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宋守信

月刊

1009-0118

dianlixuebao2012@163.com

010-86931100 5612629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查看更多>>教育教学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司法适用的障碍与路径

    李浩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用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已为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所广泛采用。目前,该原则在我国的司法实践面临着一些障碍,基于全面规制行政权、树立公众对法律的普遍信仰以及营造诚信政府的必要性,笔者就信赖保护原则司法适用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信赖保护司法适用障碍路径

    法理视野下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与私法文化的塑造

    王亚兰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民社会孕育了以全力为本位的私法文化的生成,促进了私法文化的繁荣。当前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市民社会正在逐步兴起,私法文化也在逐步形成,但还是远未达到人们的要求。究其原因是传统国家力量的过于强大,限制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和私法文化的生成。因此,构建市民社会和塑造新时代的私法文化,就成为了我们当前的一项紧要任务,也是中国真正走向民主与法治的必经之路。

    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私法文化法治

    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法律性质分析

    黄静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以保障职工在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而制订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在安全法教科书上,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常常被视为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官方的文件似乎也印证了此种说法。但是笔者发现:很多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即使在官方标准网站上也很难查到全文,大多数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全文只有通过商业性标准网站付费查询。这种情形引起了笔者对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法律属性的怀疑: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真的是法吗?本文将分别从规范、价值和事实三个维度对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有效性进行考察,然后根据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对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的法律性质作一结论,回答“职业安全卫生标准是法吗?”这一问题。

    标准规范性国家创制性公开性

    浅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王斌张文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立,以及1993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的达成,确立了现今以TRIPS协定为核心、WTO与WIPO及其他国际组织相互支持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然而,这一体系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也不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讨与研究。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人权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对刑诉法草案四十七条的几点思考

    刘良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次刑诉法草案对原《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多处修改,其中引人注目的便是关于证据的分类。草案修改了证据的定义,增添了三种新的证据。本文从法理、概念学和证据的三性等方面对这些修改进行分析,认为将辨认、侦查实验笔录和电子数据纳入证据分类是大势所趋,但同时视听资料不应处于和电子数据并列的地位,而应被后者吸收在内。最后,本文认为我国的证据体系虽然是封闭式的,但对于以后可能出现的新型证据仍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证据的定义辨认侦查实验笔录电子数据

    关于侦查程序若干问题的探析——兼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李建梅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侦查权的正确行使有利于人权的保障,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体现了这一点。笔者结合此次新的修正案分析了侦查权的性质,侦查权的模式与手段,指出了此次修正案对于新的侦查手段的不足之处。

    侦查权性质侦查模式侦查手段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法规制的现状与完善建议

    孙李博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社会责任的规制,尤其是国际法规范的规制作用更重要。本文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国际法

    关于地役权制度的思考

    周晶晶
    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地役权制度,我国物权法中首次进行了规定,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地役权具有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满足人们更高利益需求等功能。但其对地役权的变动采取了登记对抗主义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利于区分物权和债权,不利于对地役权人的保护等。本文认为,我国关于地役权的立法应采取登记要件主义模式。

    地役权性质功能登记对抗主义登记要件主义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谭美岩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产重整旨在通过企业的维持达到最大化债权人利益的目的,附带实现促进社会就业和正常经济运行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破产重整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从防止债务人利用重整程序逃债;分散债权人承担的损失和风险成本,维护交易安全;保护股东利益;完善司法制度四个方面的完善措施。

    破产重整问题完善措施

    论法律原则的定位

    杜金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人在谈论法律的时候,往往带有一种价值取向或者价值追求,即认为法律在应然的层面上是指向正义、公正抑或公平的,通过法律可以实现中道的权衡。虽然在关于法律的价值追求上仍存争议,但随着其主要代表哈特教授承认“最低限度的自然法”——一个社会的法律规则和道德规则中的共同因素,这个争论似乎初显结论:法律绝不是规则的封闭体。

    法律价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