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宋守信

月刊

1009-0118

dianlixuebao2012@163.com

010-86931100 5612629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查看更多>>教育教学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期职业指导工作研究

    吴万和
    3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就新时期职业指导工作如何科学创建优质服务体系,转变观念,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展开探讨。对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职业指导服务教育

    浅议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指导

    魏建华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经过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创业教育,其实际效果尚不理想。文章分析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指导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主要实践途径。

    加强创业思想指导

    论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刘召明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数学建模的教学入手,分析了数学建模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数学教学的作用,指出二者的相辅相成关系,并提出了对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建议。

    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建模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应对

    刘爽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新的教育理念,目前尚处探索阶段。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为其发展给出建议。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应对策略

    论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邬丽华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领域中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本文探讨在实际教学中由偏重于纯技术层面的医学教育到重视医学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理论意义和方式方法,从而用新的健康观、生命观对待病人,摆脱病人是纯生物的影响,把生理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回归。

    医学教育人文价值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历史考察与意义论析

    刘朝华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关于落后的东方社会形态演讲的理论。它是马克思晚年艰辛探索的巨大成果。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深刻剖析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提出,无疑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关键。考察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对于今天东方欠发达国家如何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跨越“卡夫丁峡谷”意义

    人文关怀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孟慧敏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人文理念与人文关怀尤显必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更应侧重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参与机制;尊重个性差异,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人文关怀思政课教学研究

    庄子与惠子的对话

    楼俊超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先秦轴心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惠子是名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据《庄子》内七篇记载,他们曾产生两次著名的对话,分别是“大而无用”之争和“人故无情”之辩。本文通过叙述两次对话的基本内容,试图对二人思想进行简要评述。

    庄子惠子大而无用人故无情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

    欧阳成叶云峰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学说时开始运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并通过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从一般物质交往关系出发,进而从市民社会中划分出起支配作用的物质生产,然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概括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发展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原理。最后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考验使理论得到了完善。其历史演变清楚地揭示出市民社会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共生关系脉络。

    市民社会历史演变历史唯物主义共生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探析

    潘立伟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这个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上要树立创新意识,工作上要突出创新重点,注重工作实效。在创新改革中,要把握关键点,增强凝聚力,要创新活动内容,创新载体,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改革创新