育代际传递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