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搏击(体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搏击(体育论坛)
山西省体育报刊社
搏击(体育论坛)

山西省体育报刊社

月刊

1004-5643

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9号

搏击(体育论坛)/Journal Technique of Practical Fighting
查看更多>>体育刊物。主要普及拳击、散打、擒拿、格斗、自由搏击等实战技术知识,为广大专业、业余搏击爱好者和公安、武警战士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高尔夫运动常见损伤及预防

    杨东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尔夫运动常见的损伤种类,对于导致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高尔夫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即科学合理的训练,包括做好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放松,提高打球技术,加强体能训练等措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将运动损伤降低,从而健康科学地从事高尔夫运动。

    高尔夫运动损伤成因预防措施

    对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未达标群体的调查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2014级新生为例

    钱锋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是高校评估指标之一,针对新入校学生未达标群体的研究分析,揭示其体质差的原因,遏制不达标学生体质健康继续下滑,为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高校体质健康未达标

    商丘师范学院篮球专选学生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

    陶志豪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商丘师范学院篮球专选班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结果发现:篮球运动的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运动损伤的部位多发生在踝关节、手指、膝关节等,慢性损伤是由于长期的局部训练过多所致。针对篮球运动中容易发生的运动损伤的因素分析、综合、总结,并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中,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提高训练实效,对商丘师范学院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篮球运动损伤损伤原因预防措施体育专业

    亚洲武术技击类运动项目竞技改革研究

    赵长军
    68-7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亚洲武术技击类运动项目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从竞技体育和文化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历史学法、跨文化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亚洲武术技击类运动项目的竞技改革之路、竞技改革之惑、竞技改革之向、竞技改革之法进行研究,对亚洲武术技击类运动项目的竞技化导向进行定位,并提出亚洲武术技击运动项目的竞技化发展策略,为现代亚洲武术技击类运动项目的发展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武术技击运动项目竞技体育改革

    丽水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晓飞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丽水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为丽水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对策

    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哈尼克孜·哈德尔赵威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新疆北疆多民族地区的社区发展现状进行了解,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及数理分析法对北疆5个城市和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对各城市地区多民族区域的特色性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而从中分析出影响各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新疆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体育的人员配置不到位,体育基础设施及场馆建设不够完善,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参加体育锻炼和活动的要求;社区体育的组织实施形式不够丰富,体育设施及活动内容安排不科学合理,开展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单一,体育文化宣传形式过于单调;社区居民锻炼意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观念,对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及提升的投入较少;社区体育活动项目的发展没有倾向性,本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没有得到重点发展,不利于新疆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

    新疆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体育

    浅析蒙古族传统布鲁体育文化

    陆双林
    79-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布鲁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象征符号。无论是作为蒙古族现实生活器具的布鲁还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布鲁都反映蒙古族独特的生活特点和文化特色。文章对布鲁的产生与构造、用途、价值进行分析,给现代人对布鲁文化的了解与参与提供参考。

    蒙古族传统体育布鲁

    武术长拳锻炼对4·20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的影响研究

    方园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长拳锻炼对4·20青少年震后自身心理康复的影响,文章将长拳锻炼与中国常模以及非长拳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文章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少年长拳锻炼组以及青少年非长拳锻炼组人群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并运用完整的问卷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均有涉及,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状态,较好地反映出被试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同时问卷的填写坚持专门人员指导和监督,保证了问卷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得出:长拳锻炼并不是能够大幅度提高所有系统的功能,但是在大部分功能是具有较显著的效果;长拳锻炼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在短期内效果甚微。长拳锻炼是终身锻炼的良好运动方式。

    长拳心理康复相关性影响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研究

    谢晓清谭飞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作为我国的经典技艺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的智慧。武术套路作为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明显的美学价值以及艺术性,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表现。文章运用相关美学理论,结合时下武术套路运动的具体特点,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进行探讨。

    武术套路运动美学特征艺术性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引入太极推手的可行性思考

    贾奇侠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重要部分,而太极推手又是太极拳的的核心部分,当今高校太极拳教学中都是以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为主,很少涉及太极推手的内容,而太极推手蕴含着重要的哲理,其内涵和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虚实等重要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太极推手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体悟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通过学生的切身体悟,更能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喜爱与认识,从某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高校太极拳教学太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